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4-09-11 21:09:59 阅读量:
为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精神,落实《中国文联学习研究宣传阐释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五年工作规划(2022-2026)》要求,为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凝心聚力,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推动北疆文艺创作研究,内蒙古文联拟于2024年9月12日举办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十周年暨第二届“北疆文艺”论坛。 论坛邀请了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共赴北疆之约,聚焦北疆文化建设与新时代文艺共同讨论,群英荟萃,异彩纷呈,演讲嘉宾阵容抢先看。 嘉宾简介 /邹赞/ 新时代呼唤文艺评论新气象 演讲题目 新疆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学院院长、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新疆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中国文艺评论(新疆大学)基地主任,新疆大学文化润疆研究中心主任。先后入选天山英才、全国宣传思想文化青年英才、全国中青年文艺名家领军人才计划。受聘国家社科基金评委、国家艺术基金评委、自治区文旅发展智库专家。出版《文化的显影》《思想的踪迹》《穿过历史的尘烟》《涉渡者的探索》《电影研究关键词》《批评之维:文艺评论的想象力》等著作10余部,在《文艺研究》《光明日报》《民族问题研究》《加拿大比较文学评论》等国际国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100余篇。主持撰写的5份咨询要报获省部级以上领导肯定性批示。荣获全国文艺评论工作先进个人、第四届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自治区第十一届及第十三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新疆大学第十届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学会奖”一等奖、新疆大学“教学名师”等荣誉。 / 康建国/ 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的北疆文化建设 演讲题目 男,1979年2月出生,中共党员,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北疆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北疆文化研究所副所长、《北疆文化研究》主编、研究员,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策咨询专家、国家社科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入选内蒙古自治区青年创新人才、入选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二批“草原英才”高层次培养人才,曾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教育厅“青年科技英才支持计划”,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历史问题研究”专项之子课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内蒙古社科规划项目等10余项。在《内蒙古社会科学》《元史及民族与边疆研究集刊》《清华元史》《蒙古学问题与争论》《地方文化研究》《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国民族报》《内蒙古日报》等报刊上发表文章60余篇。 / 王新 / 艺术创作不妨多一些批判精神 演讲题目 湖南宁乡人,现为云南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教授、院长、博士生导师。云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云南省美术家协会理论委员会主任、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江汉学术》编委、云南大学“东陆学者”、云南省卓越青年教师、云南省云岭文化名家。在各大报刊发表术论文、作品100多篇,从事艺术史论与视觉文化研究。著有《诗画乐的融通》《见与不见——读图时代的视觉教养》《孤往雄心:发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清水才华:关于乡土与艺术的风雅笔记》《德国学派艺术大师全显光谈艺录》《给孩子的七堂艺术课:诗画融通的美育之道》《美令人远》等。 / 王川/ 中间层 — 可视的语言,不确定的意义 演讲题目 中央美术学院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港澳台办公室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部“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项目、国家文化创新工程项目”评审专家、文化部文化科技司“文化部科技创新项目”、“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评审委员、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项目评审专家、国家社科基金艺术学项目通讯评审专家、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专家、教育部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中心评估专家。策划《笔触、曝光、算法——中央美术学院影像艺术展》 《国际化不再是远景|汪雪涯|国际滨》《持久凝望——钟黎明的视•界•观》《teamLab ★ 未来游乐园》《无界 — 台北国际摄影界大陆艺术家联展》等艺术展览,出版有《聚焦与失焦:传统在当下》《灰色的调色板:我在美院》《中国当代摄影图录-王川》等著作和作品集。 / 李丽娜 / 中华文明精神标识呈现与舞台科技的融合 演讲题目 山东艺术学院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中国评协音乐舞蹈艺术委员会委员,山东省评论家协会副秘书长。《拧巴·拧吧》等原创作品参加中国舞蹈“荷花杯”民族民间舞蹈评奖、全国舞蹈比赛、全国“桃李杯”舞蹈展演、国家艺术基金项目。分别获“第十一届桃李杯”指导教师奖、全国艺术硕士舞蹈比赛指导教师奖。山东省“泰山文艺奖舞蹈类”二等奖两项,“泰山文艺奖艺术理论与文艺评论类”二等奖、三等奖,主持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重大课题、山东省社科基金项目、山东省研究生教育优质课程建设项目等,撰写论文获中国文联啄木鸟入围奖,中国文艺评论海外推介项目等。 / 赵兴红/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润北疆在行动 演讲题目 女,中共党员,文学博士,副研究员。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争鸣》《扬子江评论》《南方文坛》等期刊报纸发表理论评论文章约150万字,多次被CSSCI 数据库、光明网、新华网、求是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文艺评论网、中国学术期刊网收录。被中国网络文学联盟评为知名评论家。曾为中央电视台、中央新影策划撰稿专题片多部。理论专著有《小说戏剧性研究》《京丑艺术研究》,研究报告《小说的戏剧性》获得中国作家协会重点作品扶持。著有文学评论集《文学现场与在场》。2017年获第二届榴花文艺奖·文艺评论奖。2021年12月20日,入选第四届“茅盾新人奖”提名奖。专著《无丑不成戏——京剧丑角艺术研究》入选2023年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 / 张存学/ 中国式现代化与新时代少数民族文艺的形态 演讲题目 男,生于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合作市,祖籍甘肃靖远县。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发表小说、散文、评论三百多万字,作品主要发表于《收获》《十月》《中国作家》等。作品被选刊和选本选载过。出版中篇小说集《蓝丽》、出版和发表长篇小说有《轻柔之手》《坚硬时光》《我不放过你》《白色庄窠》等。小说曾多次获省级文学奖。曾任甘肃省文联文艺理论研究室主任、甘肃省文艺评论家协会常务副主席。 / 郝青云/ 历代北疆纪行文学创作主体的变迁 演讲题目 女,蒙古族,1968年生,文学博士(后),现任内蒙古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主要从事古代文学、民族文学关系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项目3项,其中重大项目1项。自治区草原英才,突出贡献专家,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元代文学学会副秘书长,中国辽金文学学会理事。内蒙古评论家协会第五届主席团副主席。 / 鄢冬/ 北疆文艺如何“增强现实” 演讲题目 男,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院长,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二级文艺评论,内蒙古作协文学理论评论委员会委员。文学博士,博士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访问学者。曾出版专著《现代汉语诗歌的空间意义》、报告文学集《云开月明:记乌兰牧骑1800天》等著述。在《文艺理论研究》《当代作家评论》《民族文学研究》《当代文坛》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在《文艺报》《中国艺术报》《中华读书报》《中国民族报》等重要报纸发表文艺评论三十余篇。写作戏剧剧本、散文、诗歌多种并散见发表,曾获“农行杯”幸福故事一等奖、2020年内蒙古诗歌排行榜提名奖、中国戏剧文学学会潜力剧本奖等奖项。 / 蒋叶/ 新媒介·新视野——探索北疆文艺新格局 演讲题目 1986年3月,硕士研究生,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网络文艺。先后毕业于哈尔滨师范大学中文系汉语言文学专业与黑龙江省社会科学院社会学专业,2021-2022年于上海大学文学院创意写作中心进行访问学习,研究方向为网络文学。发表《立足地域特色 重塑文艺批评精神》《振兴龙江文化产业 助力龙江经济“新引擎”》等多篇论文,获省级学会一等奖两项,完成厅局级课题两项。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