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曲协 2025-09-23 13:25:01 阅读量:
九月的宁夏秋高气爽,曲艺的旋律扣人心弦。9月19日下午与20日晚,由内蒙古、宁夏、湖南、山西四省(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联合主办,四省(区)曲艺家协会共同承办的2025“文脉相融·艺润基层”宁蒙晋湘曲艺交流演出,分别在银川忠信职高与青铜峡市银河广场成功举办。这两场跨越地域的文艺盛宴,是一次深化协作、深度融合的艺术交流,为四省(区)的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宁蒙晋湘曲艺艺术交流活动走进银川忠信职高 宁蒙晋湘曲艺艺术交流活动走进青铜峡
六载深耕,四省联动续新篇
此次活动的一大亮点是四省联动的持续性。去年活动在阿拉善举办,今年则来到宁夏,体现了四省(区)在文化交流方面的长期规划与稳定合作。特别是内蒙古、宁夏已连续两年年联动,内蒙古与山西也有5年的合作历史,与湖南更是连续6年携手。
相声《笑口常开》
这六年,如同一幅徐徐展开的画卷,每年都在不同的地方添上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走遍潇湘芙蓉的三湘四水,走过八千里路云和月的内蒙古大地,走遍万里黄河的大半流域,四省(区)文化交流已生动的描绘出了阿拉善的广袤无垠的大漠戈壁与宁夏黄河前套的塞上江南。这种持续的合作机制为四省(区)文化艺术的交融搭建了坚实的桥梁,引领跨区域文化交流成为常态。
相声《说酒论茶》
其中,蒙湘两地的合作尤为深入和持久。六年来,双方以曲艺为纽带,共同打造了50余场文艺志愿服务演出、10余次跨省交流讲座及联合采风调研,并推出了《湘遇蒙风》系列融合两地文化特色的作品,惠及观众近百万人次。合作领域也在不断拓宽,从最初的文化交流,逐步延伸到人才培养与艺术创新。双方启动了“湘蒙曲艺人才互培计划”,通过作品研讨会、编剧工作坊等形式,培育复合型人才。近期,双方更以“中国速度·制造名城”为主题,共同探索用内蒙古特色的呱嘴、好来宝等曲艺形式,讲述新时代中国速度、工业故事,让传统艺术与现代工业碰撞出时代火花。
交流互鉴,艺术之花绽芳华
两场演出均汇聚了四地曲艺名家与新秀,呈现了歌曲、相声、好来宝、魔术、潞安大鼓、呼麦弹唱、乌力格尔、小品、民歌、呱嘴等多种艺术形式。这些节目充分展现了不同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与深厚底蕴,既有浓郁的民族风情,又有鲜明的时代特色。例如,好来宝《我们在党旗下长大》、呼麦弹唱《黑骏马》以及乌力格尔《钢城旋律》,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内容,体现出民族艺术的丰富多彩和时代特征;呱嘴《盛世年华大观灯》生动描摹了盛世气象;山西民歌《亲圪蛋下河洗衣裳》吟唱出淳朴乡情和真挚的爱情;潞安大鼓《红军故事》深情再现红色经典,引发观众强烈共鸣。
潞安大鼓《红军故事》
小品《儿行千里》
此次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对促进曲种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不同地域的曲艺形式在交流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如同不同的种子在同一片土壤里共同生长,汲取着彼此的养分。艺术家们在演出和互动中彼此认识、增进了解,为曲艺艺术的创新发展提供了新思路。他们带着各自的艺术特色而来,在交流中碰撞出灵感的火花,让曲艺艺术在传承中不断创新。同时,多样的曲艺形式也丰富了观众的视野,拓宽了曲艺的地域性和观赏性,让观众在一场演出中能够领略到不同地域文化的魅力。观众们仿佛置身于一个文化的大观园,尽情欣赏着各地曲艺的精彩表演,感受着中华文明的源远与博大。
宁夏小曲《说说心里话》
聚焦北疆,文化魅力传四方
活动还对北疆文化的提升和影响力的扩大起到了积极作用。内蒙古的好来宝、乌力格尔、呱嘴等曲艺形式在交流演出中得以展示,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了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好来宝是蒙古族传统的说唱艺术,以其生动的语言、活泼的节奏深受人们喜爱;乌力格尔则是蒙古族的一种曲艺形式,通过说唱讲述故事,展现了蒙古族的历史文化和生活习俗;呱嘴以老百姓口语为主,通俗易懂、短小精悍,反映着老百姓身边的大事小情,蕴藏哲理和生产、生活知识。这些曲艺形式是北疆文化的瑰宝,是内蒙古人民智慧的结晶。
呱嘴《盛世年华大观灯》 通过与外省的合作与交流,为内蒙古的曲艺艺术在本土得到传承和发展添砖加瓦,也使其走向了更广阔的舞台,进一步提升了北疆文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当这些富有北疆特色的曲艺节目展现在四省(区)联动的舞台上时,观众们被其独特的魅力所吸引,纷纷为之喝彩。这不仅是对内蒙古曲艺艺术的肯定,更是对北疆文化的传播和推广。它让更多的人了解到北疆文化的内涵和价值,让北疆文化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认可和喜爱。
呼麦弹唱 《黑骏马》
扎根基层,文化惠民暖人心
此外,活动真正做到了走进了最基层,体现了文艺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虽然阿拉善等地区地理位置偏远,但演出人员克服困难,将精彩的节目送到百姓身边。百姓们的笑脸和开心,就是走基层活动的意义所在。演出团队所到之处,给当地百姓带来了欢乐和希望,用精彩的表演为百姓们献上了一场文化盛宴。观众们拉家带口的前来和脸上洋溢着的幸福笑容,是对展演活动最大的肯定和认可。
青铜峡市银河广场 现场观众
活动通过曲艺展演与互动体验相结合的方式,有效激发了青少年对传统文化的兴趣与热爱,进一步推动了曲艺艺术的活态传承与当代创新。在银川忠信职业高级中学,学生们不仅观看了演出,还与艺术家们进行了互动交流。艺术家们手把手地教学生们表演曲艺节目,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了曲艺艺术的魅力。这种互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让青少年们更容易接受和喜爱传统文化,为曲艺艺术的传承和后备力量的培养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银川忠信职高 现场观众
此次“文脉相融·艺润基层”宁蒙晋湘曲艺交流演出,是一次成功的跨区域文化交流活动。它不仅促进了四省(区)文化艺术的交流与融合,更以文艺的力量浸润基层,为推动区域文化发展注入了新活力。相信在未来,四省(区)将继续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曲艺的传承与发展,为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繁荣做出更大贡献。让我们携手共进,在文化的海洋中扬帆起航,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青铜峡市银河广场 现场观众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