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在现场◆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主题发言摘要(三)

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2-07-29 16:23:10   阅读量:

 在现场◆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主题发言摘要(三) 第1张

 
       7月23日上午,由内蒙古文联主办,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承办的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在呼和浩特召开,此次论坛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金浩,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吴长青,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程波涛等专家学者。他们围绕论坛主题发表了主旨演讲,共同探讨中华文化形象与内蒙古文艺。
 

 

 

蒙古族舞蹈《奔腾》的灵韵之光与时代精神

 

金浩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教授

北京舞蹈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

 

 在现场◆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主题发言摘要(三) 第2张

 

       蒙古族舞蹈《奔腾》的创作者马跃先生人如其名,这位编舞艺术家不仅有着身为回族人的典型姓氏,而且有着与姓名所描绘出的画面极为契合的创作专长,那就是蒙古族风格的舞蹈——特别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问世并轰动、被传演至今的《奔腾》,这部首演于人民大会堂、长达12分钟的作品,几乎被公认为新中国少数民族舞蹈的一座里程碑。但是,一位生长于云南保山的舞者为何能奉献出数量众多的蒙古族舞蹈创作呢?而他的创作又是以何种特点脱颖而出,打开了这个领域的一片新天地的呢?

 

       马跃天赋异禀,兴趣相当驳杂,舞蹈作为其中之一,起初甚至并没有排在前头几位。他是1959年被中央民族学院的老师挑中后,坐了十多天的车到了北京,“被动”走进专业舞蹈的世界的。从学舞到工作,他也只是处于一种用心于舞却绝不“沉迷”于舞的状态。他对钢琴课钟情有加,曲式课的成绩也出类拔萃。他还酷爱文学,经常跑到图书馆找书看,其中就有后来对《奔腾》的诞生大有促动的《成吉思汗传》。由此观之,业界给他的评价“用舞蹈来表现音乐”以及他那出了名的喜欢在作品开头设置朗诵词的做法,就都是顺理成章之事了。

 

       然而,如果只有多元化的素养积累,而不能将其贯通起来,那么作品也还是容易沦于“几张皮”的层次。艺术的筋骨和肌肉,毕竟还是要以“情”来滋养。马跃对民族舞蹈的情,是多源汇流的,它既有来自文史积淀的部分,又有发自音乐思维的层面,当然更有对舞蹈动作本身的开发。《奔腾》的诞生,除去文学作品的启迪,也离不开马跃观赏过的演出和在学院里熟识的训练素材。在1980年首次造访内蒙古之前,这部作品的雏形其实已经浮现。若人之未到一地,而已怀揣此地的风华和气概,则日常的相关见识和领悟能力必不可少,但也常有“缘分”和性格之使然。马跃并不是草原的孩子,却有着游骑驰骋的男儿壮志,与草原心气相连。加之曲式意识和旋律思维出众,马跃当仁不让地把这种创作冲动转化成了音乐的结构和曲调,进而将其熔铸在了舞姿的间架与细节里。后来他的许多舞蹈音乐,其主要乐思都是由他亲自操刀,仅请作曲家在高级技法层面予以润色定型,这算得上是我国民族舞蹈界独树一帜的风景。不过,这些特质还都没有触及马跃对编舞技术本身施加的最为关键的功力,即敢于依据作品的文化历史意义的表达需要,去改革原有的套路组合,敢于服从“音乐—美术—动作”的复综统一体的内生召唤。音乐美学家伦纳德·迈尔提出过,音乐意义的来源是声响对听众期待的不断偏离和澄清,而马跃对舞蹈动作的创新突破似乎映照出了这一理论在舞台艺术上的特定适用性。即便抛开难懂的理论模型不谈,谁又能说这种“敢拼爱赢”的做派不是草原魂魄的一种自发显现呢?

 

       创作灵感是在深厚积累的基础上产生的闪光思维,是在长期的创作磨练当中提炼出来的优秀思维,是在创作当中突然闪现的、带有即兴性的思维。其中包括经验、思想、体会、实践等各个环节,而最终显现出的结果对作品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创作者必须对材料了如指掌,透彻领会,包括舞蹈内容和形式上的,包括动作的和精神上的领会等。马跃的创作灵感既体现在舞蹈的整体感上,也体现在舞蹈的每一个细节动作上。从整体感上看,舞蹈有一气呵成、不可分割之感。段落和段落之间,动作和动作之间确实有“骨断筋也连”的一体感。而这种内外相连的关系是创作者依据自己的感觉创造出来的。在他的作品中,舞蹈的发展在充分体现统一的原则下进行的,甚至统一性是在整个舞蹈中占有主要的比重。这是他作品的重要特点。每一个发展出的新段落和舞姿与先前的舞蹈语汇血肉相连。整个舞蹈形成的过程浑然一体,无懈可击。作品中,仅仅勒马手这一个动作,在舞蹈中则产生约12种变化手法。再加上步伐、手臂等身体不同部位的变化,舞蹈动作可谓丰富多样。再加上富于变化的队形,使人感到内容丰富整体感强。

 

       作品主要是草原游牧民族的地域风格。以游牧的经济方式和游牧式的草原地域文化为特征。迁徙游动的生活造就了蒙古人的体态和身体语言,马跃正是在实地采风过后,将搜集来的素材,经过比较、归纳、揣摩后,提炼出具有代表性的动作语汇。在观察中,他不仅注意舞蹈形态,而且还把视线放在了民族舞蹈的背景文化上进行仔细和深入的观察。其中音乐所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从整体结构看,舞蹈的段落结构与音乐基本相同,包括第一部分的引子、中间的主题陈述、结构中和结尾中的再现安排等,都表现出了与音乐的相互吻合性。甚至对于音乐中的内部扩充的结构,舞蹈也准确的表现了出来。作品中,运用了许多停顿式的亮相造型或分解动作,来取代一直动感动作的表现效果。动作洒脱而自然,主要是配合音乐的情绪转变。

 

       “灵韵”本是哲学词汇,用到此处也是艺术本身见证过的历史,是身体样式的舞蹈哲学。时代有《奔腾》,《奔腾》无时代。无论是整体上还是细节的动作上,马跃的作品无处不有着灵性的闪光动作设计。正是在他本人对舞蹈的深厚积累,以及对音乐深刻理解的能力前提下,作品才显露出不同一般的、富有激情和生命力的艺术特征。有时你会感到,他的作品带有很大成分的即兴性,而这种即兴性的背后,又不乏艺术规律的支持和深厚学识和生活经验的支持。这正是他作品成功的关键所在。也是最令人折服的艺术魅力所在。

 

       马跃先生和他的作品《奔腾》,时间愈久愈呈现出“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时代精神,充分表达了“为人民而舞”的意涵。站在新时代的角度去审视这部经典作品和蒙古族舞蹈的发展轨迹,使我们更加明显地感受到那闪耀着民族智慧之光的时代特色。

 

 

 

网络文艺塑造中华文化共同体的路径

——以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创作为例

 

吴长青

安徽大学网络文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网络文艺委员会委员

 

 在现场◆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主题发言摘要(三) 第3张

 

       网络文学有一个特点,它的诞生打破了过去单一的、固化的文学艺术发生方式,在这个过程当中,体现出了一种新的繁荣可能性,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在这方面占据一定的优势。目前当红的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当中,有上海网络作家协会会长血红,以及金子、丁墨、古筝、无心舍,内蒙古籍网络作家张小花等人,湖南作协与长沙市在马栏山专门做了一个网络文学产业园,我们去年在中南大学开“中国网络文学三十年国际高峰论坛”期间组织方专门安排去了长沙马栏山网络作家村。湖南省网络作家协会主席余艳特意点到网络作家丁墨的创作,其中一年的税收800万,这是一般传统作家无法企及的。在这之前,浙江早搞了网络作家村,囊括了全国知名网络作家驻村入户。近几年情况有些特殊,由于影视的弱化,状况稍微有点变化了,还有内蒙古籍的张小花、烟毒。
 
       少数民族网络文学创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中华文化世界观的构建;二是对历史降维的审视;三是对现实世界的关注以及日常生活的关怀;四是结合行业特色的创新型的发展。
 
       以血红为例,因为他在网络文学创作方面的突出贡献,上海给了他户口,这是非常不容易的,他毕业于武汉大学,也是我国较早一批网络作家之一,他最早写于2003年,在血红早期的《巫神纪》当中有大量关于巫王、巫境的元素,说到底其实就是对一个全新世界观的建构与探索。很多人会问网络作家靠什么东西来支撑自己如此大容量的作品?这就涉及到一个最为基本的问题,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区别是什么?我们通过阅读大量的网络作品也会反思这个问题,我们所说的传统文学一般是指“五四”新文学以来的传统(当然我们还有一个古代文学传统,是文言的),毋庸讳言,我们的“五四”新文学传统来自于西方的直接影响,上午几位老师讲的是中国古典文学,而网络文学恰恰在这个地方跨越了一个历程而延续了另一个小传统,那就是在民国时期诞生于苏南,流行于上海的通俗文学。我们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看不起通俗文学,就像我们今天有些同志看不起网络文学是一样的。而恰恰这两小股力量填补了民族文学在发展过程当中的两个空缺,也就是说在某一个特定时期,我们的新文学与古典文学总是在西方和东方之间跳跃,而在这两个跳跃的板块中出现了一个空隙,这个空隙就是由小报主导的通俗文学作家充当了。到了今天,在新媒介的技术主导之下,我们的传统文学的叙事方式被网络文学打破了,比如一些最基本的文学表达中家国情怀、作家对现实世界的干预等,传统写作方式与网络作家的写作有相当大的偏差,网络作家不走传统文学这条路线,尤其在新媒介出现之后他们开始走向了大众文化的路线,他们用他们的方式进入到了文学的多个视域当中。如果说新文化运动时期的白话和文言的两个阶段是一种过渡与转换,那我们今天以媒介为标准又是一种过渡,这两种过渡虽然不一样,但是结构上有一定相似的地方。
 
       我原来是做传统文学研究的,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网络作家和我们传统作家只要开会就要“打架”,只要碰到一块就互相瞧不起,传统批评家认为网络作家写的都是胡言乱语,尽是瞎编的,网络作家就说你们根本不懂我们。后来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长时间的反思,其中有一次在上海的首届“中国网络文学论坛”有一个网络作家公然在那么多领导面前炮轰我们,他作品的世界观是什么?后来发现他们对所谓世界观的构建的热诚一点也不比我们新文化传统的差,他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其实就对接上了中国古典,中国古代的文化理想,天人合一、禅宗和道家思想,等等。这些都在他们的作品当中。尤其我们有好多人会疑问,网络文学作品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玄幻、奇幻、魔幻?我们今天大量的游戏就来自于这类题材的改编,它里边最大的价值观或者最大的奥秘在什么地方?恰恰就来自于中国古典文学当中的幻想元素,以及我们从古代延续至今的《山海经》《西游记》等文化传统,恰恰我们很多时候网络文学批评并不在点子上和要害中,难免反过来被网络作家所诟病。
 
       在少数民族网络文学中有大量独特的地域文化书写,中华文明是从北方向南方的延伸,由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的迁移,所以少数民族网络作家当中,有他生活在那个区域的古老的传统,其中不乏有丰富的想象力。其次,网络小说不像出版物受纸张的限制,它有一个特点就是直接刷屏的,它不存在受传统印刷繁琐工序的影响,因此,网络文学商业化之后吸引了大量用户不断地刷屏,再加上人本能想象力的丰富,结合技术的加持,形成了两者之间的无限、互动叙事。
 
       网络作家去除了大量的心理描写,他们非常忌讳小说当中安插大量的心理描写,他们在意的是多种场景的展示以及人物活动的强度,如果心理描写写得太多就没有人看了。但传统作家需要有大量的心理描写,如果一个作家心理描写写得不好的话,它不可能成为一部优秀的作品,这也是网络文学和传统文学的一个很大的区别。所以我们不能瞧不起网络作家,两者之间甚至不可比较,因为大家立足的角度不一样。
 
       第二是对历史降维的审视。传统意义上来说我们对历史是带着敬畏之心审视的,因为历史是不可言说的,甚至就是天然的高高在上。网络作家可不这么看,网络文学《梦回大清》出现之后,一下子吸引很多女性作家开始写梦回这个,梦回那个,以至于后来有大量的清宫戏表达女性的意志,所以这部作品开了一个女频清穿文的先河。它直接启示我们,原来女性也可以这么想了,以前都是被固定的,很多是不可以这么想的,现在女性的心中可以有“一个不能不爱的十三爷,一个永远放不下的四爷”。这类作品我觉得它有四个特点,一是清穿特色是非历史化的,不是传统认为的历史,二是它写的就是凡人故事,不是像二月河老师笔下的人物写的那种轰轰烈烈、伟大、壮观,那么不可一世。
 
       过去我们常常问起文学是什么?文学就是我们的白日梦,通常这种白日梦是男人的,而且是有知识、有文化的男人的,哪里是一个平民小女子的白日梦?但网络文学颠覆了这个东西,很多读者看到这样的作品还是相当欢呼的,它是一个类型的突破,同时也是娱乐的。还有它是让女性自己开始说话了。《梦回大清》由2006年朝华出版社出版,然后拍了网络剧,还改编成游戏,这些足以证明它的社会影响力。当然我要加一句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要尊重历史,如何艺术性地反映历史,这是需要注意的地方。
 
       第三,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采取了民族风俗的人类学视角。比如地域文化、风俗画、类型化、拟非虚构、游记式随笔、见闻录、民族志,等等。这些方法的使用使得网络文学作品中虚构好像是真的,所以有了《鬼吹灯》《盗墓笔记》等各类网络文学作品的惊悚、悬疑成为一种经典。
 
       第四,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中有不少是现实题材,反映了他们对人性的关注。随着我们国家对网络文学的引导,网络文学回到现实题材。少数民族女性作家丁墨、红娘子、古筝,她们的作品三个特点,一是从女性自身出发,二是对美好人性的期许,三是结合自己的工作,体现了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等等。
 

 

 

中华文化中“比德”传统与“清贞”意识

在礼俗图像中的呈现

——以文士阶层的祝寿图像为例

 

程波涛

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教授
安徽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

 

 在现场◆第二届敕勒川文艺论坛主题发言摘要(三) 第4张

 

       我今天和大家交流和分享的话题,是从传统的文化现象作为一个切口,对于传统礼俗文化进行合理的挖掘、整理、吸收、借鉴和转换的问题。其实传统文化资源是可以分类、分层的;也有重新地利用和现代转化的空间。可以说传统礼俗文化既有应用和借鉴的活力,也有它的礼俗文化张力,所以我就以文士阶层的祝寿图像为切入口,简要地与大家分享一下我的看法。
 
       首先,我们看一下PPT上的这幅民间常用的“寿”字的祝寿图,它的特点是字中有画,画中有字。而这种集图画、文字于一体的“字”,既表祝寿之意,又有鲜明的文化象征,它是中华汉字的独特创造。图中有“八仙祝寿”,画幅中间还有一只猴子,跪捧仙桃等,集中表达祝寿的主题。再看下一张,寿星手执如意,后面有鹿,两边有两童子相伴,皆手捧仙桃。两幅图中的主要意象构成元素都来着祝寿主题,都是传统祝寿图像中常见的、普遍的。
 
       传统文人祝寿图像的民俗应用与文化元素的转换,重点要关注这类礼俗图像的雅化现象,以及图像背后文化传统的在场。传统社会中那些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文士阶层,他们在祝寿图像中注入了带有文化情怀、道德操守和生命志趣等文化元素融入其中,改变了传统祝寿图像内容简单、形式趋同、内蕴不足的缺点。而正是文士阶层将比德传统、清贞意识,以及那些通达超然的生命态度等注入到绘画中,使这种图像有一种审美特性和文化品位,使其具有了祝寿图像化俗为雅的艺术特点。而这类祝寿图像,除了长寿和吉祥寓意之外,还会在图像中彰显寿主的志趣、品格和节操等,使之成为带有群体性的精神性标识。
 
       古人有“三不朽”之说,即:立德、立功、立言。具有社会担当和人生理想的文士阶层们则是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入到祝寿绘画之中。面对有限的生命,文士阶层除了注重长寿之外,更注重渴望对肉体生命的延续到精神血脉的延展之中,因此,无论是著书立说,抑或是建功立业等,都注重外在事功,而不仅是盲目追求生命的长度。这也就易于为祝寿图像就融入了一种精神理想、特殊的审美取向和生命的觉性。
 
       结合以上的图像,本人认为:文士阶层祝寿图像的三种基本类型。一是“意像增殖型”,由开始简单的寿星,延伸到梅兰竹菊等元素。这类祝寿图像虽然延续了传统的因素,但在创作习惯上和文人习惯上都能体现出寿主的学识、性情、涵养和品味。二是“精英原创型”,此种祝寿图多是出于精于诗文书画、文化修养全面、学识精深的文人画家之手。这些绘画也有清幽气象,出自于学识渊雅的文人画家之手,像《松石图》《松鹰图》等。三是“夸饰造作型”。这类祝寿绘画经常在题材方面穿凿附会,将一些与长寿无甚关联、不伦不类的物象拉入祝寿绘画之中,语言夸张,寓意牵强,缺乏艺术价值。
 
       从总体上看,文人创作的祝寿图像融入了更多的精神意趣和生命哲理内蕴,尤其是那些另辟蹊径,表现力强,引人入胜的作品,已经轻松地跃出了一般祝寿图像的惯常藩篱,别开生面,而又不失祝寿图的内涵和雅意。
 
       就文人祝寿图像的题材来看,人物题材比较少,植物和山水比较多。而山水常被喻为一种恒久的象征,而梅、兰、竹、菊等则是文人创作祝寿绘画中极为常见的元素。这些祝寿图像,除了传达祝寿之意外,更多的是对寿主品格节操的颂扬。这就关联到文士阶层比德、言志文化传统的继承。
 
       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这幅《秋菊图》,即是一个典型。菊是花中隐者,这些具有特殊观念和品格力量的文化元素,融入到祝寿图像中就有清高的意识和强健的生命色彩。梅也是祝寿绘画的常见意象元素,这幅《梅石图》,梅花有绽放的物性,傲雪斗霜、凌寒独放的梅花风骨和不以冷热易其色的石头,这类带有道德和节操的比附,传达来表达生命的坚贞与恒久的祈愿。
 
       松柏以岁寒不凋成为一种生命常在的自然物象。孔子说:“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所以松柏被赋予了道德人格的精神比附。以松柏作为祝寿题材就可以见出在“比德”传统下深层的文化内涵。
 
       文士阶层的祝寿图像中还有山水祝寿图,他们试图以寄情山水、隐逸天园的生活理想,向往道法自然、逍遥容与的隐逸生活。祝寿的山水题材,同样可以表达对于寿者的祝愿和祝福。这幅《庐山高图》是沈周为他的老师陈宽70寿辰创作的,陈宽是江西人,沈周虽未曾去过庐山,但画了老师的家山,除了以山水祝寿外,还以“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之意,传递出对老师长寿的祝福和人格的崇敬。类似的祝寿还有很多。自古以来,很多高士们都喜爱隐逸山水中,他们顺应时变的精神诉求,把祝寿图像上升到哲学高度。
 
       总之,在文士阶层中的审美观和价值观的主导下,祝寿图像呈现出一种“化俗为雅”的审美态势。使原本俗气的礼俗图像,变得很雅致而富有精神内涵。所以就艺术价值来看,文士阶层的创作中融入了抒情言志方面的文化元素,为祝寿图像注入了一股清新雅健的气息,使得带有极强烟火气息的民俗艺术罩然上一层鲜明的雅文化色彩。而正是文士阶层对“比德”传统和清贞意识的推助,使得祝寿图像多了一份文人的清高和旷达。而文士阶层在创作观念中对生命意识诗意化、哲理化的强调,更让这类绘画具有了祝寿之外的精神符码和人生意义的引领,从而也为今天对祝寿图像的研究,乃至民俗艺术的诠释带来了多元解读的可能和创作的借鉴。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