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3-02-17 09:37:27 阅读量:
石玉平
原《内蒙古画报》社长,内蒙古新闻出版局党组书记、局长,内蒙古文史馆馆员,内蒙古著名的画家,诗人,摄影家石玉平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2月12日23时30分不幸逝世,享年76岁。
生平简介
生平简介
石玉平同志是一位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极高的领导,在大是大非面前始终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始终坚定坚决地站在党和人民一边。
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坚持原则,顾全大局,把周围人凝聚成一个团结有力的集体。他还特别重视人才、善于发现人才、乐于培养人才,经他发现并培养的一大批可塑之才现已成为自治区乃至全国新闻出版、文化艺术界的中坚力量。在他有力领导和接续奋斗下,内蒙古出版事业在前辈奠定的坚实基础上又迈上了一个新台阶。
青年石玉平风华正茂,胸怀大志
石玉平与最敬重的布赫委员长合影
·获奖情况
石玉平同志出身文艺科班,专业学养深厚,长于丹青水墨,善于诗赋,精通摄影,多才多艺。他的美术﹑摄影作品多次参加国家和地区大展并获奖。艺术专著《闲情三片》,融古典诗词﹑绘画﹑摄影于一体,集文章、色彩、光影于一册,才情激荡,独树一帜,该书一经出版便引起业内外强烈反响。摄影作品《血色烟波裂大荒》获全国黄河摄影大赛特等奖;《春雷荡野》赴蒙古国展出并获中蒙建交60 周年摄影展金奖。个人摄影展《烈马追风》入选2009 年中国最高摄影展——“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并荣获民俗类优秀摄影师称号,同年获内蒙古自治区摄影群星奖金奖。
文艺作品选登
文艺作品选登
石玉平在文化艺术上的巨大影响力,先后担任内蒙古文史研究馆馆员、内蒙古诗词学会副会长、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名誉主席。他如鸿雁北归,烈马追风,开始了他一生最爱的美术、诗赋、摄影的创作活动。先后出版了摄影集《白云的故乡》及诗画影珠联璧合、相得益彰的《闲情三片》,在文艺界和社会上产生很大影响。
石玉平《大漠金秋好行舟》204cm×68cm
石玉平《梅花》90cm × 96cm
《到人民中去》 雕塑 300cm X 80cm X 50cm 石玉平、苏力德
石玉平 苏力德 《乌兰牧骑》450cm×110cm×108cm(2组)
中国画长卷《万马奔腾图》赋 |石玉平
去若强弓乍放弦,
来如雷滚地生烟。
金鬃电尾千条线,
逐日追风振九天。
《万马奔腾图》
//
北方大地,韶光普照;塞上高原,紫气升腾。佼佼者蒙古骏马,宛如仙驹霓骑,徜徉于碧野苍穹。可谓长天之瑰宝,大漠之神灵。
惠风徐徐,沐其形魄;春阳熠熠,育其心襟。凤骨龙姿,颈首高昂向天际;神情自若,明眸清澈望北辰。桀骜不驯却怀义含仁,目交心通则相许终身。动展雄风,静掩含英。肢蹄憨劲,耐力无穷。踏风而来,身如美鹿;超光而去,志比鲲鹏。无愧草原之骄子,牧人之亲从。
塞外多良骥,古今溢美名。白额海骝马,青眼玉花骢。更有汗血乌骓,辈出飞黄绝尘。望云龙骧踏飞燕,走险鹿骇履薄冰。鬃鬣飞扬狂飚起,星火连蹄响銮铃。行如卷地,奔若凌空。千里之距,一日之程。
大野凝寒,冰封雪冻。天飞白草,地走蒿蓬。朔风凛冽锥刺骨,玉勒银鞍汗气蒸。甲兵之本,国之大用。临军对阵,望旌旗而躁动;能征贯战,闻鼓角而嘶鸣。铁骑当风则横跨欧亚,金阵趟雪而雄贯九垠。开疆扩土,天宇纵横;马背兴邦,名就功成。
春风带雨,芳草丰茸。放歌走马,金友玉昆。车辖铁尽,长是披星戴月;服田力穑,甘为俯首耕耘。飞鹰奔犬,纵缰于猎场;忠心贯日,游牧于家林。
岁月不居,时光远逝。白驹过隙,故影朦胧。犹见蒙古马:不畏劳苦,奋力前行。矢志不渝,竭力尽忠。骁腾于巨野,大地轰鸣;仰天而长啸,浩气如虹!
深情追忆
深情追忆
大哥的那双“眼睛”
——我心目中的石玉平先生
李树榕
他,不是我的大哥;也不是我的老师、我的领导、我的同学、我的亲戚,我的邻居……但,由于他非凡的人格魅力和亲和力、感染力、影响力,在内蒙古文化领域许多人都亲切而尊敬地称他为“大哥”。
而我,无论在工作上遇到困难、知识上感到困惑,还是自己生病、家人住院,只要有一筹莫展的大事,首先就会想到他。接通电话后,喊一声“大哥”,心里的无助、犹疑、担心甚至恐惧,似乎就会减掉一半。因为他的魅力,是建立在待人真诚、处事善良、思想睿智、见地深刻、思虑缜密、判断准确、勇于担当的人格基础上的。尽管他有一位任职内蒙古政协主席十多年的正部级的父亲,自身担任厅局级领导近二十年,却从无官气,平易近人,不“滑”,不“傲”,不“装”,不“俗”、不“虚”,实在令人发自内心的崇敬。
······
梅花傲雪 烈马追风
——缅怀石玉平先生
额博
石玉平系红二代,其父石生荣出生在神木县的穷僻山村。当年世道不公,盗匪横行,民不聊生。正值陕北闹红军,1935年出生寒门的石生荣十六岁跪别了父母,从家出走参加了刘志丹、习仲勋的陕北红军,开始打土豪分田地,为穷人打天下。
抗战爆发后,石生荣进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从抗大毕业后跟随贺龙129师奔赴晋绥抗日前线,被分配到晋绥地区的平鲁县、右玉县和清水河地区打游击。
石生荣身上有陕北人英勇豪迈,舍身取义的精神。他带领八路军,打日寇除汉奸。曾发起过攻打右玉城,七进八出清水河的惨烈战斗。日军、伪军多次偷袭石生荣的部队均失败。当地百姓称石生荣为抓不住打不烂的“石圪蛋”。晋绥两地三县的鬼子、伪军一听“石圪蛋”的名字,胆战心惊,望风而逃。
玉平出生在解放晋绥战争的右玉平鲁地区,父亲给他起名玉平。
······
《如梦令》
痛悉敬爱的玉平大哥于昨夜仙逝
作为曾经的部下,
一世的挚友,不由泪如雨下,痛断肝肠!
他的人格魅力,非凡才华
将永远留在人们的记忆中!
往事如昨,斯人已去!心乱如麻,
言不及义,作此送哥哥远行!
泪雨倾盆难住不义苍天茶毒谈笑自今无!
执手几多寒暑
归汝!
归汝!
再与谁人相诉!
赵云东2023.2.13
《江城子.悼玉平先兄》
人生似水本无常,领头浪,变冰霜。
大野寒冬,此刻最凄凉。
淡往神交逾半世,君不禄,我遑遑…
诗词歌赋写华章,镜头长,墨梅香。
万种才情,塞北雅儿郎。
厚友高师今未去,阴山在,大河长!
连辑2023.2.13
《悼玉平先兄》
石玉平从政勤勉,做人谦和,
多才多艺,诗词、书法、
绘画、摄影等多项全能,
且造诣深厚。
今驾鹤西去,
我们失去一位好同志,
文化界少了一位知名人。
祝愿玉平先生一路走好!
伏来旺2023.2.13
石玉平严于律己,宽以待人,清正廉洁,光明磊落,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奉献了毕生的精力,他是党的好儿子,人民的好儿子,老百姓眼中的厚道人!
石玉平同志的逝世,是自治区新闻出版界和文化艺术界无可挽回的巨大损失。他虽离我们而去,但他那种坚持真理、追求进步的革命精神,那种高风亮节、忠厚淳朴的优秀品德,那种顾全大局、举重若轻的领导风范,那种公而忘私、无怨无悔的奉献精神,那种艰苦朴素、勤勉尽责的优良作风,必将与青山长在,与日月同辉!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