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2023-10-07 14:13:18 阅读量:
开栏语
北疆文化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指示精神,推动“北疆文化”建设见行见效,内蒙古文联举办了“北疆文艺论坛”,组织区内外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围绕“北疆文化”与内蒙古文艺开展学理性研究和阐释,力求为各艺术门类创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期推送《认真落实“第二个结合”努力建设“北疆文艺评论”》
认真落实“第二个结合”
努力建设“北疆文艺评论”
赵海忠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院长
2023年3月,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第五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奋进新时代 开启新征程 为自治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的工作报告。当前,内蒙古自治区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及广大文艺评论工作者肩负“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重任,要认真领会“第二个结合”,努力建设好“北疆文艺评论”。
一、正确认识“第二个结合”的重大意义
2018年,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两个结合”的内容。这是一个创造性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两个结合”的概念。这意味着中国共产党在长期坚持的“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基础上,提出“第二个结合”即“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政治主张、文化理念方面明确“两个结合”,逻辑关系、实践建设方面指出新路径、新领域。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强调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仅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还是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理论源于实践,“第二个结合”是基于中国革命与建设的生动历史实践所作出的创造性概括和表达。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两个结合”作出进一步分析和强调,精辟阐述“两个结合”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为党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持“两个结合”、推进理论创新指明原则路径,提出明确要求。同时,把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这十个体现中国人民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词语写入报告,充分体现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当下意义。
“第二个结合”深刻总结历史,深刻揭示规律,是对未来理论发展的正确引领,代表中国共产党新的觉悟和新的认识高度,体现党和人民强烈的文化自信与文化自觉。“第二个结合”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历史经验的科学界定,是对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发展规律的深刻把握,表明中国共产党对中国道路、理论、制度的认识达到新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的历史自信、文化自信达到新高度,表明中国共产党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推进文化创新的自觉性达到新高度。
二、“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
“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为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保持模范自治区的崇高荣誉,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闯出新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就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作出决定。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第二部分“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上作模范”明确提出,要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决定》提出“北疆文化”品牌,指出: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
《决定》指出,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有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动各民族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决防止和纠正固化和强化差异性、削弱和危害共同性的问题,更好促进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决定》要求,促进文化事业、文化产业繁荣发展,推动乌兰牧骑事业健康发展,更好满足各族群众精神文化需求。
“北疆”是以内蒙古自治区为基本的我国北部边疆广大区域的简称。“北疆文化”是地域的、也是民族的,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更是未来的。“北疆文化”不会一成不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而演进,在内涵和外延上有所变化。但是,“北疆文化”属于中华文化这个根本属性是不能也不会变化的。正是在这个基本关系和意义上,“北疆文化”必定参与“第二个结合”,而且历史上已经参与,当下正在参与,未来将要长久参与。内蒙古近现代革命和建设事业发展,率先建立民族自治地区并成为模范自治区,努力完成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的生动实践,新时代全面建设模范自治区等等,无不是“两个结合”的宝贵实践产物和深刻内在要求。加强“北疆文化”建设,充分体现了“第二个结合”的涵盖性、科学性和指导性。
三、努力建设“北疆文艺评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文艺批评是文艺创作的一面镜子、一剂良药,是引导创作、多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的重要力量。”文艺评论是文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文艺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是党领导文艺工作的有效方法和有力手段。
建设“北疆文化”和“北疆文艺”,要在坚持党的文艺工作方向、贯彻党的文艺方针政策基础上,重视发展健康的文艺评论。中宣部等五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坚持正确方向,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与评论建设”,“继承创新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理论优秀遗产,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这些表述包含着“第二个结合”的要求,是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的基本遵循。
“北疆文艺评论”既是中国文艺评论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促进内蒙古文艺事业发展的重要力量。提出“北疆文艺评论”这个概念,并不是另起炉灶,而是更加强调“北疆文艺评论”根本上属于中国文艺评论,其自身还带有一定的历史、文化、区域、民族等方面的特点。“北疆文艺评论”的评论主体,包括主题、内容、形式、作家、现象、思潮等评论对象,甚至一些名词概念、话语体系、思维方式,都可以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总体要求下,作为“枝叶”在实践中进一步明晰和完善,使之成为与“主干”水乳交融、表里如一的文艺评论实践,为中国文艺评论贡献“北疆文艺评论”成果。
努力做好“北疆文艺评论”,对于丰富新时代中国文艺评论工作,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和“北疆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北疆文艺评论”工作。
要坚持正确的政治导向,继续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开创新时代文艺评论事业的新征程。文艺评论工作需要用党的理论武装文艺评论工作者,不断深化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的学理性、系统性、整体性研究和阐释,进一步明确自己的定位与职责,担当使命,扎实工作,力争有更大作为。特别是要深入学习贯彻“第二个结合”这个新论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将建设“北疆文艺评论”作为一项重要的自觉行动,开创“北疆文艺评论”工作新格局,取得新成果。
二要发挥优势,全面提升“北疆文艺评论”的权威性、专业性,引导创作、推出精品、提高审美、引领风尚。
近年来,内蒙古文艺评论工作以项目为抓手,以阵地为平台,有一些突破性与显示度的成果。“北疆文艺评论”要立足北疆,关注内蒙古自治区文艺创作,跟踪自治区文艺热点与焦点、新人与新作,提升文艺评论的针对性,做更多具有宏观性、前瞻性的评论工作。要提倡平民化、百姓式文艺评论,让文艺评论融入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不断加强“北疆文艺评论”的传播和影响,在文艺评论的有效性方面进行新的探索,特别是适应网络强大快速传播的实际,倡导短评、快评、图评,运用点赞、跟帖、转发。
三要立足自治区文艺工作和文艺创作实际,自觉贯彻“第二个结合”要求,弘扬中华美学精神,展示中华气派,以鲜明的主体意识,在与新时代的碰撞互动中焕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鲜活气息。
自觉运用“第二个结合”理论,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寻找新视角,发掘新内容,创造新成果。要着眼提高文艺作品的思想水准和艺术水准,坚持以理立论、以理服人,增强朝气锐气,倡导张扬理性的批评精神,建树良好的评论文风,把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推介给读者观众。注重“北疆文化”和“北疆文艺”的各种表现形式,均衡“北疆文艺评论”力量,强化薄弱环节,使文艺评论这个“鸟之一翼、车之一轮”本身等量健全发展。
四要加强“北疆文艺评论”工作队伍建设,发现和培养文艺评论人才,加强和拓展文艺评论阵地建设。
要致力于做好“人”的工作,持续建设一支学术型、思想型的人才梯队。在组织活动、开展项目、强化阵地建设过程中注重队伍建设。密切关注文艺创作现实,发现新人,举荐力作,促进文艺评论人才在文艺实践中不断成长。建设“北疆文艺评论”,必须培育本土文艺评论工作者,立足北疆,放眼全国,共同参与打造“北疆文化”“北疆文艺评论”,进而为中华文化、中华文艺、中国文艺评论发展添砖加瓦。要统筹自治区文联理论室、文艺评论家协会、高等学校和社科研究机构,建立文艺评论引导协同工作机制,形成工作合力。加强自治区文艺评论阵地建设,充分发挥主阵地作用,办好“北疆文艺论坛”,办好《内蒙古日报•文艺评论》专栏、《金钥匙》等几种报刊和《内蒙古文艺》等网络平台。培养“北疆文艺评论”网络领袖,形成铺天盖地的“北疆文艺评论”新风貌。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要求全面树立和展示内蒙古的良好形象。《决定》指出,要充分发挥主流媒体主阵地作用,全方位宣传展示内蒙古的比较优势、特色品牌、发展成就,宣传展示内蒙古人民热情、和善、诚信、肯干的鲜明特质,加强“北疆楷模”、道德模范、最美人物、“内蒙古好人”选树和宣传,把内蒙古壮美和美善美、可信可亲可爱的形象树起来,进一步提升内蒙古的美誉度和影响力。完成这一任务,文艺必须跟上去,文艺评论必须跟上去。文艺评论工作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以人民为中心。建设“北疆文艺评论”,一定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实际工作中,我们要以“第二个结合”为指导,以完成“两件大事”为着力点,为“第二个结合”提供鲜活的“北疆文艺评论”实践案例。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