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准格尔文艺 2025-02-12 19:11:34 阅读量:
人约黄昏后
文/鲜然
清朝董舜民有《元夜踏灯》一诗,有人说描述的是妇人上元夜辞别老公出去看灯,一个独自出去观灯的人想起嫦娥,感叹不如守着爱人来得幸福快乐。也有人说写的是女子情窦初开时的绮梦,女子观灯遇见自己的檀郎,却因飞琼结伴试灯,尽管不舍,也只好告别。然后一路回味,一路怅惘,石经路滑,丝履蹑蹑。诗中有一句,这样说,“妲娥此夜悔还无?怕入广寒宫阙。不如归去,难畴畴昔,总是团圆月。”
其实不管情窦初开也罢,妇人心态也罢,都要将心思羞怯怯说与阿母听,不知道那月中的仙子后悔去了那广寒宫没?人间有热闹节日,仙子却只有年复一年的清冷寂寞,不如归去,两两相对而坐,共心中一轮团圆月。
据说西方的情人节我们古来就有,就是元宵节这一天。这话我愿意相信。这一夜,天空绽放烟花,街上人来人往。火树银花的背景下,一个人走着走着就遇到另一个,开始一场心无旁骛的爱恋,心意牵动,或灵光一现,或烈火轰轰,电光石闪间,便有美丽盛放在上元夜,是多么美妙。
古代社会要求女人三从四德,不会允许年轻女子出外自由活动,但是借着节日却可以结伴出来游玩,而赏花灯成为一个很好的交谊平台,有心上人的可以借此与情人相会,心中无人儿的也可顺便为自己物色中意之人,何乐不为。
所以还有一首大家都熟悉的也是上元夜的词,:“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可不,月亮还是那个月亮,街道还是那个街道,花灯还在亮闪闪地绚丽,烟火还在一朵朵绽放,可那人却不见了,这怎么能不让人惆怅满怀。
同样的上元夜,在辛弃疾笔下却是另外一种情形:“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萧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长街上风吹开银花千树,彩灯熠熠如繁星落下,宝马香车,欢声笑语中走来的是一个搜寻不得的男子,焦急还在眉上挂着,回首处便见寻了无数次的那人正笑盈盈看过来……灯火阑珊处的这一牵手,很可能便是一生了,真是“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这些年,人们把元宵节说成中国的情人节。有段时间见网络和媒体还在讨论这一天陪谁度过,父母还是情人?我倒觉得没有谈论必要,所谓有情人,终究是奔着成为一家人而去的,既然正在努力成为亲人或已经是亲人了,还分什么谁和谁?若条件允许,何妨一家子借此团聚?若工作假期距离等等条件制约,陪了谁不是乐呵呵?做父母的不会计较自己的孩子,那要做一辈子牵手之人的又有什么可斤斤计较的?
上元夜,张灯结彩,烛影摇红,或约会心爱,或遇到可心之人,都是一桩美事儿。再相携看看十五的烟花,是非常浪漫的事儿。浪漫的夜里,爱情的芳香氤氲开来,暗香盈盈,怎不教人沉迷。
上元夜,月光流转,人声鼎沸,携老扶幼,扭一会儿秧歌,看一会儿耍龙旱船高跷,团圆的喜气在指指点点间萦绕,千年不变。
(图片源于网络)
作者简介:
孙改鲜,笔名鲜然,内蒙古作家协会会员、鄂尔多斯市作家协会会员。著有散文诗集《指间沙》《风过有痕》《花见》。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