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3-06-21 08:54:25   阅读量:

  今天是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之一的夏至。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为大,至为极,万物到此壮大繁茂到极点、阳气也达到极致,所以夏至是一年中夜最短、昼最长的一天。北宋周邦彦《苏幕遮》中写道,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而夏至这一天也成为了最有诗意的日子。夏至到,可以多吃苦味食物健脾利胃,气温炎热,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ZDW内蒙古文联网

 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三候ZDW内蒙古文联网

 ZDW内蒙古文联网

鹿角解: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之日“鹿角解”,鹿是山兽,属阳,角向前;麋,形大,属阴,角向后。夏至一阴生,感阴气而鹿角退;冬至一阳生,麋感阳气而麋角退。ZDW内蒙古文联网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第1张 ZDW内蒙古文联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ZDW内蒙古文联网

蜩始鸣:ZDW内蒙古文联网

  后五日“蜩始鸣”。古时楚称蜩(tiáo),秦晋称蝉。蜩螗沸羹,叫声沸稠为粘羹,多美的形容!蜩即夏蝉,黑大,叫声清亮,俗称“知了”。螗(táng)小而绿,叫声尖锐急促,它立秋后才鸣,也称寒蜩、寒蝉、夏蝉,为区别于“知了”,俗称为“都了”。它一叫,秋色厉,都该了了。ZDW内蒙古文联网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第2张 ZDW内蒙古文联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ZDW内蒙古文联网

半夏生:ZDW内蒙古文联网

  再五日“半夏生”。这意味着夏天过半了,后半夏白昼骄阳似火,浓荫难求;夜晚虫鸣如织,花香四溢。半夏是一种白色块茎,它生于阴阳半开半阖时,所以,作为一种中药材,主治半开半阖之病,协调中枢。如治伤寒寒热,是少阳之枢半开之病;治喉咙肿痛,是少阴之枢半开之病。ZDW内蒙古文联网

 ZDW内蒙古文联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ZDW内蒙古文联网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第3张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民俗ZDW内蒙古文联网

 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和冬至一样,属于我国民间重要的节日,古时称“夏节”、“夏至节”。清代之前的夏至日曾全国放假,回家与亲人团聚畅饮,以避夏日酷暑,名曰歇夏。宋代《文昌杂录》里记载:“夏至之日始,百官放假三天。”ZDW内蒙古文联网

  自古以来,中国民间就有“冬至饺子夏至面”的说法,夏至吃面是很多地区的重要习俗,民间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之所以吃面,一是为了取一个好彩头,也有提醒大家注意防暑降温的含义。ZDW内蒙古文联网

  时至今日,各地仍然保留有各种趣味盎然的夏至节日食俗。ZDW内蒙古文联网

  北京:“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ZDW内蒙古文联网

  山东:“冬至饺子夏至面”;ZDW内蒙古文联网

  江苏:“夏令三鲜”,地三鲜是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三鲜是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三鲜是海丝、鲫鱼和咸鸭蛋;ZDW内蒙古文联网

  陕西:夏至食粽子等。ZDW内蒙古文联网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第4张ZDW内蒙古文联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ZDW内蒙古文联网

 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养生ZDW内蒙古文联网

 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宜晚睡早起不宜夜晚露宿:ZDW内蒙古文联网

  起居调养,以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恢复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的健身措施,不仅可以洗掉汗水、污垢,使皮肤清洁凉爽消暑防病,而且能起到锻炼身体的目的。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夜晚露宿。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运动宜在清晨或傍晚:ZDW内蒙古文联网

  运动调养也是养生中不可缺少的因素之一。夏季运动最好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锻炼的项目以散步、慢跑、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若运动过激,可导致大汗淋漓,汗泄太多,不但伤阴气,也宜损阳气。ZDW内蒙古文联网

夏至饮食宜食苦酸咸:ZDW内蒙古文联网

  三伏天气里吃些苦瓜、苦菜,或者饮用一些啤酒、茶水、咖啡、可可等苦味饮料,不但能清除人内心的烦恼、提神醒脑,而且可以增进食欲、健脾利胃。高温季节,人体新陈代谢加快,容易缺乏各种维生素。此时,可以选择性地定量补充一些维生素,最好是食物补充,可以选择一些富含维生素和钙的食物,如西瓜、黄瓜、番茄、豆类及其制品、动物肝肾、虾皮等,也可以饮用一些果汁。ZDW内蒙古文联网

二十四节气 | 夏至 第5张ZDW内蒙古文联网

  图片来源于网络ZDW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