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民间文艺家协会 2013-02-22 20:51:06 阅读量:
2013年2月22日,由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等主办的“西凤杯·中国首届社火艺术节暨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评奖”活动在陕西省宝鸡市陇县隆重举行。来自江西、广西、贵州、黑龙江等十一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十二支代表队各献绝技,为现场的数万观众展示了不同地域社火艺术的独特魅力。内蒙古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的脑阁表演荣获艺术节金奖,并获得第十一届中国民间文艺山花奖•民俗礼仪表演奖的参评资格。
脑阁是集戏剧、杂技、美术、舞蹈、音乐为一体的综合造型艺术。土左旗脑阁相传是清康熙年间土默特王爷为迎接康熙皇帝举行盛大庆典时,从山西引进的,流传至今已经有300多年。脑阁的“脑”是山西、陕西、内蒙古部分地区的方言,就是把东西举起扛在肩上的意思。脑阁下面的人为色脚,上身套上铁架子。上面被脑的孩子叫色芯,也要用铁架子固定起来。脑阁表演就是身着五颜六色服饰的脑阁表演者随着欢快的锣鼓节奏,头和胳膊自然地舞动起来,他们各自肩膀上,都分别站有两个身着艳丽戏服的孩子,他们扮演成各种戏剧人物与表演者配合抖动,形成了一个架子一台戏。在表演形式上,主要分为单人架、双人装饰架、双人禾叉架、双人肩平架、双人偏架、三人高低架、三人担篮架和单人转架8种,各种架子表演方式各不相同,十分巧妙。脑阁表演选材广泛、丰富多彩,有神话故事、民间传说,如《八仙过海》、《梁山伯与祝英台》,还有表现当地历史、文化、人物的故事,如《昭君出塞》等,同时,还融入了许多时代的文化元素。经过发展演变,土左旗脑阁不仅具有深厚的黄河文化底蕴,而且独具鲜明的民族特色和地区特色,是民族文化、草原文化与黄河文化的结合体。
(包星光)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