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 2025-06-29 13:45:45 阅读量:
一场充满乡韵乡情的村歌展示
——评“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
秦雪峰
集宁师范学院音乐与舞蹈学院院长
中国音乐家协会 内蒙古音乐家协会会员
6月27日,“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在乌兰察布苏木山落下帷幕,寄托着家乡情思的20首原创歌曲唱响苏木山文艺小镇,共同述说着内蒙古农村牧区的乡韵乡情。
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启动仪式
歌曲是一种升华的语言与诗化的音乐相融合的声乐载体,歌词是歌曲的灵魂,旋律赋予歌曲感情色彩,歌曲的艺术价值体现在歌词内容和音乐形式双重审美属性中。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推出原创歌曲,内容上展示乡村振兴的新发展、新作为,采用歌曲的表现形式讲述乡村的情感内涵,引领人们感受乡村发展的铿锵步伐。
《萨县老味道》 包头市文联报送
本届擂台赛入选歌曲深入挖掘地域文化特色,通过描写当地典型的景物、特色饮食表达情感、寄托乡愁。清水河选送的《大美山水老牛湾》通过对古戏楼、烽火台的回眸,赞叹老牛湾渡口等来了水美山美的好时候;在海红果、小米油炸糕、抿豆面、岸边的农家乐中寄托了老牛湾村民的幸福和快乐。土默特右旗选送的《萨县老味道》中,红脸脸酿皮、灌馅麻糖、细条条莜面、柞檬檬拌汤等当地美食串联全曲,聆听歌曲时尽享土默川上的乡愁老味道。敖汉旗选送的《一粒小米》以一粒小米隐喻农耕火种,情寄八千载人文敖汉,在时光长河中传续八千年“敖汉小米”的粟香。西乌珠穆沁旗选送的《穿越99号》在彩虹大道99号穿越湖泊河流、茫茫草原中,寻觅西乌珠穆沁旗彩虹公路、牛马羊群和牧人家园构成的唯美画卷。《爱在阿拉善》把越野e族阿拉善英雄会,奇石文化当作阿拉善的名片;《乡愁》中难忘烩菜蒸饼焖面,吃不够的腌猪肉,回味巴彦淖尔人一生的乡愁。有什么样的生活,就有什么样的歌声,这些歌曲直抒胸臆、借景抒情融情于景,凝聚着蓬勃鲜活的人文气息。
《莫和尔图》 呼伦贝尔市文联报送
入选歌曲的音乐风格多样,歌曲旋律在动机重复、变化、模进等创作手法中进行情感积累,触摸听众的情感共鸣,与听众建立情感连结。《牵挂》(张满飞词,赵立智曲)中,“暖暖的”简短旋律动机发展出六个乐句,用平实的音乐语言,拉家常的音乐节奏,唱出了“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的深切关怀。《莫和尔图》(尼﹒巴雅尔词,吉雅曲)中,“北疆有一个”旋律动机在重复、变化中增强音乐的稳定形象和辨识度,以清新、稚嫩的曲风吟唱家乡莫和尔图;B乐段转向色彩明亮的同主音大调,音乐情感表达与体验更加浓郁。《梦回大发街》(彭志强词曲)节奏舒缓,电吉他轻柔弹拨强化梦境的塑造,远关系转调、歌唱独白等作曲技法把思乡情绪悬挂在梦境空间,很容易使听众的情绪与之融合。部分歌曲在前奏音乐编配中使用唢呐、竹笛、二胡、四胡、马头琴等民族乐器增加音乐色彩,与内蒙古自治区的农耕文化、草原文化遥相呼应,拉近了与农村牧区各族人民的情感距离,凝聚起乡村文化建设的情感认同。村歌大擂台展现出了当下歌曲创作较高的专业水平,歌曲结构的安排、旋律发展的样式以及音乐组织手段等与歌词内容相得益彰,原味、原生、原貌地记录乡愁记忆,构建出乡村焕然一新的生动画面。
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现场
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展现的20首原创歌曲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词曲中跳动着时代的脉搏。这些歌曲中蕴含着深厚的区域文化底蕴,散发着淳朴的生活气息。聆听这些歌曲时,我们深切地感知,只有深入乡村生活、扎根人民群众,把握时代脉搏,才能写出人民的心声。
内蒙古村歌大擂台举办以来,涌现出众多优秀歌曲,以各自的观察点记录着历史的脚印。音乐工作者要牢记使命,继续深挖村歌艺术素材,创作出更多贴近生活、具有强烈家国情怀、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作品,以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助力乡村文化振兴。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