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2-08-15 14:15:43 阅读量:
8月的呼和浩特,梅花荟萃,好戏连台。
8月5日至6日晚,由内蒙古文联、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主办,内蒙古戏剧家协会、呼和浩特市文联共同承办的“喜迎二十大,梨园花盛开”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在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成功举办。该演唱会是第十九届中国·内蒙古草原文化节的系列活动之一。
本次演唱会汇集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辽宁、山东等地区的京剧、昆曲、评剧、吕剧、秦腔等剧种的14位梅花奖得主以及豫剧、川剧名家和青年演员,阵容强大,群星璀璨。李树建、冯玉萍、谢涛、武利平、王艳、齐爱云、吕淑娥、杨俊、沈昳丽、陈媛、何小菊、渠建红、杜永真、王耀超、王裕仁等老中青演员参与演出,唱段脍炙人口,流派纷呈,引人入胜。两场百花齐放、美轮美奂的高水平演出,在传播戏曲艺术,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也集中体现了新时代戏曲事业的成果与活力,烘托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生生不息,赓续不断的主题。
一、践行以人民为中心,不断满足文化新期待
在两场演唱会中,晋剧《大登殿(选段)》、川剧《问病逼宫(选段)》、昆曲《牡丹亭(选段)》等几十个经典唱段一一唱响,演员为观众一再返场,剧场里气氛热烈,观众的掌声和喝彩声不绝于耳。
“5日、6日两场演出我都参加,既然来了,就想多给观众演出几场。这么多名家相聚,这么多剧种同台,本身就是一种大融合大交流,希望内蒙古观众多了解豫剧,多宣传传统戏曲文化。内蒙古是一个美丽的好地方,本次草原文化节更是内容丰富、节目精彩,充分体现了内蒙古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也让全国人民更加了解了内蒙古。”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戏剧家协会主席、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李树建在采访时说道。
从2018年到2022年,内蒙古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已连续举办5届。作为内蒙古文联精心打造的一张文化名片,内蒙古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高水准的艺术定位,打造人民喜爱的艺术精品,丰富了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成为在内蒙古有一定影响力的戏曲文化品牌。
2022年,为深入贯彻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推动传统文化,推动戏曲艺术更好传承普及,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新期待,内蒙古文联大胆创新,决定举办以“喜迎二十大,梨园花盛开”为主题,全国戏剧最高奖“梅花奖”获奖演员专场演出的演唱会,后经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同意和大力支持,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得以成功举办。演唱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打造中华戏曲品牌为宗旨,通过邀请全国各剧种顶级名家和青年领军人物参加活动,全力打造符合内蒙古特质、融入内蒙古内涵、体现内蒙古特色、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戏曲文化活动品牌。本次演唱会,引发了观众更多精神上的美好共鸣,这也照应了内蒙古文联长期以来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和工作定位。演唱会主题与时代同频共振,传统戏曲节目与新时代新征程相融合,串联起古老与现代的韵律,让观众全方位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时代力量,意义非凡。
“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在于不断的学习和实践。只有坚持探索真谛又要坚持从艺的初心,才能把戏曲这门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弘扬光大。”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介绍,将以此次演唱会的举办为契机,继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大力加强与全国各地戏曲以及其他艺术的交流,满足内蒙古各族人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二、梅花汇集青城,经典名段再现舞台
8月5日、6日晚,内蒙古艺术剧院音乐厅内掌声不断。在“喜迎二十大,梨园花盛开”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上,李树建、冯玉萍、谢涛、武利平、王艳、齐爱云等多位梅花奖得主齐聚一台,唱响了一段段脍炙人口的经典唱段,让戏迷过足了戏瘾。
两场演唱会涵盖昆剧、越剧、京剧、黄梅戏、豫剧、评剧、川剧、秦腔、晋剧、山东柳子戏、吕剧、二人台等12个剧种,包括豫剧《大登殿(选段)》《程婴救孤(选段)》,评剧《孝庄长歌(选段)》,晋剧《大登殿(选段)》《烂柯山下(选段)》《打金枝(选段)》,越剧《梁祝·回十八(选段)》,二人台《一年更比一年好(选段)》,京剧《贵妃醉酒(选段)》,川剧《问病逼宫(选段)》,秦腔《郑瑛娇洞房(选段)》,吕剧《姊妹易嫁(选段)》,黄梅戏《女驸马》,昆剧《牡丹亭(选段)》,山东柳子戏《江姐(选段)》,豫剧《梵王宫·梳妆(选段)》,青年演员表演的川剧《变脸》以及内蒙古艺术剧院出品的《揭榜挂帅》等20余个节目。每位演员登台,观众都十分期待;每一曲唱罢,现场都是一片掌声和喝彩声。
“特别精彩,这场演出代表了国内戏曲最高水平,多位梅花奖得主能够来到呼和浩特为第十九届草原文化节助兴,作为呼和浩特人民感到非常幸运。”呼和浩特市杨女士说。
“我连看了两场演出,中华气派,梨园盛宴。”呼和浩特市的张先生竖着大拇指对记者讲。
“海岛冰轮初转腾,见玉兔,玉兔又早东升。那冰轮离海岛,乾坤分外明……”《贵妃醉酒(选段)》再现戏曲经典。“京剧是国粹,走到哪里都有很多戏迷捧角。这次选择《贵妃醉酒(选段)》,就是因为大家耳熟能详,也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将京剧大戏带给内蒙古戏迷。”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王艳表示,艺术家的责任就是将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弘扬好。
“好!”演员还未登场,《江姐(选段)》字幕一亮,便让观众连连叫好。鄂尔多斯市民赵静说:“我看过很多版本的《江姐(选段)》,但还是第一次在现场观看山东柳子戏,尤其是梅花奖得主陈媛老师的现场演绎很精彩,感觉很震撼。”
“《江姐(选段)》能够久演不衰,因其是‘一剧之本’,是经典剧本。柳子戏又是中国戏曲四大古老剧种之一,我演出的山东柳子戏《江姐(选段)》曾经在中央电视台连播12次。”中国戏剧梅花奖获得者、山东省戏剧家协会副主席、国家一级演员陈媛说。
“这次我表演的是《大登殿》《程婴救孤》,希望这些经典唱段能给内蒙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下一次,我还要把获奖的剧目带到内蒙古,奉献给观众。”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李树建说。
见贤方能思齐,崇德才能向善。优美的唱腔,写意性的表演,浓郁的剧种特色,都很好地呈现了中国戏曲的美学特征,也给观众带来了极好的艺术享受,满足着观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需要,增强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三、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新时代为人民放歌
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回应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即便夏日的暴雨突然而至,即便疫情断断续续,剧场几乎是座无虚席,内蒙古电视台、内蒙古卫视、《内蒙古日报》、草原全媒、北疆理论风景线、人民网、网易新闻等多家媒体全程参与演唱会的宣传报道。通过网易直播,观众扫描二维码就可以线上观看,拓宽了活动的宽度与广度,最大限度地丰富了人民群众的观赏需要。作为公益性群众文化活动,演唱会门票全部免费发放给观众,部分门票放在网络平台,通过戏曲知识抢答的方式发放,不到一分钟全部被秒杀,实现了古典戏曲与网络传媒的紧密结合。
“虽然我在上海,但是一直心系家乡。近期通过网络直播观看了草原文化节开幕式盛况,感受到了家乡浓郁的文化气息,更为内蒙古的发展变化感到由衷的高兴。我父亲非常喜欢戏曲,非常关注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在上海工作的连女士说。
“我是个戏曲爱好者,没想到这么高规格的演唱会门票是免费的。”一位观众兴奋地说。
浸润小康底色,实施文化惠民,让更多的人享受公共文化服务,享受到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成果,增强他们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和认同感,也就增强了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的希望和信心。
“有机会在现场观看,感受到戏曲巨大的魅力。戏曲不只是老年人的消遣,更是年轻人成长过程中的‘养分包’,是我们汲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加油站’。”大二学生王嘉彬说。
“之前看到区外的同学在闲暇时听戏看戏,受他们的启发,我今天第一次走进剧场。原来以为只有老年人喜欢戏曲,没想到今天这么多年轻人观看,也真正近距离地感受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呼和浩特市民周连国说。
中华戏曲魅力独特,吸引着一代代人,也滋养着一代代人,中华戏曲的传播发展,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努力。加强戏曲保护传承,加强戏曲普及与宣传,加强戏曲人才培养,推动形成中华戏曲活起来、传下去、出精品、出名家的良好环境。秉承这样的初衷,内蒙古文联举办了这次演唱会。
中华戏曲名家名段演唱会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经典唱段为载体,以精益求精的艺术品格,践行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使命与担当。演唱会在展示和传播戏曲艺术的同时,也集中体现了党倡导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果以及社会主义文艺发展的美好图景。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