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美术家协会 2025-04-15 10:47:19 阅读量:
开 栏 语
KAI LAN YU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多年来,内蒙古涌现了一批优秀文艺家,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他们矢志追求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北疆文艺新篇章。本平台开设“文艺名家风采”专栏,聚焦当代内蒙古文艺名家,透过他们深扎生活的艺术足迹、守艺传薪的文化情怀,展现内蒙古当代优秀文艺家在各自艺术领域的成就与风采,以期带动更多的优秀文艺人才奔涌而出,让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颉 元 芳
JIE YUAN FANG
DAI BIAO ZUO PIN 《远方》 2019年9月 颉元芳用一年时间创作的水彩画《远方》 以独特的艺术语言和鲜明的地域特征脱颖而出 荣获第三届中国美术奖 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金奖
《远方》是一幅纵式水彩画,规格为132×165CM。画作的背景由两部分组成:上半部分是清晨明净的天空,约占三分之一。下半部分是有小河流过的厚重的草原,约占三分之二。颉元芳的作品大多是单色背景,像《远方》这样有天空、草原、小河等具体实物背景的作品并不多见。作品的主体是一男一女两个蒙古族牧民,天际线大致在他们的肩部平稳地左右延伸,显示画家的视点略低,有突出主人公形象的效果。画中人物身着民族服装,体格健硕,呈侧前后站立状。男女主人公眼睛微眯,视线集中,静望远方。作者给我们留下了足够的想象空间,观众会自然而然地顺着男女主人公的视线把目光探出画外,同样延伸到远方,显示了特殊的艺术张力,充满美好的憧憬和期待。这样的艺术处理,观众感到画外有画,且意在画外,正如欧阳修《六一诗话》记载梅尧臣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有如“牧童遥指杏花村”之意。这既是一种创作技巧,更是一种美学追求,画家成竹在胸,方可大胆运用,从而产生突破画幅的效果。
——赵海忠(内蒙古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
《远方》创作步骤图 蒙古族服饰发展历史悠久 2008年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在《远方》中大致占了 一半左右的画幅 颉元芳对画蒙古族服饰十分倾力 《远方》及其他作品中的蒙古族服饰 互不雷同 各有特点 令人称道 获 奖 证 书 HUO JIANG ZHENG SHU 作为自治区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 颉元芳深入生活、扎根人民 用画笔记录时代 作品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展览并获奖 不仅是中国水彩画领域 第一位获得中国美术奖金奖的女画家 也是内蒙古唯一一位获得中国美术奖金奖的画家 颁奖现场 颉元芳努力把蒙古族服饰画出生命 与主人公表里相谐 成为画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朝鲁和他的马之二》 《来自草原的祝福》 《那达慕》系列 日常生活中,腰带作为蒙古族服饰的重要组成部分,色彩缤纷,规格各异,与蒙古袍形影不离。颉元芳画中人物所系的腰带,一般比较粗朴宽裕,富有质感,是其作品总体风格的构成要件。更为重要的是,腰带不仅在颜色上与袍子互相关照调剂,而且是画作最为主要的横线,在结构稳定画面方面具有特别关键的作用。《远方》中男女主人公都身系腰带,腰带在画中的上下位置基本一致而又有所错落,作为画作的横线左右延展大气而平顺,就达到了这样的效果。 ——赵海忠(内蒙古艺术学院原党委副书记、院长) 《搏克手系列》 这类题材在内蒙古来说,从老一辈画家一直到现在,虽然题材一样,但是创作的手法有所不同,她就是有一种锲而不舍的精神,自己认准的目标,不停地追求下去,一代一代逐渐传承下去。 ——奥迪(内蒙古美术家协会原副主席) 入 选 证 书 RU XUAN ZHENG SHU 颉元芳作品 多次参加国际、国家级展览并获奖 被国内多家美术馆和国际友人收藏 《祈福》 「QI FU」 水彩作品《祈福》被评为“第六届全国青年美术作品展览”入选作品 《搏克手之十一》 「BO KE SHOU ZHI SHI YI」 水彩画·粉画作品《搏克手之十一》入选“第九届中国体育美术作品展览” 《那达慕之二》 「NA DA MU ZHI ER」 水彩·粉画作品《那达慕之二》入选“第十二届全国水彩·粉画作品展” RU XUAN ZHENG SHU 谈 创 作 TAN CHUANG ZUO 人物的形象以及地貌这些东西 是我特别想在我的绘画中表达的 因为那些人物的形象 非常健壮 非常浑厚 能代表我们内蒙古的一种气质 和一种整体的感觉 我们的艺术一定是从人民中来 从真真切切的生活中和感受里面来 同时我们也要有一种社会责任感 现在的牧民都很幸福 我们应该去表现那种时代的变化 去发现那些闪光点 和那些值得我们去表达刻画的东西 ——颉元芳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