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2021-08-07 17:08:31 阅读量:
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者学习贯彻《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
营造健康评论生态 提高文艺评论水平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内蒙古艺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宋生贵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具有明确的现实针对性与合规律的专业指导性。如《意见》中明确指出“营造健康评论生态”“发扬艺术民主、学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尊重审美差异,建设性地开展文艺评论,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在什么范围发生就在什么范围解决,鼓励通过学术争鸣推动形成创作共识、评价共识、审美共识”“严肃客观评价作品,坚持从作品出发,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抵制阿谀奉承、庸俗吹捧的评论,反对刷分控评等不良现象”等,都是当下文艺评论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要实现文艺评论健康发展,这些课题都应得到切实而有效的解决。我自己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认真学习《意见》,既明确工作方向,更感到重任在肩。以下结合学习《意见》精神,就如何做好我区文艺评论工作,为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我谈几点初浅的想法。
(一)营造健康评论生态的必要性。健康的评论生态是合规律的、健康的文艺活动的重要前提,也是健康的文艺评论的重要前提。文艺评论特别要始终注意保持与维护生命的整体性,培养、发掘生活中的诗意和美感;“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意见》)。为此,还应张扬“文化意识”,使文艺评论者要有文化自觉——其中,要特别自觉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并力争首先成为有品位的人——因为健康的评论生态是靠大家共同营造的。
(二)文艺评论者应该注重自身艺术修养与审美水平提升。《意见》指出“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这是一个高标准要求,但也是必不可少的。好的文艺评论出自于优秀的文艺评论家,评论家自身的修养与水平是尤为重要的。文艺理论与评论是实践的产物,但同时也应是具有超越性的思想的结晶,是高于创作实践的一门独立的科学,所显示出的是时代智慧和社会文明的水平。文艺评论家作为作家艺术家感应相通的知音,需要的也正是站在一定高度上的思想烛照和艺术觉悟。
(三)张扬理性的批评精神,建树良好的评论文风。如今,来自方方面面的关于文艺评论的批评,汇总起来看,人们诟病颇多的,正是文风问题。关乎文风的问题很复杂,有人认为,它与我们的时代生活密切相关,关系到“整个社会价值体系和评估体系”。而我在此只就文艺评论者自身而强调两点,一是要有开阔的艺术视野、扎实的理论素养、科学的理性精神、高超的审美水平与负责任的艺术判断。其中,尤其要摒弃那种无原则的捧派批评与无节制的骂派批评。一句话,评论者自己必须对自己的每一个文字负责任,以建树文艺评论的尊严。其中,文艺评论者自身的修养与操守是尤为重要的,包括对立场、价值与一种品质的坚守。如《意见》所明确指出的,“倡导‘批评精神’,着眼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坚持以理立论、以理服人,增强朝气锐气,做好‘剜烂苹果’的工作”。二是要坚持从文艺作品实际出发,直击作品的要害得失。凡优秀的评论,往往都是首先悉心走进作品,把作品吃透,对作品中的人物、语言、情节,或艺术情境等,再三玩味,在此基础上,展开对一部作品的整体性的批评。惟其如此,方可中肯,令人信服。
(四)倡导创新精神。文艺创作须创新,这是早已为人熟知的常识;同样,文艺评论也须有创新。一般来说,创新的核心是要找到我们时代的审美元素和风格精神,找到与时代审美前沿相契合的新的形式和新的语汇。它不是外在的,而是内在精神上的创新。有价值的文艺评论是一种独立思考的产物,是有独到的人文贡献的。
(五)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实,发现新人,举荐力作;发现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良方。为此,一方面要使我们的文艺评论建立在与作家、艺术家平等对话基础上,多沟通,多对话,既要从艺术创作的规律审视与分析,又要设身处地从创作者的角度考虑问题,以使文艺批评在有效与和谐中展开。另一方面,要特别关注各个艺术门类中的重要项目,重要活动。为此,文艺评论家不仅要及时关注并发出自己的声音与见识,还应积极参与其中,主动出谋划策。我们知道,好的评论文章,是鲜活的,有特点的,而这一切的前提之一,都离不开作者对评论对象的新感受与新发现。所以,关注当下,关注我们身边的文艺创作状况,是可以使我们的文艺评论不断焕发生机,并进而引起重视与赢得尊重的。
发展线上文艺评论 发挥网络媒体作用
内蒙古艺术学院党委副书记、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赵海忠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要建立线上线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指出要用好网络新媒体评论平台,推出更多文艺微评、短评、快评和全媒体评论产品。这些要求是文艺评论工作进入新时代、适应新时代的正确选择和必经走向。
当前,网络渗入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为人们提供了现代便捷的手段,也改变着人们的生活习惯和思维模式,文艺评论工作如果不积极开辟线上阵地,不运用网络媒体,就跟不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丢失读者,从而限制其作用的发挥。
发展线上文艺评论,发挥网络媒体作用,应当注意如下几个问题:一是大力构建网络平台,建设大量线上“杂志”,甚至包括经过审批的自媒体。二是合理认定线上文艺评论的价值,保护其合法著作权益,承认其研究成果。三是适应网络特点,提倡短、平、快的文风,形成独特的线上文艺评论风貌。四是加强监管,确保线上网络文艺评论政治上过得硬,学术上立得住,材料上信得过。
新时代 新目标 文艺评论事业的新征程
内蒙古师范大学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郭培筠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对于加强新时代我国文艺评论工作、推动文艺健康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了文艺评论工作要“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的总体要求;并从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评论标准、改进文风、阵地建设、组织保障等多个方面指明了文艺评论工作中目标性与操作性俱佳的思路与方法。学习《意见》感触最深的是对当前我国文艺评论现状的精准把脉。它不仅针对当下存在的 “评论精神庸俗化”“文艺理论西方化”“评论标准商业化”等不良现象,强调文艺评论工作者一定要坚持不为低俗庸俗媚俗作品和泛娱乐化等推波助澜,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不唯流量是从,不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坚决抵制阿谀奉承、庸俗吹捧的评论;同时根据互联网时代的特性,倡导积极运用新媒体和大数据加强文艺评论的阵地建设,既要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评论、大数据评价、网络算法的积极作用,又要加强引导、科学管理,不给错误内容提供传播渠道。这些都为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具有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只要我们认真领会学习、认真贯彻执行《意见》所提出的总体要求、具体路径与方法,相信内蒙古自治区的文艺评论事业一定会有新的突破、新的发展。
激浊扬清 弘扬正气
包头师范学院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张伟
互联网降低了发表的门槛,自媒体时代人人都有表达意见的机会和平台,无论如何,这都是社会的进步。可是,毋庸讳言,我们也看到,知识的贫乏和错谬,价值观的乖离和混乱,像泛滥的洪水,水面上污浊的漂浮物,大量充斥。大众人文素养的提升,依然任重而道远。这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方面,肩负着启蒙的责任、并自觉地以启蒙为己任的知识分子日益边缘化,社会影响力持续走低,这也是不争的事实。用社会学家齐格蒙特•鲍曼的话说,知识分子已从立法者蜕变为阐释者。有鉴于此,价值持守、价值引领之于文艺批评,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而切要。广大文艺批评工作者,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坚持正确的批评导向,激浊扬清,抵制低俗,弘扬正气。为此,我们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唯此,我们才不辜负伟大的时代。
让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发声、发力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秘书长
额尔登
五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高屋建瓴,振奋人心,是一次新时代文艺工作的指导政策的升华。《意见》的深入学习有助于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在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征程上与时代同频、发时代先声。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进一步坚定立场,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高度重视和有效发挥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和文艺评价标准,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灵感和滋养,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鉴赏和评判文艺作品,让新时代的文艺评论真正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文艺的重要力量。文艺评论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重要方式。内蒙古需要在“十四五”规划开启之际,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自觉铸牢中华名族共同体意识,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构建新时代内蒙古文艺评论的话语体系,开创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的新局面。
强化引领作用
突显文艺评论的权威性
实效性及专业性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
王宏伟
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广泛代表了全国文艺评论工作者的心声,完全切合文艺评论工作的实际,为做好新时代的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具体的指导意见,必将在充分发挥文艺评论的作用方面起到直接的推动作用。
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亟待加强,其权威性、实效性及专业性都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进。当前,与文艺创作相比,内蒙古的文艺评论主动性、针对性显得不足,对于文艺热点与焦点,新人与新作,人物与话题等方面的反应不够快捷,对于网络文艺、新文艺群体等多种文艺现象显得缺位,文艺评论活动和成果缺乏批评精神。从繁荣文艺事业、服务人民群众的整体来看,宏观的、有前瞻性的文艺评论缺乏,文艺评论介入广大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的有效性有待引导。
再者,在“流量化”生存和资本逻辑等现象挑战着文艺的价值观当下,内蒙古文艺评论跟上媒介环境和受众变化,融入新媒体语境的能力也需要提升。文艺评论不能默默甘当被边缘化的配角,加强网络时代文艺评论的传播力、影响力的建设,又是当下我们要面对的一项非常重要的课题。
全面加强文艺评论的组织建设、队伍建设,完善支持和保障体系,提升文艺评论工作的权威性和专业性,扩大文艺评论,特别是文艺批评的影响力仍然是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的努力方向。文艺评论应当是文艺发展的思想库、风向标,不但要突显文艺导向,更要用思想武装自己,凸显锐气、新气与朝气,切实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中发挥自己不可替代的作用。
发挥文艺评论作用,与时代同频
促进文艺精品创作
内蒙古师范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刘绪才
文艺评论是文学艺术发展的驱动力,是文学艺术知识再生产的重要环节。中国共产党的百年文艺领导经验证明文艺评论只有着眼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坚持人民性的原则,尊重文学艺术发展的内在规律,才能真正发挥对文学艺术生产的指导与阐释功能,才能真正促进我国各历史阶段文学艺术生产水平的提升。进入新时代,直面人民群众更高、更多元的文学艺术需求,文学艺术生产要品格提质、水平提升,文艺评论就要彻底的摆脱抬轿子式的友情批评,着眼新时代文学艺术生产的时代所需、人民所愿,培养与时俱进的问题意识、前瞻观念和创新品质,真正发挥对文学艺术生产的批评职能,守正创新,革旧医弊,创建绿色健康的评论生态,实现创作与评论的有效互动。文艺评论要以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旨归,增强自身的战斗力、说服力、影响力和敏感性,保障并促进导向正确、品质优秀、与时代主流价值同频共振的文艺精品的生产。
加强理论修养
发挥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
内蒙古师范大学副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兼职副秘书长
殷福军
《意见》的出台意义重大,对于具体从事文艺评论工作的人来说,一要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不断加强理论修养,要进一步提高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水平,进一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评论导向。二要坚持从文本出发,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摆脱“圈子式”“庸俗化”的人情文艺评论。再者,正如《意见》所指出,要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把社会效益、社会价值放在首位,不唯流量是从,不能用简单的商业标准取代艺术标准。四,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提升文艺评论自身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发挥文艺评论的正确引领作用。
贯彻《意见》
建构新时代文艺评论体系
赤峰文评协会主席、赤峰学院教授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张无为
中央宣传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发布。我学习后明确意识到,该《意见》是全方位针对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纲要性指导文件。其中五个要目分别就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这是根本目标与目的)、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涉及到文艺的正当路径)、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强调真正的专家话语)、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培育引导文艺作品生成)、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组织管理及有效匹配)等,共同构成趋近完型的文艺评论大系统。其五项中的每一项本身也是子系统,各有自身的骨架与筋脉。很巧的是,2021年7月30—8月2日“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艺批评话语体系建设”高端论坛暨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2021年理事会会议刚好在赤峰市举行完成。由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内蒙古财经大学人文学院、赤峰学院文学院、内蒙古文艺理论研究会联合主办。在研讨会总结中,全国毛泽东文艺思想研究会会长、北大教授董学文特别强调:根本问题是要解决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怎么能够得到提升、得到深化的问题。从批评上说,既然要提升马克思主义,那就要思考这把利剑你怎么打造,打造得锋利的问题。究竟怎么打磨,怎么能够让马克思主义更有说服力,怎么让你的批评权威呢?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的话语体系才能够建设的,真正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或者说推进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综合来看,打造出当下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文艺理论与批评的话语体系的确应该是核心,并且应使之成为评论界一种自觉与共识。为此,必须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必须全面梳理从马克思主义到总书记有关文艺的相关论述,均须从读原著入手,进而进行整合。其二,需要针对中国乃至世界“红色”创作,围绕作品文本解读与批评,有层次梳理、展开。如吴义勤的《百年中国文学的红色基因》(《光明日报》2021-06-23)就是某种整合,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参照。其中包括对“西马”以来的理论及相关创作。其三,面对近年来包括当下的同类或异类作品及创作现象,通过从马克思主义文艺学系统进行具体分析、交流,把握创新点,发现问题点,探索改进的出口。既能促进作品创作,也会推进理论自身建设。即理论体系与相关创作对应建构。可以说,目前社会主义文艺的创作很多,问题在于一些作品质量不高。从根本上讲,出现合格的相关作品是目的,而作品质量的提高程度,也是检验我们所打造的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文艺学这把利剑的重要依据。
文艺评论的新曙光
兴安盟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张彩华
《意见》的出台,无疑对内蒙古乃至全国文艺评论工作有鲜明的指导意义。《意见》对文艺评论工作提出了总体要求,同时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从三个方面对改变评论的虚夸文风,促进广大评论家坚持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正确方向,创作文艺评论时据理敢说真话,辨理敢说诤言,善于“剜烂苹果”给予了具体而微的指导。《意见》强调要强化组织保障工作。“推动把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重要文艺评论成果纳入相关科研评价体系和专业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制度。”这必将改进学术评价导向,建立健全对文艺评论的激励机制,吸引和激励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到评论队伍,形成思想艺术独立的新时代批评精神。
推进自治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
提速提质发展
内蒙古艺术学院编审
作家、诗人
张世超
《意见》的出台是及时的,是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对文艺评论工作方向的引领和指导,为制定“十四五”文艺方面的改革发展规划,提供了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政策支撑。《意见》的出台也是非常具有针对性的,其中提出的“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原则要求、“要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要加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要强化组织保障工作”等指导性措施,切中了文艺评论时代发展的命脉。
从作品影响力和精品数量到人才队伍规模与年龄结构,内蒙古的文艺评论力量应该是需要重点提升加强的。这一点也是自治区文联“十四五”时期“重点文学艺术创作”“文艺人才培养”两个规划纲要中计划着力解决的要点。
基于此,建议有二:一是要倡导评论家致力于转变评论观念和文风,要求评论家撰写评论不能缺失“提出问题”,也要有针对性地分析症结,开出解决问题的药方;二是要大力加强文艺评论工作的组织化程度,强化推动文艺评论发展的组织推动力。要进一步推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研究传播,加强选题策划,扶持重点文艺评论力量。
对重点扶持项目或工程作品可以推动进行全国评论名家的会诊、会评,让评论家对文艺创作真正产生有效的触动作用。对有潜质的人才要力推进名校、进名家工作室进修、历练、提高,也可以分类创办文艺评论高级研修班,尤其是要加大对艺术评论人才培养的力度。要推动传统文艺评论与网络文艺评论阵地的优化融合,力争在全国大平台推出更多优质网络文艺评论,使之成为内蒙古文艺评论发展的最大增量,形成内蒙古文艺评论的新的提质增量点。
组织推动力的内涵很丰富,还包括出台针对性的评论项目扶持政策、提升具体项目或工程的组织统筹能力、提高项目论证指导水平、改进和优化工作推进机制、提升文艺评论精品力作的稿酬等等,是个系统化的合力,这是加速和稳步推进自治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最有力途径和保障。
文艺评论的方向、方法、作用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
呼和浩特市美术馆(书画院)理论研究员
何瑞乐
近日,中央宣传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中国文联、中国作协等五部门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我认真学习了其中内容,作为一名文艺评论工作者,很有感触,觉得该意见对当前文艺评论存在的问题具有针对性,对新时代文艺批评如何健康发展提出了明确指向。在文艺评论工作的总体要求中强调“弘扬中华美学精神,进行科学的、全面的文艺评论,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既明确方向、方法,又揭示了文艺评论工作的重要作用。以我较为熟悉的书法、美术领域而言,以往一直蔓延着 “人情评论”“庸俗吹捧”“名词概念大轰炸”等现象,在自媒体快速发展的现状面前,评论家面对低俗思潮、错误思想不敢或不愿发声,或者说,在“扬清”方面有所作为,在“激浊”方面则有所缺位。希望《指导意见》的出台,对于文艺评论的健康发展、对于文艺评论生态的建设能够有力促进。
实现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良性互动
内蒙古自治区艺术研究院
苏丽古娜
文艺评论工作是文化强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为文艺评论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政策支撑,明确回答了新时代文艺评论是什么、为了谁、怎么做的问题。必将推动内蒙古文艺评论事业健康、蓬勃发展。
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者应落实《意见》中“要坚持运用历史的、人民的、艺术的、美学的观点评判和鉴赏作品,要自觉肩负起弘扬真善美、批驳假丑恶的职责使命。”牢记文艺创作与评论的时代站位和初心使命,力争实现文艺创作与文艺评论的良性互动。
在迈向新征程上与时代同频
兴安职业技术学院国学
教育研究中心书记
兴安盟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朱艳波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的出台,高屋建瓴,振奋人心,从根本上说,是凝聚共识,鼓舞斗志,坚定理想信念、赓续红色血脉,坚定文化自信、凝聚磅礴伟力的风向标,引航灯。《意见》的深入学习领会有助于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在迈向新征程上与时代同频、发时代先声。作为文艺工作者,我们应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加强作风建设,一是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和时代化是中国共产党能、社会主义好的根本前提。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既是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提出的重大课题,又是《意见》精神的归宿。文艺评论界要通过学习研究阐释为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的丰富和发展提供可用之据。二是必须高度重视和有效发挥新时代文艺评论的引领作用。要增强判断力、领悟力。下一阶段的重要任务是团结引领广大文艺工作者听党话、跟党走,秉持“写真、扬善、传美”的宗旨,坚定文化自信,在社会中发挥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独特作用。三是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文艺创作导向和文艺评价标准。正如习近平总书记说过: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文艺评论工作者要站在人民的立场上鉴赏和评判文艺作品,要从人民群众中汲取灵感和滋养,要努力撰写出“来自人民”“奉献人民”的文艺评论作品。
要美,要实,要真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兴安一小
刘栩慈
文艺研究与评论的对象是文艺作品、文艺现象、文艺思潮等等,而文艺作品是以艺术形象反映生活的,能够给读者、听众以美感。对文艺作品的评论和研究,首先应做到情感真挚,语言优美,使读者能从中获得美的享受。其次,要有独到的见解。要深入了解、准确把握评论对象,挖掘出作品的思想意义和艺术特色,从而提出与众不同的见解,而不是人云亦云。最重要的一点,要注意评论的科学性。要以科学的文学艺术理论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进行评论,力求避免以个人的喜好去随意评价。文艺评论要说实话,说真话,而不是唱赞歌,要实实在在对文艺作品、文艺现象进行理性分析,指出作品的优缺点,正如《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中指出的:要严肃客观评价作品,坚持从作品出发,提高文艺评论的专业性和说服力。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