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文艺志愿者协会 时间:2023-09-26 10:57:21 阅读量:
“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
礼敬农牧民的嘹亮村歌
——评内蒙古文联“村歌嘹亮”
首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
文/白槿瑶 李树榕
(第一作者:白槿瑶,内蒙古艺术学院音乐学院 讲师;通讯作者:李树榕,内蒙古艺术学院教授,内蒙古文史馆馆员)
有人说,革命年代的战士大多是农民;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经济保障也基本来自农民;改革开放的红利又大多取自进城务工的农民。可见,每到关键时刻,尤其是困难时刻,都是农民兄弟用肩膀把国家扛过来的。那么,城市有市歌,工厂有厂歌,学校有校歌,什么时候才能有专门为农牧民创作的“村歌”呢?
9月21日,在中国农民丰收节来临之际,内蒙古文联发起的“村歌嘹亮”活动,用响彻北疆的歌声,积极响应中国文联、中央精神文明办“强基工程”,把“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的号召落到了实处,这是率先通过歌声向农牧民兄弟致敬,进而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每一个公民不断增强文化自觉、文化自信、文化自强的重要举措。
“村歌嘹亮”首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现场
“村歌嘹亮”首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现场
2023年金秋,在鄂尔多斯市小滩子村举办的“村歌嘹亮”首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活动,吸引了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优秀作品,用“歌声”这一有力的情感表达方式,既反映出广大农牧民对家乡、对祖国朴素真挚的爱,也表达着广大人民对农牧民兄弟的感恩之情。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需要对优秀的文化根脉进一步再发现。
当巴彦淖尔市选送的《河套人家》,用通俗易懂的农民语言表达着“中国人的饭碗,一定要牢牢端在中国人手里”时,带着西部乡土气息的大白话耐人寻味。“我家就住在黄河边,几字弯上有个河套川。祖祖辈辈喝着黄河水,世世代代种着中国田……普普通通,一天三顿家常饭,勤勤恳恳,大手推着日月转。”歌手用来自农村的大实话,说的都是大实事,而大实事里却蕴含大道理,大道理又为人们明确了大方向。从“家常饭”里,观众的通感联想被唤起,似乎嗅到了河套平原优质小麦的喷香气味;“勤勤恳恳”躬耕垄亩,又让观众联想到了二十大报告里倡导的五种精神,即“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勤俭节约精神。”
可见,低调语言折射出了高格情怀,就是村歌“嘹亮”的原因。
村民观看演出
继而,对农牧区美好风光和幸福生活的歌唱,成了“村歌大擂台”占比最重的内容。
呼和浩特市选送的《人人都说杨家堡好》就是如此:“花桃李果多妖娆,村和民乐显孝道。村前玉米连着天,村后高速架飞桥。大车拉,小车跑;婆婆唱,媳妇笑;大秧歌,爬山调;丰收的喜气撞了腰。”从物质生产的硕果,到精神文明的提高;从传统艺术的再现,到现代科技的成果,都已成为21世纪中国农民的骄傲。
内蒙古有118.3万平方公里。如果说呼和浩特是自治区首善之地,农村的富足占有优势,那么,横贯祖国北疆4000多公里的热土,从东北部带有二人转风味的村歌到西部带有二人台风味的村歌,便在农牧民充满精、气、神的旋律中,形成了巨大交响。
演出现场
兴安盟选送的《曙光美,好家园》是一曲带有浓厚东北方言味道的村歌。豪迈,放达,泼辣,尽显出土地主人的惬意心情。“这里的金玉米嘎嘎的粘,这里的雪花牛溜溜的圆;这里的大棚子成行成排,这里的四季采摘瓜果鲜……”具有东北大秧歌曲风的旋律,为歌词插上了腾飞的翅膀,使观众跃跃欲舞。尽管现场打擂没有字幕,“嘎嘎的粘”“溜溜的圆”等近乎方言口语的双音词,还是以村歌特有的质朴,给观众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鄂尔多斯市选送的《醉美小滩子》里唱道:“水鸟欢歌芦苇荡,黄河鲤鱼美名扬……塞北高原稻花香,漫瀚调唱进大会堂。”40年前的鄂尔多斯高原,由于黄河天堑,交通不便,人民生活一直处于贫困中。改革开放后,“动车高架连京港,沿黄高速通四方”,使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所以,村民们才会发自内心地唱出“乡村振兴新希望,幸福生活不忘共产党”。
古人云:“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因而,“村歌嘹亮”的舞台上,不仅有农民载歌载舞,还有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小滩子村的村支部书记与民共舞,进而显现出文化在“强基工程”中对农牧民兄弟建设祖国无私奉献的崇高礼敬。
演出现场
存在决定意识,物质决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因而,自然生态决定人的生活心态,便无可置疑。
2013年,歌唱家廖昌永携女儿演唱了一首儿童歌曲《我们的田野》。这是1955年音乐家用五段歌词,在颂扬奋斗在农业、渔业、林业、牧业、矿业战线上的劳动人民。今天,旅游业,尤其是文化与旅游相融合的“文旅产业”,就是以生态保护为基础,不断促进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由此,村歌创作者们紧跟时代步伐,把对家乡美景和历史文化资源的宣介,不遗余力地融入到歌声里。
演出现场
来自呼伦贝尔市鄂伦春自治旗的村歌《绿水青山家乡美》,是以“自问自答”式结构,为家乡进行“文旅“宣传的:“你看那四方山美不美?一杯天池水为你干杯。你看那达尔滨湖美不美?杜鹃的花海把春光明媚……你看那相思谷美不美?许一个心愿天地为媒。你看那嘎仙洞美不美?灿烂文化与天地同辉。”这首歌的曲作者何振华,已创有三百多首作品。但这首“村歌”,却是他对自己以往美学风格的超越。旋律,是在地地道道汉族秧歌的节奏韵律上加以创新的;衬词,是在鄂伦春族民歌基础上加以赓续的;内容,是在表达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思想;而何振华是一位达斡尔族作曲家,歌手赵瑞晨又是一位满族兄弟。在此,不同民族的思想感情和文化元素构成了同一首歌,其社会效益就是“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作为由大兴安岭基层唱响的村歌,是以质朴的本真状态来助力嘹亮“村歌”的,他们的创作初衷,就是要把家乡自然生态环境之美好,嘎仙洞作为鲜卑文化发祥地之惊人,鄂伦春人民“放得下猎枪,托得起未来”之豪情,借“村歌嘹亮”的大平台,唱出来,传出去!
深情演绎
在内蒙古,荒沙变新城的典范,是只有47岁的乌海市。六十年前,黄河西岸属于乌达市的乌兰布和沙漠,是没有一条路、没有一眼井、没有一棵树、没有一间房的“四无地区”。作为移民城市,从农场工人到上山下乡知青,以及他们的后代,竟然以惊人的速度将母亲河两岸的海勃湾和乌达,建设成一座山海沙城、书法城、频频举办民歌大赛和美术大展的文化之城。因而,《遇见最美海勃湾》与《绿水青山家乡美》,一部出自内蒙古西部,一部出自内蒙古东部,反映的题材却异曲同工。“蓝盈盈的乌海湖,像大海一样蓝;青山山上望一眼,美美的黄河弯。绿茵茵的葡萄园,欢乐声一片片;山那边的四合木,让世界美名传。东有桌子山,西面黄河岸,北有湿地公园龙游湾。扯一片白云做一帆船,游荡在乌海湖似江南。”
在这次“村歌大擂台”中,还有几首是用蒙古语演唱的歌曲。无论是赤峰市选送的《梦回故乡查彬塔拉》、鄂尔多斯市乌审旗选送的《唱响故乡》,还是锡林郭勒盟选送的《阿拉腾杭盖》,旋律意蕴和演唱风格都极具张力:有的悠扬而深情,有的雄壮而豪迈,也有的热情而奔放。但是,从歌词来看,祈盼亲人安康,希望家人团圆,祝福家乡丰收,怀念美丽家园,几乎是广大作者一致的思想情感。其中《唱响家乡》的歌唱者、伴舞者、乐队演奏者,竟然都是由村支书和村民承担的,“村歌嘹亮”的共情效应,可见一斑。
在北疆民族文化传统中,“颂赞词”是一种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在这届村歌创作中,即使歌手激情满怀地表现出21世纪青年人的时代风采,却依然掩不住“颂赞”“祈福”“祝愿”等传统的牧民兄弟对生命和生活的热爱和礼赞:“绿树成荫守望着天边,神奇的哈拉海图罕召唤着安康。苍天赐予牧人灵魂,神圣的查干敖包保佑着草原……”“美丽富饶的家乡,是我心中的故乡;吉祥的那达慕欢声笑语,兴国安邦文化昌盛。祝愿你永远繁荣吉祥如意,牧民脸上充满笑容。” 当然,只有把愿望变成事实,村歌,才会让农牧民充满骄傲和自豪。一首乌兰察布市选送的《农村老家富裕了》,就是把“祈福”变成了“幸福”,把“颂赞”变成了“赞美”的好作品:“开上小车回老家,进村看见二大妈。以前她唉声叹气不说话,现在她精神抖擞见人就把政策夸。农村产业强化了,农业现代化实现了,三后生盖起了小别墅,二娃的女子上北大……我的老家富裕啦,红彤彤的光景火辣辣。我们赶上了好时代,人人都夸盛世年华。”
村民观看演出
“盛世之音歌以颂,败世之音歌以靡,乱世之音歌以哀”,就是在揭示艺术是反映生活的规律,表达着老百姓的喜怒哀乐。从内蒙古文联主办的“村歌嘹亮”首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入选歌曲的思想内容看,则是对“全民脱贫,一个也不能少”的美学印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乡村振兴是一盘大棋,一定要把这盘棋走好。”文学艺术界在这盘大棋中能找准自己的方位吗?内蒙古文联率先推出的“村歌嘹亮·村歌大擂台”,无疑是非常有益、有趣、有力、有效的创举。
有一天,当农牧民兄弟能借助村歌写自己、唱自己、“晒自己”之时,就是我们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卓有成效之功。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