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 2025-07-02 21:30:13 阅读量:
文化基因的深切守望,内心乡情的徐徐燃亮 ——“‘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简评 张世超 内蒙古艺术学院编审 北辰智库北疆文化专委会特聘专家
历经三载深耕基层文艺沃土,“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项目“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于6月27日落下帷幕,虽然未能赶到濛濛细雨的现场观看,但直播与回放中的航拍更具立体感,镜头在舞台特写与高空全景间自如切换,婉转歌声穿透雨幕,与广袤天空、丰饶大地交织成一曲磅礴交响。这场跨越空间的沉浸式体验,将乡村的灵韵与艺术的感染力凝于方寸屏幕,以震撼人心的立体画卷,直抵心灵深处,令人沉醉不已。 一 “村歌嘹亮”:形魂统一的小舞台、大世界 “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启动仪式 “村歌嘹亮”策划之初,其主旨就是:聚焦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和乡村文化振兴重点任务,激发新时代乡村文化活力,构建各族干部群众共有精神家园,推动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落地见效。因此,从首届到今年的第三届,每次都选在富有特色和代表性的盟市及乡村举办。 2023年,首届“村歌嘹亮”大擂台在全国第四批“美丽宜居村庄”鄂尔多斯准格尔旗大路镇小滩子村启幕。小滩子村紧邻黄河,是集山、水、林、田、湿地等多种风貌于一体的自然生态景观区域;2024年“村歌嘹亮”大擂台来到了美丽富饶的岭上兴安。刚刚结束的2025年“村歌嘹亮”大擂台,设到了位于晋、冀、蒙三省交汇处、被誉为“内蒙古西部高原绿色明珠”的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脚下。 “村歌嘹亮”内蒙古村歌大擂台,自诞生起便以鲜明的艺术品格独树一帜——形魂统一,小舞台、大世界。这个“形”,呈现的既是艺术舞台之形,也是北疆地域和乡村美丽的风貌之形;这个“魂”展现的,既是歌曲内涵之魂,更是乡村各族人民乡情、文化与精神之魂。二者交相辉映、融合绽放,小舞台彰显出独特情怀和魅力的大世界。这就是“村歌嘹亮”这项文艺活动的独特创意、新鲜的艺术内蕴与张力所在。 二 村歌:守住各族人民的乡情、文化与精神之魂 《牵挂》乌兰察布市文联选送 把村歌打造成一项歌曲擂台赛在全区全面推开,还是个新鲜事物。因此,认识到了“村歌嘹亮”活动的价值和意义,就认识了村歌的价值和意义。 一项活动,看似程序化地征集、辅导、创作、完善、排练、演出,实际从效果和本质上看,其过程就是聚情、塑形与铸魂的过程。“村歌嘹亮”大擂台每一届经历的都是这样难忘的历程。如,今年乌兰察布赛区选拔赛从年初便开始启动,共征集到38首参赛作品,经过现场比赛评选出5首一等奖,其中就有本届刚刚获得全区“最美村歌”的《天下兴和》,“优秀村歌”《牵挂》。这个过程几乎调动了全地域基层的文艺家、文艺爱好者,人人都经历了一次乡情、文化与精神的触摸、沉淀、碰撞与洗礼。 一台演出,看似一个个节目的展示,效果却是文化的浸润与启迪、心灵的抚慰与激励,灵魂的捧读与守望。正如《牵挂》中唱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梦回大发街》中唱的:“世事纷繁,终日奔忙,却总想回到我成长的地方。” 因此,助力乡村文化振兴,守住乡村各族人民的乡情、文化与精神之魂,关键之处是:既要“我的家乡越来越好看”(《越来越好看》),也要“一半焰火,一半豪迈”(《快乐村排》);既要“小桌上摆满大丰收”(《乡愁》),也要“留住乡愁老味道”(《萨县老味道》),真正生发出心底“一生难舍是乡愁”(《乡愁》)的动人情结。只有这样,“村歌嘹亮”被称为“乡村振兴的‘文化引擎’”、北疆文化乡音‘活名片’”的美誉,才名实相符,真正做到有形有感有效和有情有魂。 本届“村歌大擂台”来自12盟市的20 首原创参赛村歌,经过层层申报、逐级选拔,按“文化创新”“乡村振兴”双维度分类,从盟市推选的53首村歌中脱颖而出。呼和浩特、通辽、赤峰、鄂尔多斯、乌海各1首,包头、兴安盟、锡林郭勒、乌兰察布、巴彦淖尔、阿拉善各2首,呼伦贝尔3首,具有鲜明的乡村特色和代表性。“村歌嘹亮”大擂台致力于守护各族人民乡情、文化与精神之魂的追求,全程付出的细致敬业的工作精神,令人赞叹和欣慰。 三 村歌是纯金的矿藏,值得深挖细采 主题曲《村歌嘹亮》演唱:天骏 敖都 “村歌嘹亮”的价值和意义如此鲜明,其矿藏的成色如何,成功的标准又是什么?从“村歌嘹亮”三届赛事情况看,“村歌”的含金量可圈可点。优秀的作品就是最大的天然金块,其纯度是核心标准。从2025年5月21日起,内蒙古文艺微信公众号开辟了“村歌嘹亮”优秀作品展播与赏析,回顾呈现了“村歌嘹亮”的优秀作品。如,“村歌嘹亮”品牌活动主题曲《村歌嘹亮》既是为此活动倾心打造之作,也已成为乐坛流行之作,今年不仅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其传唱度也日渐走高。由此可见,“村歌嘹亮”持续嘹亮的关键,是不断挖掘出亮眼亮心亮情的“纯金”作品,更在于推出的村歌让村民能唱、爱唱,一直喜欢唱。 这几年,自治区文联重点推出的几场演唱会,都面临这样的拷问。但都用作品给予了有力的回答。“‘唱响北疆’内蒙古新星新作演唱会”,推出了《豪爽内蒙古等你来》;“歌游内蒙古· 唱响北疆——内蒙古原创歌曲演唱会”,推出了改编自科尔沁地区同名经典民歌的《天上的风》等优秀新创歌曲。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今天的孕育积淀必定是未来的闪光。 以上这些系列活动各具特质、异彩绽放,形成了北疆音乐文化活动审美结构上的多元互补、和谐互动,也发掘和培育出一批富有潜力的青年音乐人才。北疆底蕴,时代气派,枝繁叶茂,繁荣景象令人悦目共情。 四 村歌是守望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最美载体 《快乐村排》 鄂尔多斯市文联选送 中国社会的变革从未停止,城市文明浪涛汹涌。然而,当我们蓦然回首时不禁会问,古老大地上的乡村文化基因还好吗?本届“村歌嘹亮”,歌曲《快乐村排》引人注目,成为闪光的注脚。这首歌曲源于近年来鄂尔多斯鄂托克前旗昂素镇兴起的一股被誉为“草原村排”的“排球热”。这个常住人口不足万人的小镇,由农牧民自发组织的排球队有49支,参与农牧民超过半数,农闲和传统节日都会举办排球赛事,每年达400余场,形成了“村村有球队、月月有球赛、人人是球迷”的氛围,“白天务农、晚上打球”成为这里的独特景象。歌曲《快乐村排》由此诞生,“村排小镇”名片越擦越亮,歌曲绘就的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美好乡情与画卷,激发起村民浓烈的文化共情。 就在今年“村歌嘹亮”大擂台举办前的一个月,“大地流彩”——内蒙古自治区首届和美乡村农牧民气排球赛,在鄂托克前旗马兰花广场启幕。来自区内外77支参赛队伍喜庆相聚,点燃起北疆夏日的激情。开幕式上,歌曲《快乐村排》瞬间掀起气氛高潮,直播观看人数达到78.7万人次。“到鄂托克前旗,吃牛排羊排看草原村排”一时成为激情迸发的高频流行语。由此可以证明,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粘合剂和内涵支撑,而村歌应势成为唤醒与守望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最美载体。 2022年,西南大学出版社编辑出版了一部《村歌嘹亮》专辑,这是2018年启动的“爱故乡·村歌计划”全国系列文化活动成果之一,收入村歌20首,令人惊喜的是,其中有6首鄂尔多斯鄂托克旗村歌:乌兰吉林村村歌《乌兰吉林好地方》、桃力民村村歌《唱响桃力民》、扎德盖村村歌《美丽扎德盖》、召稍村村歌《美丽召稍我的家乡》、木凯淖尔村村歌《红色柳林木凯淖尔》、察汗敖包村村歌《眷恋的察汗敖包》。 村民参与创作,表达村民情愫,村民情不自禁跟着唱、喜欢唱,中华传统文化基因的守望,就在这潜移默化、真情打动、真心投入中悄然完成。 已举办三届的“村歌嘹亮”意义独特、使命重大,也需不断创新完善。如,表演形式、展示内容、舞台设计可以再充实丰富。有些作品词曲、演唱及伴舞需要进一步提升色彩,增加更地道的地域感。加大名家帮扶力度,成立村歌工作坊,锤炼锻造有生命故事、有特色、有个性,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村歌,唱出心底老味道,守住乡村真灵魂。同时,也可以借势打造更多的村歌网红。 瑕不掩瑜,前景可期。正如荣获本次“村歌嘹亮”最美村歌的《等你来》中唱到的:“芦花飘香鸿雁成行,你是我的诗和远方。”乡村与村民的期待就是“村歌嘹亮”的期待,期待村民们年年都能在村口口、山坡前,坐着小板凳,背依如黛远山,或面朝黄河长城大草原,美美看上一场“村歌嘹亮”,欣赏别村的村歌,也不断找寻自家本村最美最嘹亮最动情最自豪的村歌。 村歌不是时髦的装饰,而是文化基因的深切守望,内心乡情的徐徐燃亮!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