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学杂志社 时间:2024-11-23 17:09:09 阅读量:
11月20日,为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由内蒙古文学杂志社举办的为期4天的“书写新时代‘北疆文化’故事”重点作者改稿班圆满结束。期间举办的多场文学讲座,吸引了众多文学爱好者慕名前来,讲座现场导师们结合创作实例、自身写作情况对文学创作进行专业性讲解。现场互动环节,导师一对一答疑解惑、和学员探讨交流创作经验,活动氛围热烈。下面跟着小编的脚步一起去感受讲座现场的魅力。
01.周晓枫
《散文的情感与理智》
周晓枫老师在讲座中提到散文创作最重要的就是情感。情感是土壤、是水层、是空气,一旦受损,文章的艺术美感很难再呈现。情感是散文创作入门的标准,只有在情感充分的基础上才能谈到理智、才能谈到技巧。她从自身经历、创作感受出发,将散文创作在结构、时态、语言、情感、技巧、真实性等方面如何准确地把握进行了耐心的指导。她强调,散文的创作如同打造艺术品,一个艺术品要有诗的激情和纯科学的精度,诗的激情就是情感,纯科学的精度就是理智,要把握表达的精确,完成感性和理性之间的平衡,这需要写作者进行大量的文笔训练去捶打完成。
02.鲍尔吉·原野
《书写或还原:那些被遗忘在大地深处的碎片》
鲍尔吉·原野老师以四篇自己的创作感受为例讲述了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姿态从事文学创作,分别是“写作让人活两辈子”“字在纸上长成青草”“一粒沙子睁开眼睛”“为世上所有的美准备好足够的眼泪”。文学要求空灵,要求写作者把脑子里所有的东西都卸掉,保持一种空的状态,再去观察生活。文学创作是一条荒无人烟的羊肠小道,创作者要保持心灵的纯净,诚实地写内心世界,要保护好长在心里的语言,文字才能充满美和善的特质,传递真诚、幽默、灵动。语言的成色对于写作者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要讲鲜活的、有生命力、有共情力的故事,只有这样创作出来的文字才是美好的。
03.庞余亮
《我的四个文学根据地》
庞余亮老师的讲座分享了自己走上文学之路的历程和写作经验,从“亲情”“阅读”“内心”“人间”四个文学根据地出发对散文创作提出了一些宝贵的建议。他说,散文是从人的生命本体出发讲故事,但真实不等于文学,文学要织梦,美学的真实和情感的真实共同构建文学的真实。他还给大家传授了创作的三大法宝:命名与共情、想象和现实、自我和宇宙。他说作家要将最好的时间和精力要留给文学,将阅读和思考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观和对照,并将阅读的感悟和收获融入到自己的创作中去,在文学创作中传达出人间的多样性和丰富性。
04.崔荣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创作何为?》
崔荣老师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学创作可以从哪些方面发力?”切入主题。她表示内蒙古幅员辽阔、民族众多,有着书写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土壤,有很多动人的故事有待发掘,每一个写作者对弘扬本民族的文化都有着责无旁贷的责任和义务。当前全区上下正处于推进“北疆文化”建设的火热实践当中,广大作家要牢牢把握住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要有多民族作家、多民族文学的概念,构建极具丰富性的精神家园。同时,内蒙古在快速发展的过程中,作家理应给在奋斗中的人们提供精神滋养。崔荣老师从当代文学中摘取一篇篇耳熟能详的文学实例进行细致分析,讲述文学前辈如何在创作当中呈现共同体的理念,如何把握思想主线,并从选题范围、写作思路、创作手法等方面给予了学员很多指导性意见。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