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识见 时间:2023-09-04 14:05:34 阅读量:
8月21日,第十八届中国长春电影节“金鹿奖”入围影片名单公布。
内蒙古电影集团报送的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榜上有名。这是《海的尽头是草原》继入围第十二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荣获第4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亚洲华语电影之后,取得的又一傲人成绩。
影片以“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事件为蓝本,将镜头对准大时代背景下的小家庭,讲述了一对兄妹在不同时空各自开启寻亲之旅的故事。
有观众评价说,影片“含蓄、温柔、自然,无需炫技、没有煽情,故事本身已足够催泪。”
01
影片放大了隐藏在宏大历史中的小细节,动人而有力。
草原方圆上百里的人们,骑着马、赶着勒勒车,有的甚至步行几百里来到育婴院。在得到孩子们的允许后,“国家的孩子”们相继被内蒙古的11个盟市、37个旗县的千余个家庭收养。
这是历史上“三千孤儿入内蒙”的真实场景,人数众多,一个孩子,牵动着两个家庭,“三千孤儿”,就是成千个家庭的交融。
再现人人熟知的宏观历史,讲清楚,易;讲细、讲实、讲进人心,讲出新意,难。
把难的部分解决好,以精准而完整叙事把它写出彩,正是《海的尽头是草原》赢得好评的关键。
《海的尽头是草原》选择从一个家庭的视角切入,而庞大的家庭与家庭融合过程,也被化解于一个家庭与一个陌生孩子靠近亲近、磨合成长、温暖治愈的种种细节之中。
与“三千孤儿”一同被送往草原的女孩杜思珩忘不了生母把她放在福利院,说“等安顿下来再接你”的承诺,纵使随着时间的推移,她能够接受羊奶的味道,也适应了草原生活,但仍心心念念要逃离养父母、回上海问个明白后“才好继续在草原上生活”。
看似缓慢平淡的影片叙事其实始终牵动着观众的心,故事的悬念不再是杜思珩是否能融入新家庭,而是以什么样的契机,什么样的重要分界完成。
而收养家庭这边,被牧民视作珍馐的奶豆腐,母亲萨仁娜掰成大块放进杜思珩碗里,自己只舔干净手上的残渣,杜思珩打翻了美味,她也没有责怪;
哥哥那木汗,特地为杜思珩修建旱厕,在妹妹身陷危险时,驱赶狼群,第一时间跳下马检查妹妹有没有受伤,为她找到丢失的小毛巾;养父伊德尔,会认真给女儿讲故事,送她指南针和小白马察哈力干。
萨仁娜一家,给了女儿杜思珩满满的疼爱与包容,而杜思珩对草原家庭的彻底融入,最终完成于她遇险、身陷流沙,哥哥那木汗舍身相救,却不幸遇难之时。
从此,杜思珩改名那木汗,永远地扎根于草原之上。这是人与人的融合,更是血脉与血脉、民族与民族的融合。
“看电影的时候,从淳朴的内蒙古人民都想领养一个‘国家的孩子’开始哭。他们拥抱着单纯、无助的小心灵,那种如山海般辽阔的大爱和中华民族团结互助的精神,给我一种直达内心深处的暖意。我觉得,在真挚的感情面前,一切拍摄技巧都是虚无。”有影评这样写道。
通过电影,观众与角色们一同经历60多年前那段震撼人心的往事,窥见了“为国分忧”“拥有大爱”的内蒙古人民群像。
02
“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如果说,辽阔的草原构成了《海的尽头是草原》独特的画面景观,辽阔的爱,则是影片更具内涵的心理空间。
在那样一个物质条件极为艰苦的年代,当时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也不同,草原上的人们为什么愿意把素不相识的孩子视如己出?
导演尔冬升在访问亲历者时发现,所到之处,收养家庭从不称呼这些孩子为“孤儿”,而只是唤作“孩子”。一个称呼,尽显呵护。
影片中的额吉萨仁娜对待女儿杜思珩事无巨细、悉心陪伴,现实中的额吉们亦是如此。
生活在南方的孩子吃不惯草原上的果条,额吉就把家中的面换成米,做米饭给孩子们吃;孩子们喜欢吃饺子,额吉学习怎么包饺子。
1961年,在哈音哈尔瓦公社卫生院当护理员的张凤仙和在畜牧场工作的丈夫道尔吉,收养了6个汉族孤儿。
有一年春节前夕,政府特批给“三千孤儿”每人5斤大米,领米地点离张凤仙家有百余里。为了让6个孩子吃上米饭,张凤仙赶着牛车、冒着纷飞的大雪,走累了就靠着牛睡一会儿,睡醒了接着走,三天三夜后才回到家。看着6个孩子大口扒拉着米饭,张凤仙眼睛笑得眯成一条缝。
在如今的镶黄旗草原上,6个汉族孩子为蒙古族父母亲立的墓碑上面镌刻着:慈父道尔吉,慈母张凤仙。
照料“三千孤儿”,是爱,亦是责任与担当。
“三千孤儿”来到草原时,草原同样经济困难,但内蒙古的人民群众知道“国家的孩子”要悉心照料,记得当初的承诺——“接一个,活一个,壮一个”。
那时,19岁的都贵玛在四子王旗保健站,负责28个孩子的生活。做饭、洗衣、煮牛奶……每天忙得四脚朝天。她回忆说:“一下来了那么多孩子,像小羊羔一样特别吵,白天要照顾他们吃喝,晚上还要值班,根本没法睡觉。”
这28个孩子,每养壮或养大一个,就被领养家庭接走一个,都贵玛经历了28次痛苦的离别。但她说,抚育“国家的孩子”是我的荣光。
草原额吉接受国家的嘱托,用真情付出诠释大爱无疆,她们不仅把孩子们健康抚养长大,还要他们有出息。
有的额吉辞掉工作,专心照看这些孤儿;有的额吉培养出多名大学生;还有的额吉将亲生孩子留在牧区放牧,而送这些孤儿去参军上学。在草原额吉心里,他们是自己的孩子,更是“国家的孩子”。
03
一棒接一棒,辽阔的草原上传递着团结与友爱。
影片最后,头发花白的杜思珩终于和前来寻她的亲哥哥在草原上重逢,她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有了曾孙,还开心地将哥哥介绍给了母亲萨仁娜。
如今,在草原上成长起来的“国家的孩子”也用爱反哺着草原。
在包头市达茂旗,8个月大时来到草原的苏布达,早已和这里相融在一起。几年前,苏布达的儿子博士毕业后,也回到达茂旗从事现代畜牧生产。“这片草原给了我第二次生命,我们要常怀感恩的心。”
在乌兰察布市四子王旗,今年66岁的旭仁格日乐退休前曾是当地蒙古族小学的教师,年轻时,为了报答草原和牧民的养育之恩,她选择留下来,当了一辈子乡村教师,曾获“全国最美乡村教师”称号。
在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东乌珠尔苏木,今年63岁的花拉,退休前曾担任哈尔干图苏木妇联主席,那时她积极帮扶贫困儿童,给孩子们交学费、买生活用品,还利用自己的一技之长给孩子们缝制蒙古袍。
而在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左旗,“国家的孩子”爱心协会如今已有260多名成员,从2010年开始资助贫困学生和社会弱势群体。
……
原本千里相隔,却互伸援手,不计血缘,终成至亲。
拍摄现场,饰演杜思珩的小姑娘沉浸在人物的情绪中,长达半小时,无法克制住哭泣。“她那么小,能体会到‘孤儿’的心情吗?也许是那一句,‘我们都是一家人’触动了她。”尔冬升说。
是啊,“我们都是一家人”。
为什么能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正是因为,“我们都是一家人”。
影片背后,来自五湖四海的工作人员,跨越山海汇聚在一起,用静水流深的真情演绎,表达着对这段历史的敬意。
现实之中,“三千孤儿”远不止三千,他们乘着隆隆驶过的列车,从南方来到草原,那尽头是安稳与辽阔。这份安稳与辽阔,是每一个人要护“我们的孩子”周全的家国情怀。
那一声声“额吉”,消散了半个世纪的风雨;那一岁岁成长,故乡的根早已化为浓稠的血。
当百岁的萨仁娜听闻杜思珩生母去世的消息时,她的眼中满是泪水,低声念道:“好可怜哦,我们虽然从未谋面,但一同养育了女儿。”
我们从未谋面,却亲如一家。
民族团结,这不正是这段历史的精神内核,也正是我们深埋于骨子里的信念:在祖国的土地上,我们从来都是,亲如一家。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