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3-07-25 14:43:14 阅读量:
蒙古马精神
文学作品展Vol.3
Photography
内蒙古文联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以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为切入点,紧紧围绕弘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组织全区广大文艺家创作推出一批展现当下各族人民干事创业的文艺精品,展示新时代内蒙古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同奋斗、奋楫扬帆向未来的精神风貌,深入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走深走实,为完成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注入强大的精神力量。
本平台开设“弘扬'蒙古马精神'主题文艺作品展”专栏,本期推送文学作品(三)。
一封写于40年前的家书
作者:任志鸿
“姐姐:您好!
上几天你给爸爸写封信,由于这几天很忙,也没给你去信。今天大队让抓牛,共250元钱,家里没钱,才交50元。爸爸才叫我给你去信要钱。爸爸说,少50元,多80元,超额更好。晚上才给写这封信,我二哥当兵走了,11月16日早晨坐开鲁开往承德的篷车走的。
爸爸和妈妈的身体健康。咱过年全都单干,地全部分给个人。大爷那块地咱也都整好了,妈妈说还浇地。
另外,我的学习不算忙,但是也得抓紧,因为半年内考四次试,才考两次,第三次快到了。我把这两次考试的成绩说一下,第一次:语文87分,数学96分。第二次:语文91分,数学98分。姐姐,你要是有80元,就邮回80元,没有就给邮50元,最好还是邮。再不多谈。
妹妹于1982年11月18日晚”
一封写于40年前的家书,姐姐珍藏了好多年。进入新世纪以后,姐姐从平房搬到楼房时,整理旧物,从一堆旧书信里翻出了这封早已泛黄的家信,并将它转交于我。
我捧着这单薄的一页信纸,薄薄的纸张穿越岁月的时空,已经残损风化得有了脆裂的痕迹,吹弹可破,但我依然如获至宝。反复地看,反复地读,反复地听来自多年前自己稚嫩的童音。1982年11月18日,我已年满8周岁,正读小学三年级。还没有学到书信这种文体,但是那时我已经能在父亲的口述下代笔完成简单的书信了,错字难免,有的还用拼音代替,虽然语序混乱,但还是能把主题表达清楚,这可能是我最早接触的应用文写作了。
这封在姐姐箱子底沉寂了多年的家书,当时写信的场景已经无从回忆了。只能从信的内容里读出我忐忑不安的心情。我应该是怀着一种出于对父亲的敬畏、以及是否能得到姐姐及时回应的惴惴猜测,带着一种讨好般的语气,跟姐姐商量家里的一桩“大事”——“要钱,少则50元,多则80元,超额更好。”小小的我似乎懂得其中的尴尬与难堪,所以语气俨然是个小大人,言词谨慎,小心翼翼,并在结尾处再次强调“最好还是邮”。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期,农村经济窘迫,百业待兴。我家也不例外,父亲虽然是教师挣着工资,大哥和姐姐也参加工作了,周转起来似乎比别人家稍灵活些,但总体上却都是一个“穷”。谁家也没有积蓄,遇到大事小情总是需要东拆西借。我小时候曾经看过父亲的账本,小到几分钱的火柴糖果铅笔作业本,大到几元、十几元的米面粮油农耕用具,事无巨细,都在账本上清清楚楚地记着。欠过谁家的钱,借过谁家的冻豆腐,哪天开犁种地,哪天抹房垛墙,一笔一笔大小支出详列在案,可以看出当时那些简陋的日子维持起来多么不容易。
我家有5个孩子,只有我是“70后”。一个姐姐三个哥哥都生于六十年代。父亲在那段特殊的历史时期无端遭遇迫害,白受了五年冤狱。母亲一个人在风雨飘摇中带着几个没成年的孩子苦巴苦业地经营这个家,受了多少苦,流过多少泪,只有母亲知道吧!好在哥哥和姐姐知道母亲的辛苦,他们天资聪颖,又勤奋好学,都在恢复高考后纷纷考学走出农门。他们早早挣了工资,时不常地寄回来一些贴补家用。
在我的记忆里,父亲挣的工资好多年都在“30.50元”那个档上。即便就是这些工资,父亲也要如数上缴给大当家的——我的大伯。如有数目不符的,要拿账本一一核对。所以父亲才养成了记明细账的习惯。母亲是个好劳力,家里家外都是她一个人操持,忙完田里的,还要去村上的成衣铺做裁缝挣工分。母亲虽然子女不少,但她不舍得让孩子们参与集体劳动挣工分,宁可自己分身受累多做几份工,也不愿意让孩子牺牲学习时间误了读书大事。为此,父亲和母亲争吵过,但母亲执意坚持让我们读书,文弱的父亲也只好作罢。
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大队分牛”。生产队分牛的场景,我还依稀记得。分到我家的是一头健壮的小黄牛,母亲欢天喜地牵回来,那头小黄牛瞪着怯生生的眼睛看着我,它怕我,我也怕它,不敢与它对视。我不知道这头小牛需要父亲交纳250元,更不知道父亲为这笔钱犯了难,因此让我写信向姐姐求助。姐姐接到这封信后,也觉得十万火急,省吃俭用,连攒带借,终于凑足80元,速速寄往老家,解了老父的燃眉之急。
1982年,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农村牧区实行生产责任制时期。信里有“分田单干”的字眼,介绍了大伯家和我家对农田的整地情况,看样子全家都对“分田单干”充满了憧憬,做足了在生产责任田上大干一场的准备。我记得大伯还承包了生产队在村子西南角的菜园子,离灌区不远,浇水很方便。我和小伙伴经常去大伯的菜园里摘青菜、追蜻蜓,秋天还去那里翻大人遗落下来的土豆。运气好时,会翻出来一嘟噜一嘟噜的土豆, 我们都像中大奖般欢呼,心花怒放的。
二哥在这一年参军入伍。在我写给姐姐的家书中,清楚地记录了二哥离家的确切日子,接新兵的敞篷车将意气风发的二哥拉走,他从高中毕业生成为一名特务连战士,练就一身好功夫,他一伸臂就能将人擒拿,一抬腿就能将我家的土墙踢倒,跟武林高手一模一样。每次回家探亲,我都要让二哥领着去村上走两圈,仿佛我也跟着神气了许多。我家因为二哥参军而成了军属,每年拜年的秧歌队都要敲锣打鼓地来我家慰问,那些踩着高跷的演员们在我家并不宽敞的院子里穿梭,给冰冻的地面钻出了密密麻麻的小坑,像欢快的麻雀啄开春天的地面留下串串音符。慰问秧歌队鼓乐喧天,鞭炮齐鸣,彩绸飞舞,伞头大爷唱着吉祥的喜歌,父亲忙着给演员们发香烟,母亲将屋里屋外打扫得一尘不染,房前围满看热闹的乡亲……那时,我心里岂是一个美字了得,我哥是个兵呢,他的军人身份真是给我们的军属家庭带来极大的荣耀和光彩!
时代的巨轮滚滚向前,改革开放已经四十余年。我们的小家跟祖国的大家庭一样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父亲已退休多年,他的工资跟“30.50元”比,翻了不止十番,他再也不必为分牛的200元欠款唉声叹气无奈地向大女儿求助了。父母从老村的旧宅里搬进姐姐在市里购置的130平方米的楼房里,我们兄妹5人家家都是房车齐全,出行无忧,父母想坐轿车就坐轿车,想坐SUV就坐SUV,我们就是父母的出行向导,随时听从二老调遣。如果父母想自由出行,手里还有老年爱心卡,市里的公交车免费乘坐,出门就有公交站点,真是方便极了!
虽然我们兄妹5人各有家庭,但我们分家不分心,依然以父母为圆心,紧紧围绕在父母周围。从2007年起,我们每年春节都相约回到父母身边,除了2020年突发疫情,我们已连续陪伴父母过了13个大团圆年。我们组建“相亲相爱”微信群,40年前的7口之家已衍变成23人的大家庭,我们在群里随时分享美食美景,分享即时的动态瞬间,分享亲人之间的喜怒哀乐,似乎一刻也不曾分离。2017年至2019年春节,我们别出心裁地策划三届家庭春晚,每个家庭都有才艺展示,舞蹈、歌曲、快板、小品、书法、朗诵、三句半……我们自编自导自演,上传网络后刷爆朋友圈,好评如潮。我们为父母准备了钻石婚的“红包”,对各个小家庭都设置了不同奖项予以表彰,感恩我们在祖国的大家庭如此幸福安宁。通辽市妇联因此在寻找“最美家庭”活动中选中我们,年过八旬的父母被评为2019年度 “内蒙古自治区最美家庭”。
信息时代,家书已渐行渐远。我珍藏的这封家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我很庆幸为父亲代劳写了这封信,也算为贫寒的家尽了一份薄力。时隔四十年,手捧重逢的家书,很想欢快地笑一笑,可是读着读着,却忍不住热泪盈眶,今昔对比,感慨万千……
草原富裕人爱美
作者:晋铭
对“人在衣裳马在鞍”这句话,以前我真没有太深的体会,因为家人和身边朋友经常变换的新穿戴,早已让我见怪不怪,“不错!”、“挺好!”虽然成了我让对方高兴的口头禅,但富裕多彩的生活本身也确实是这样,过多的溢美之词反倒成了多余。
春节期间,飞雪临窗,我观看了一部《布里亚特蒙古族婚礼》的纪录片,片中有两个细节令我记忆犹深。一个是以前这个苏木如果有青年男女在春、夏、秋季举行婚礼,男方的家人就要在锡尼河畔选择一处水肥草美之地,搭建起蒙古包和帐篷,邀请全苏木的人,一连数日昼夜狂欢。后来,人们意识到这样继续下去,会践踏草场,污染家园的环境,于是,苏木政府在远离锡尼河的一处开阔地,专门修建了一处别具特色、占地近万平方米的大型婚礼广场,让一对对新人,从这里牵手踏着草原的绿茵,走上神圣的婚礼殿堂 ;其二是新郎、新娘的服饰,那可是在苏木模特队服装的基础上,缝纫师经过借鉴、修改,专门设计加工出来的,面料选取了草原上四季美轮美奂的色彩,质地做工融进了大师飞针走线的一片匠心,如果说草原是万紫千红的花海,那么布利亚特蒙古族的民族服饰,就是花海中一朵最美的奇葩。将寓意吉祥的自然景物缝绣在一件件婚礼服饰上,可谓天人合一,福寿相伴,成为鄂温克草原上一道靓丽的风景。
鄂温克族自治旗阿迪亚民族服饰有限公司经理金娜,是当地小有名气的服装设计师,2022年春节前夕,我来到她的服装加工室,她喜形于色地对我说,这几今年走上小康之路的牧民,他们的富裕程度和幸福感,从我在为婚礼定做的服饰上就能体现出来。“人在衣裳马在鞍”这句话,已经成了草原人们生活中的口头禅。
金娜的工作室窗户临街,站在窗前,可以看见飘着雪花的街道上,流动着各种服装的色彩。她工作的两个房间,犹如一座令人目不暇接的百花园,各种颜色的布料摞到了屋顶,一件件做好的样品成衣,挂满了一排排衣架,款式数不胜数,有浅褐色、深蓝色的男女老式大字袍,还有新潮的羽绒服和夹克衫,前来定做服装的年轻人,兴致勃勃地试穿着四季的样品衣,金娜根据男女的肤色、容貌,推荐介绍着新进的布料和适合的穿戴。祥云彩虹、高山流水、花草飞禽……男人的服饰体现着精明强干、威武健壮,女人的婀娜多姿、高贵典雅在挑肩、掐腰、珠子串起的帽子上体现出来。即使一位普通的牧马汉子,穿上一套得体的服装,配上银链蒙古刀,立刻就会洋溢出“人在衣裳马在鞍”的精气神。金娜把牧人对幸福和爱美之心的表达,倾注在一针一线上,她用一个个不眠之夜,把牧区毡房里那些朴素而美好的期待,化作喜悦和难忘的记忆。婚礼服装做好的前几天,接到通知的男女,就会开车或者骑马,带上许多朋友来到金娜的工作室,对赶制出来的婚礼服饰,评头论足,参谋建议,那情景,就像一匹英俊健美的骏马,在众人的注视下,配上了镶银雕花的马鞍……
草原富裕人爱美。金娜每年都能做出几百件质量上乘、样式新颖的民族服装,有蒙古族的、鄂温克族的、达斡尔族的、鄂伦春族的、布里亚特蒙古族的……特别是年轻人的婚礼服装,已经不再局限在结婚当天穿着的一件上,有的男方家把新娘四季穿戴的服装、鞋帽,提前都定做出来,送嫁妆那天,男方的亲朋好友在女方家门前排成长队,手捧各种颜色的服饰依次走进女方家里,那场面犹如一片多彩的浪花,环绕着圣洁的花房,喜兴气派。
“人在衣裳马在鞍”,真的成了当地牧人的口头禅。南辉苏木的白音巴图是当地的富裕户,他不仅把畜牧业搞得红红火火,还承包了当地的加油站,小女儿卡丽娜处了个对象是个韩国人,出嫁前,白音巴图开车拉着女儿和准女婿找到金娜,开口就是“人在衣裳马在鞍”,要给孩子做最好的四季服装,而且提出举办婚礼那天,女儿和新郎的服饰一定要将传统和现代的结合起来……
当主持人宣布隆重盛大的婚礼开始时,身穿民族盛装的新郎和新娘,在鲜花和掌声中一次次更换着服装,又一次次走上舞台,华丽多彩的服饰吸引着人们的目光,旋转的七色灯光辉映着一张张笑脸,台上台下民族盛装绽放的花团锦簇,也一次次把婚礼推向高潮。夜幕降临,兴致未尽的牧民又围着篝火载歌载舞,升腾的礼花点亮了南辉草原的夜空。
巴彦嵯岗苏木哈斯和托娅的婚礼在当地也引起不小的轰动,留给人们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新郎、新娘在婚礼上不断更换的服饰。他们在自家承包的旅游点,展示了“人在衣裳马在鞍”的最美融合,留在了五泉山水永恒的记忆中。那为前来观光旅游客人拍照穿的各式蒙古袍,也在阳光下讲诉着源远流长的民族服饰文化。
哦,这是达斡尔著名作曲家通福的家乡——莫和尔图,他曾在这里创作了已经流传了半个多世纪的民歌《敖包相会》
“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
为什么旁边没有云彩?
只要哥哥耐心等待,
你心上的人儿就会跑过来……”
望着窗外飘飘的雪花,我仿佛看见春天的草原冰雪消融,草绿花开,清新如洗的月光下,牧马汉子正和相爱的姑娘,牵着马儿向山岗上的敖包走去……
故乡的颜色
作者:杨丽
小时候,经常会有大人问我:小朋友,你的故乡在哪里呀?每当听到这个问题,我便奶声奶气地回答:内蒙古乌拉特前旗。其实我的故乡具体名称是乌拉特前旗西小召镇公田村刘凤林社。那时候,故乡在我的印象中除了名字有些长、不容易被记住之外,还有许多难忘的、带颜色的印记。
记得每到快过年时,爸爸就会带着我和妈妈踏上回老家的路。爸爸会提前准备好许多过年的物资一起带回老家,从吃的到用的到穿的,一应俱全。是的,因为我的故乡是地地道道的农村,所以物资相对比较匮乏。那时候我们回老家要先从乌达三矿坐公交车到乌海西火车站,然后坐绿皮火车大约经过6-7个小时到西小召站下车。下车之后还要在车站等家里的亲戚赶着毛驴车去接我们。在那个晃晃悠悠的毛驴车上,我们要经过一路颠簸和寒冷才能到家。有时候,毛驴还经常懈怠,动不动就累地就停下来需要歇一歇,我心里暗自忖度,回趟老家可真不容易啊。不过现在想起来,毛驴也怪辛苦的,拉着大人和小孩,还托着好几大包物资。
老家的房子一般都是土房,西北风一刮起来,呼呼的,感觉房顶上的土都要被吹下来了。老家没有城市里舒适的床,基本都是硬硬的土炕。这土炕睡起来除了感觉硬之外,还有一大特色就是前半夜睡起来滚烫,后半夜醒来拔凉。因为烧的土炉子到后半夜几乎就灭了。农村里耗子多,爱咬粮食,所以几乎家家都养猫。记得有一次很晚了我还没睡着,但我隐约感到炕上好像有绿光在闪,定睛一看原来是一只大花猫在盯着我,那时候我真害怕大花猫钻到我的被子里,但我想它一定是挺冷的,所以爬到炕上了。老家的亲戚都觉得我这个城市里的孩子有点娇气,因为他们认为猫是他们的好伙伴,不应该被害怕,被嫌弃,但我却真的很害怕这随性的猫。
最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故乡的水。书上告诉我们: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可是印象中故乡的水是带颜色和味道的。那时候,老家还没有自来水,想喝水要到浇水渠旁边的小井里打水。井浅水少,人和牲畜需水量却很大。关键是这水有两种,一种是带着红泥的水,想喝的话需要提前澄一澄。小时候我经常问父亲,老家的水怎么是红色的呢?父亲告诉我:红泥是河套地区地里的红泥,在挖井过程中,红泥混入水中,水就变浑浊了;一种是白水,但这水居然是带着咸味的,我问父亲为什么水是咸的呢?父亲回答:井如果挖深了,就挖到了含盐碱量大的水,这水喝起来便是咸的,而且是越喝越渴。回老家的种种不便,让我很不愿意回去,但是因为爸爸每年都要回去看爷爷,所以每年过年我们都要回趟老家。我经常在想常年住在老家的爷爷、姑姑们是怎么适应这里的生活的?种着农田,住着土房,喝着红水和咸水,睡着土炕,想买点东西还要赶着毛驴车到西小召镇或者乌拉特前旗去买。记得有一次,也许是因为水土不服,我回老家后生病了,家里人都十分着急。幸亏村里有一位姓刘的赤脚医生医术不错,给我打了几针、配了点药后,我才康复。再以后回老家后,我妈妈都会提前备好常用药,以防万一。除此之外,父亲还要给老家人带些常备药,比如去痛片、甘草片等。因为村里买药实在是太不方便了。
虽然故乡的生活条件不便,但故乡的天空很蓝、空气很清新,猛猛地吸一口空气,都觉得是甜的。在故乡,几乎家家都养着羊啊猪啊,这些动物们都是农家人的宝贝,农家人几乎把他们当做家人看待,随时观测它们的身体状况。是的,对于农家人来说,土地、庄稼、牲畜就是他们的命根子。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近些年来,在国家好政策的庇佑下,我们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通了自来水;其次,日渐富裕的人们盖起来栓正的大砖房、小二楼。物资不再贫乏,日子越来越好。姑姑和村民们住上了自己盖的小二楼,前面是商店,后院是菜地,小二楼全部是集中供暖,让大家不再用柴火烧炕取暖。尽管仍然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是农忙之余还能在家中连WiFi看会儿手机,通过有线电视看看国家新闻、吃着自己种的无公害甜瓜,日子十分惬意。这不禁让我们这些城市人有些羡慕老家人的绿色环保生活了。现在从西小召站下车再也不用赶着毛驴车回村里了,因为几乎家家都买了小轿车,方便出行。
有一年夏天,我回过一次老家,发现老家的天空依然是那么蓝,空气依然是那么清新纯净,一朵朵向日葵向阳开,仿佛置身于梵高的画中,一股美感袭面而来,而让我感到村中发生巨变的是越来越舒适、便捷的生活条件。近几年来,公田村内新建了民俗展览馆、公园、银行、邮局、养老院、通了公交车、快递送到家。最重要的是,村民们早已告别了红泥水、咸水时代,取而代之的是喝上了乌拉山的矿泉水。
“要想火车跑得快,还得车头带”。据村民们说,除了要感谢国家的好政策外,还要感谢村里的好带头人邬志光,他是公田村的党支部书记,是党的十六大代表,也是唯数少有的农民党代表。他带领全体村民挖排干、修水渠、平整土地;建集约化猪、牛、羊圈,羊圈牛圈猪圈里都装着摄像头,方便农民随时关注牲畜是否生产;引进了优良品种,发展饲料加工配套养殖;建设有机肥料厂处理牲畜粪便;兴建葵花籽加工厂,让葵花籽升值,大量销往南方,给葵花籽找到了“婆家”。据统计,2019年,公田村刘凤林社土地面积没有变化,但耕地面增加到2万亩,亩产量增加500多斤,全部种植葵花籽总产量约100万斤,每斤按市场价4到6元计算,总产值约500万元。老家人靠着辈辈相传的勤劳精神,用汗水和辛劳创造出美好的生活,公田村成为了内蒙古自治区小有名气的小康示范村。2009年,公田村荣获第二批全国文明村镇称号。2021年11月12日,公田村入选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公布的2010-2017年中国美丽休闲乡村监测合格名单。看着这些殊荣,用心感受着故乡的变化,我不禁感慨: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故乡的亲人们过上了好日子,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我的故乡越来越富饶,感谢伟大的祖国让故乡走上了康庄大道!
感谢祖国!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