王德峰在《艺术哲学》中对艺术何以存在这一问题做过辨析。他遵从海德格尔的学说,认为“艺术是真理的原始发生”,是人类对自身生存情感的记录与表达,艺术存在于作品的“内在视域”当中,当代美学对艺术的种种思考并不能终结艺术的本质,因为艺术的本质问题是由艺术实践本身所提出的。在艺术接受上,他区分了“审美意象的形成”与“审美趣味的满足”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与艺术观。作为艺术工作的从业者,笔者对王德峰先生对艺术的思考和思辨感到共鸣。如何认识艺术的问题,确实不是纯粹的美学理论能放之四海而皆准的,艺术作为活生生的人来情感实践活 [详细]
近几年,我区著名作家路远写作勤奋,不断有长篇小说问世,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我也曾给其中的两部长篇小说写过评论,最近他又在远方出版社出版了一部新长篇小说《守望者》共三十多万字。读了这部著作,感到路远在坚持现实主义文学正路的同时,能够有所创新。 [详细]
内蒙古自治区美术在妥木斯等老一辈艺术家的带领下,在新中国美术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占有一席之地。风景画家秉承前辈们的艺术方向,开拓新的艺术思路与创作领域,在学术界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以往风景画家大多以个人名义参加各种学术展览,赢得了众多的殊荣。此次“艺韵北疆——内蒙古主题形象美术作品展”在内蒙古美术馆的精心筹备与组织下,让内蒙古的画家们以集体面貌亮相于世,更有效、更全面地展示了艺术家们的艺术探索与学术追求。此项展览已经在广东、山东、河南等省以及内蒙古的多个盟市展出,在学术界引起了广泛的认可与赞誉。在呼伦贝尔市展 [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创作和研究概貌,展现内蒙古文学艺术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推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即日起,本平台开设“内蒙古文学艺术发展年度报告”栏目,本期推送《2024音乐篇》。 [详细]
2025年2月28日,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精心打造的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在包头大剧院震撼上演,成为弘扬北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部精品力作,为包头市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详细]
春节与元宵节相距十五天,千百年来中华民族是将这两个节日连在一起过的。地不分南北,人不分老少,全民参与,换新衣,吃美食,家庭团圆聚会,尽情狂欢。城乡舞台、电视荧屏上,大腕云集,热歌劲舞;广场街头锣鼓喧天,民间文艺活动如火如荼;手机视频,花样百出,热闹非凡。各种文艺演出和活动在中华大地上,争奇斗艳,精彩纷呈。而2025年内蒙古网络春晚犹如在万紫千红百花园里的一支山丹丹花,土生土长,绽放奇葩异彩。 [详细]
1月29日(农历正月初一)晚八时,由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指导,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内蒙古网络文艺家协会承办的2025内蒙古网络春晚全网首播如约而至。 [详细]
新时代画卷中的草原颂歌
——邵春光、欧广瑞绝版套色木刻版画《高原向晚》赏析
[详细]
刘亚江的草原画,画得真好!与刘亚江的相识,是一个有趣的机缘。早在2006年就通过小数码相机看过他的作品。画草原的画家我接触多了,与众不同的则是刘亚江。他画草原,不是简单的应物象形,而是重在表达对草原的深度体验,深刻认知和深情傾诉。这样的画让人过目不忘。2023年初,我才与这位神交已久的画家见面。与刘亚江第一次见面就像老友重逢,不用多说话就能品出他性格中特有的味道。刘亚江既是湖南人又是草原人。 [详细]
当代中国的艺术批评,是一种对艺术及其关联现象的分析、判断及评价的过程和手段。笼统地说,当代所建构的艺术批评可以由面向社会普通公众阐释、评价艺术作品及艺术现象,使其获得艺术理解,和面向艺术界内部专业人士群体,促进艺术审美、提升艺术品质两种方向和路径。前者服务于公共文化事物,后者则致力于艺术内部(包括不同门类艺术创作与研究)的提升与发展。当然,二者并非彼此泾渭分明,往往在内在联系上又十分密切。但在实际社会文化中,二者之间又存在着一些微妙的关系,影响着艺术批评的作用发挥和行业发展。 [详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