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4-05-08 14:53:58 阅读量:
“千亩花海任你赏,万亩稻浪在身旁,稻梦星空来体验呐,农特产品贼啦啦香。”春暖花开,笔者来到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水稻示范园区,稻农开始扣棚育秧,文化村长陈晓龙一边唱着自创村歌《唱响新农村》一边帮着村民忙活着。“家乡看哪都是景,唱哪都是歌,必须深入田间地头才能出大作,我正在为创作新品找灵感”见到笔者晓龙幽默的说。
陈晓龙,是扎赉特旗乌兰牧骑声乐演员,2022年任扎赉特旗好力保镇包德福村文化村长,秉承自己对文化文艺的热爱,扎根沃土,情系家乡,积极创作,迎难挑战,用心用情去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发挥职能,为文化建设做贡献
乡村要留住记忆、记住乡愁,关键在于文化要振兴。
2017年,多年在外打拼的陈晓龙带着对家乡的无限眷恋毅然返乡,成为乌兰牧骑一名队员,用他的话说“我就愿意跟家乡父老乡亲在一起,为他们服务,为他们演唱,每每这个时候,我都是那么的热情高涨”。工作中,他充分发挥专长,扎根基层,服务百姓,“面对面、点对点”,以文化人,以文润心,深受广大观众的喜爱。
根据不同的文化取向,采取“订单式”、“点单式”,解决了众口难调和乡村内核“空心”。创作录制了通俗易懂的快板、短剧等作品百余件,小品《一条玉吊坠》更是在抗疫期间获得了很多奖项,创作的歌曲《特美扎赉特》《唱响新农村》等11首歌如今已家喻户晓。原创歌曲《唱响新农村》发布于中国大众音乐2023年第4期刊,同年11月荣获中国村歌大赛北部大区赛十佳作品。
“作为一名文化村长,我的职责就是挖掘更多的文艺爱好者,创作更多符合乡村发展和群众需求的节目,组织更多的文化活动,让文化的种子在村民心中生根发芽。”陈晓龙说。
拓展专业,为群众送去精神食粮
留住共同记忆,在保护和传承中寻根溯源,用传统式的“乡愁”滋养乡土文化归属。
为推动农村群众“精神共富”,聚焦“文化振兴”和“两个打造”重点任务,扎赉特旗重点选聘一批讲政治、懂理论、爱基层、能担当的文艺工作者以及各界知名人士担任“文化村长”,用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陈晓龙首当其冲、主动请缨,他兴致勃勃地说:“文化村长的12项职能没问题,甩开膀子干就完了”。说来也巧,他就是包德福村土生土长,任文化村长可算天时地利人和。
文化振兴关键在人,当文化村长就得当到最好。利用闲暇时间,陈晓龙对负责嘎查村开展文化服务,深入了解,亲力亲为,使群众实现了“从观众到演员、从客人到主人、从旁观者到参与者”的转变,为乡村振兴培根铸魂、聚力凝心,村民的精神风貌得到了全面提升,2023年他在全旗文化村长擂台大比武中稳居榜首。
“我们都拿晓龙当标杆,有他在前边领跑,我们常取经,多实践,尽全力发挥文化村长作用,用文化力量助力乡村振兴。”文化村长董洪光说起陈晓龙竖大拇指连连佩服。
陈晓龙除了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还经常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们亲切交流,了解他们的文化需求,请“外援”助力,把旗内的优势推介出去,把外面的文化资源请进来,向他们学习民间文艺的精髓。晓龙的祖辈父辈都是传统大秧歌传承人,他率先在村里组建了三支文艺队伍,协调服装、音响设备及健身器材,为村里草原书屋填充了图书,打造了村里的特色文化元素,定期开展农牧民文艺汇演,在他的努力下,如今的包德福村,村民的生产生活精神面貌风生水起,文艺范十足。
助农行动,为农产品插上“云”翅膀
农民富了脑袋才能富了口袋。
为销售家乡的农特产品,陈晓龙大作互联网文章,“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哪怕是一分钱,咱也得抓住”。他邀请百万网红进村,现场带着村民网络直播带货销售自家的农产品,并代表百姓与当地知名米业签署水稻订单,拓宽农民经济收益最大化。目前,“米业+网红+百姓”的生产和销售模式已经形成常态,每日直播线上线下订单量十分可观,为家乡的农特产品插上了“云”翅膀,陈晓龙为自己的助农行动激情的同时也十分感慨: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让农民群众守得住“根”,留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
陈晓龙就是这样一个闲不住的80后,现在他已经成了本土文化人名片,充分发挥“文化村长”自身文艺优势,当好“参谋员、组织员、辅导员、宣传员”,用满腔热情在自己钟爱的事业中乐此不疲,用榜样的力量领跑在全旗文艺战线前沿。
据了解,扎赉特旗自2022年开展“文化村长”助力乡村文化振兴行动,目前全旗197个行政村中选聘了131个“文化村长”,他们有的是‘屯不错’,有的是屯子里的能人,有的是乌兰牧骑、文化馆的文艺志愿者,通过开展理论宣讲、村歌嘹亮、为你起舞、画画我们村的‘明星’等12项活动,通过“传、帮、带”,手把手地教、面对面地学,把文化的种子“种”到了农村,为乡村文化产业发展注入活力,推动乡村文艺事业的发展。
扎赉特旗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于凤华说:“我们充分对接群众的实际需求,问需于民,把合适的文艺向‘精准配对’转变。结合文化旅游、非遗展销等,多措并举带农增收,使农村文化活动常态化、多元化,提供更多的空间和平台,让文化村长们各显其能,遍地开花。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