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集不停步!才华挡不住!内蒙古文联各类文艺作品征集活动正在火热进行中,小文小艺为大家梳理了近期热门报名的活动,千万不要错过! [详细]
他专注根雕技艺二十余载,每一件根雕作品既是一场与自然的深度对话,更是一场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之旅。他以热爱为动力,以根雕艺术为载体,展现北疆文化的独特魅力,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他就是自治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扎赉特根木雕刻代表性传承人杨良云。记者来到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吐苏木杨良云根木雕刻传习所工作室时,杨良云正全神贯注进行雕刻。细节处,毛发纤毫毕现;轮廓上,线条流畅自然。他的作品,有的如仙风道骨的老者,有的似灵动奔跑的精灵,充分将自然之美与匠心独运的雕琢完美融合。每一件作品都承载着岁月的痕迹与文化的传承,每一道刻 [详细]
为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和青年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文艺工作者强化责任担当、新时代新征程的使命意识,传承和振兴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以高质量的文艺作品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把青年工作作为战略性工作来抓。中国美术家协会在2024年启动实施“新时代青年美术人才培养计划——绘画100”项目,作为发现、培养、推介青年美术人才的“种子工程”,为优秀青年美术家脱颖而出创造条件,为新时代文艺发展提供青年人才支撑。 [详细]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全面反映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创作和研究概貌,展现内蒙古文学艺术发展的新情况、新趋势、新问题,推动北疆文化品牌建设,3月1日起,本平台开设“内蒙古文学艺术发展年度报告”栏目,本期推送《2024年内蒙古戏剧发展年度报告》。 [详细]
2025年全国两会圆满闭幕,今年两会文化再次成为热议焦点。会场内,“文化”是高频热词,“推进文化遗产系统性保护,提升文物、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考古研究水平”写入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会场外,“非遗版”春节年味十足,“马面裙”尽显华服之美,短视频解锁文物流量密码,《黑神话:悟空》促成古建文旅出圈,《哪吒之魔童闹海》全方位引发消费溢出效应。 [详细]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二十大、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文化思想,打造小戏小品创作人才展示平台,促进小戏小品创作的繁荣发展,由中国戏剧家协会举办的第十届“全国优秀小戏小品展演”活动已全面启动。 [详细]
2024年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内蒙古获奖提名、进京、入选作品共计102件,其中包括9件进京作品,以远超上届77件入选、6件进京作品的亮眼成绩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展入选率上名列前茅。这些作品聚焦时代主题、弘扬北疆文化、关注民生百态,在选题上,站位高远、立意深刻;在艺术性上,韵致丰赡、意趣昂然、风格突出;在技法上,植根传统、锐意创新。 [详细]
蒙古族摄影师诺敏·何,生于1959年,自2005年开始,他连续独自驾驶飞机飞行拍摄,用镜头记录祖国北疆大地的旖旎风光。20年间,独自驾驶小型飞机,在仅容一人的狭小空间里,举着大画幅相机,以俯瞰视角“勘测”广袤大地。 [详细]
社会的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的创造熠熠生辉,呼唤广大作家凭借如椽巨笔,以一部部匠心独运的佳作,勾勒出时代的宏伟轮廓,奏响新时代文学激昂奋进的强音。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和档案等事业”。在新的传播格局下,如何激活文学的澎湃动能、推动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参加全国两会的文艺界代表委员们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新的传播生态中要更有定力,紧抓“出作品”这个根本,不断提升文学的原创力;同时,要强化文学与其他艺术的关联、转化,借助新的传播手段让文学抵达更广泛的受众,不断推动新时 [详细]
吾负笈京华,近二十载。幸拜名师,亲炙教诲。得遇良友,交融与共。遍览前贤之佳作,摹习俊杰之精品。悉心领悟,品艺术于雅室,开眼目于传统,悟精髓于孤独。吾自少时起,痴迷于书法文道,临唐贤而窥北魏,法篆隶而弄印刻。师尊淳淳教诲于前,吾侪默默耕耘于后,常磨砚运笔忘食。废纸三千令,秃笔塞墨池,终有所获。 [详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