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丨冯凌云:以话剧《蒙藏学校》为笔 描绘北疆文化新画卷

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时间:2025-03-03 11:22:58   阅读量:


afx内蒙古文联网

以话剧《蒙藏学校》为笔afx内蒙古文联网

描绘北疆文化新画卷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文/冯凌云afx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afx内蒙古文联网

包头市艺术剧院副院长 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2025年2月28日,包头市艺术剧院(内蒙古话剧院)精心打造的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在包头大剧院震撼上演,成为弘扬北疆文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又一部精品力作,为包头市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丨冯凌云:以话剧《蒙藏学校》为笔 描绘北疆文化新画卷 第1张

话剧《蒙藏学校》剧照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一、回溯历史,传承红色基因,筑牢共同体意识根基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将历史的时针拨回到20世纪20年代,彼时的中国,内忧外患,正处于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国内政治腐败、社会动荡,帝国主义加紧对中国的侵略和掠夺,中华民族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各族人民都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新文化运动猛烈冲击了封建礼教和旧传统观念,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也激发了广大青年学生追求真理、追求进步的热情。1913年,国立蒙藏学校成为近代中国第一所少数民族专门学校,为内蒙古地区的革命斗争培养了大批骨干力量。1923年,李大钊、邓中夏、赵世炎等革命先驱来到蒙藏学校,向蒙古族青年学生传播马克思主义,启发他们的民族觉悟和阶级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少数民族在中国革命中的重要性。在他们的革命思想熏陶和引领下,一批蒙古族青年学生积极参与革命活动,从懵懂迷茫到逐渐接受并开始信仰马克思主义。经过两年多的思想洗礼,1925年,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由少数民族党员组成的党支部在蒙藏学校诞生,为内蒙古地区乃至全国的革命事业输送了新鲜血液,也为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提供了坚强的思想、政治和组织保障,更为内蒙古后来成为模范自治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革命历史题材原创话剧《蒙藏学校》始终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创作过程中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在尊重历史、遵循史实的基础上坚持政治性、时代性与历史性相统一。全剧以北京蒙藏学校为故事发生背景,以艺术的形式生动再现了这段激动人心史实,讲述了蒙古青年荣耀先、多松年、云泽等人在蒙藏学校的学习生活、成长经历和早期共产党人在蒙藏学校播撒革命火种、培养民族干部的光辉历程。通过生动的剧情,使观众能真切感受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各族同胞在中国革命进程中休戚与共、携手前行的历史事实,他们在历史发展中的共同命运紧密联系,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彰显了中华民族团结一心的强大力量,这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了坚实的精神滋养。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丨冯凌云:以话剧《蒙藏学校》为笔 描绘北疆文化新画卷 第2张

话剧《蒙藏学校》剧照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二、艺术演绎,彰显文化魅力,提升北疆文化影响力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在舞台呈现上,话剧《蒙藏学校》同样亮点十足。该剧融合多种艺术元素,采用多维度、多空间、多层次的戏剧表达,是一场跨越百年时空的对话。舞美设计巧妙地将蒙古族民族特色与时代背景相结合,注重物理空间的重构、舞台以蒙藏学校的建筑骨架为核心,教室、街头、草原、蒙古族群众日常生活等多空间多场景的无缝切换,充满民族特色的服饰、装饰等细节,营造出浓郁的地域文化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于那个特定的历史时空,生动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灯光运用也极具匠心,通过明暗对比、色彩变化,形成历史纵深与情感呼应,心理空间的具象化,渲染出紧张、激昂、悲壮、温馨等不同的情绪氛围,尤其在关键时刻以强烈的光影对比,烘托出革命者前仆后继英勇就义的凝重氛围,增强了剧情的感染力,为剧情的推进和人物情感的表达起到了有力的烘托作用。音乐更是为该剧增色不少,蒙古族传统的马头琴、长调,与剧情紧密结合,既展现了蒙古族的文化特色,又将人物的情感和剧情的发展推向高潮。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在人物塑造方面,话剧《蒙藏学校》堪称一绝。剧中的蒙古族革命青年以群像居多,但是每一位青年学生形象饱满立体,他们不是被符号化的革命者,而是有着鲜活个性、复杂情感的个体。他们有的热情冲动,凭借一腔热血投身革命;有的内敛深沉,在默默思考中坚定信仰;还有的在家庭、爱情与革命之间艰难抉择。这些细腻的人物刻画,让观众既看到了革命先辈们的家国情怀和为争取民族解放和国家富强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同时也看到了他们在成为英雄之前的坚持与成长,更容易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使观众深刻理解到革命信仰的强大力量,是如何在一个个平凡灵魂中生根发芽、茁壮成长的。演员们的精彩表演是全场的又一个亮点,他们用精湛的演技,将角色的情感变化、内心冲突演绎得淋漓尽致,从青春的懵懂到理想的觉醒,从面对困难的迷茫到坚定革命的信念,每一个细微的情绪转变都拿捏得恰到好处,让观众沉浸在剧情之中,随着角色的命运起伏而心潮澎湃,也受到了精神洗礼。这样高水准的艺术演绎,让话剧《蒙藏学校》必将成为一部优秀的文艺作品,更成为传播北疆文化的有力载体,吸引更多人关注北疆文化,从而提升北疆文化的知名度、传播力和影响力。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丨冯凌云:以话剧《蒙藏学校》为笔 描绘北疆文化新画卷 第3张

话剧《蒙藏学校》剧照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三、时代价值,积蓄奋进力量,推动创作走向新高峰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蒙藏学校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开展民族革命教育的重要阵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崛起的历史缩影,蒙藏学校不仅是民族团结的象征,更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边疆民族地区传播的摇篮。话剧《蒙藏学校》的成功上演,其意义远不止于一场舞台表演,她承载着厚重的时代价值。她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人的激励与鞭策。她不仅是一部讲述历史的话剧,更是一部传承红色基因、弘扬革命精神的生动教材。该剧对红色基因的深度挖掘与传承,为当代观众尤其是青少年提供了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让观众深刻铭记中国共产党在少数民族地区传播革命思想、建立党组织的艰辛历程,深刻铭记这段珍贵却鲜为人知的历史,激励年轻一代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传承革命先辈的精神,增强对国家和民族的认同感、责任感,激发他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的热情。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对于包头市而言,话剧《蒙藏学校》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供了强大助力。她成为了包头市文化建设的一张亮丽名片,展示了包头市在文艺创作方面的深厚底蕴和创新能力。同时,该剧也将吸引更多优秀的文艺人才汇聚包头,为包头市文艺事业的繁荣发展注入新活力。在话剧《蒙藏学校》的带动下,包头市将进一步挖掘红色文化资源,打造更多具有影响力的文艺作品,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升城市的文化软实力,逐步构建起新时代的文化高地。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话剧《蒙藏学校》以其对历史的尊重、对人物的雕琢、对艺术的追求和对时代的回应,必将成为一部兼具思想性与艺术性的优秀舞台剧作品,也必将为革命历史题材的文艺创作树立新的标杆。在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而该剧所传达的各民族团结奋斗的精神,与这一时代主题高度契合,也必将成为传承和弘扬内蒙古革命文化的重要载体,将内蒙古革命史中的精神财富以一种鲜活的方式传承下去,使后人能够从革命先辈的精神中汲取力量,让内蒙古革命精神在新时代焕发出新的光芒,助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激励更多人投身于家乡建设和国家发展,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团结奋进、勇往直前,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内蒙古新篇章。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话剧《蒙藏学校》片段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afx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