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2-10-18 11:09:51 阅读量:
读万千气象 ,闻艺坛书声。
近年来,内蒙古广大作家倾情投入、用心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即日起,本平台将开设“云听文学”栏目,结合名家朗读的方式,陆续推出内蒙古优秀文学作品,展示内蒙古文学事业欣欣向荣的气象,发挥文学凝结心灵,沟通世界的作用。
本次推送野菜日记 ——《风景的深度》节选,由艾平创作,卫红朗读。
野菜日记
散文朗诵
野菜日记
朗诵者:卫红
卫红:内蒙古朗诵协会会员。
原文
今天收获了四样山野菜。其中三样来自大兴安岭的林缘草原,是四叶菜、老山芹、蕨菜。一样来自郊外的潮湿草原,是曲麻菜。我一一洗濯着它们,然后将曲麻菜沥净水待直接食用,其余者用水焯过,放入冰箱贮藏起来,以备在多雪的季节款待贵客。让远方的文友在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视野里,感到呼伦贝尔曾经热闹的夏天。屋子里到处弥漫着清冽的气味和我的欣喜。呼伦贝尔人就是这样,年年过了春节就开始期盼,期盼那密封一般的土地快快开颜,因为这里只有一百天的无霜期,短暂夏季的每一天都是值得欢庆的节日。
山野菜的来临是夏天的开场白。
先说曲麻菜,在内地可能被叫作苦菜。我想应该就是冯德英长篇小说《 苦菜花 》所说的那种草本植物,路边山野,四处可见。曲麻菜在低温的呼伦贝尔长得矮小,钻出土不往高处使劲儿,叶子贴地平长,一片片铺在地上,一经采撷下来,断茎就溢出奶白色的汁液,随即氧化成咖啡色,为喜食者染指。曲麻菜解毒败火,到了干燥的早春,人往往会生出一种自己说不清楚的本能,一见到曲麻菜,便知道这种欲望是什么了。曲麻菜浅浅的灰绿色,在灰黄色的草原上低调出场,往往比大地复苏先一步开始。我发现一个规律,在草原这个世界里,最早出现的草本植物几乎都生得这般颜色,好像是为了和那渐渐消融的残雪和谐一些,不至于过分抢眼。曲麻菜来得早,对焦急的呼伦贝尔人是个安慰。
四叶菜产自大兴安岭东麓,一般在灌木间的草地生长。茎秆空心,顶头的四个叶子花朵一般一起绽开,嫩绿。它的味道恰恰就是无味,或者说没什么怪味,犹如平和的白菜、菠菜。口感绵嫩,但老了还是有一些粗纤维的。我在“备战、备荒”的年代,跟着孀居多年的太姥姥住在岭东小镇扎兰屯。太姥姥是个特别勤快的人,两只小脚,十分艰难地负重着身子,带我到山林间采四叶菜。我自幼一直被她惯着,所以不懂心疼她。在山里只顾由着性子跑跑跳跳,一会儿摘了许多野花编成花环套在头上,一会儿去寻找沙半鸡的鸟蛋,就是不帮她的忙。春雨后的四叶菜盎然鲜嫩,太姥姥爱得撒不开手,结果采了一筐又一筐。回家的路上,我自顾自地跑出了好远,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是怎么把她的收获倒腾下山的。
那时候没有冰箱,吃不了的四叶菜,只有晾干菜贮藏。四叶菜和很多山野菜一样,喜油大,不然就有些干涩。于是没有肉一起炖的四叶菜我就不吃,常常是我们两个人吃两样菜,太姥姥吃四叶菜,我吃有肉有蛋的菜。结果大量的干四叶菜到第二年夏天还吃不完,太姥姥不肯淘汰,便一年又一年地积累了下来,挂在仓房墙上化成了灰,一碰就冒烟儿。我还记得当年太姥姥坐在炕桌前的样子——面对着我,夹起一缕四叶菜,蘸一下碟子里黄褐色的大酱,送进嘴里嚼半天,然后放下筷子,从嘴里抽出长长的纤维。一缕白发垂到她的额头上,她腾出手快快地拢上去……五十余年过去,一个春天,偶然在扎兰屯的朋友家又尝到了四叶菜。我已经叫不出它的名字。天哪,怎么这么好吃!山野的芳香,童年的记忆一朝都到眼前来了……
老山芹来自鄂伦春。1994年,在鄂伦春自治旗参加笔会,工作餐中就有老山芹这道菜——野猪肉炖土豆老山芹。老山芹看着粗糙,却浓香扑鼻,口感柔糯,此前我并不知道鄂伦春人还有如此天赐美食,一经尝试,从此放不下。尤其近年来,超市的蔬菜基本消失了菜味儿,全成了真正的“水菜”,老山芹浓重的芳香更显得可口又提神,让我在每一个春天里念念不忘。我还曾经把冻成坨的老山芹带到了上海,去会了会崇明农场的精品猪肉,比了比上海菜农种的水芹菜,果然因为风格独到,大获异乡亲友的激赏。小时候在老家时对此不屑一顾的女儿,也吃得连连点头。当然,如果让她们经常食用恐怕就没有这个效果了,我知道有一种美好叫偶然。
其实老山芹并不老,不过是因为茎叶上长了一层厚厚的白毛,看起来不那么水灵,浑身散发着一种中药的香气,不易霉烂,纵是保存几年,依然原味不变,照样可炖食,可蘸酱,可做饺子包子馅,因而得了一个“老”字。嘿!老山芹,听起来多有历史感的名字啊,一下子使人想起“老树根、老猎枪、老司机、老教授、老母亲”等等称谓,那么可靠,那么敦厚。
在这四种野菜中,名声在外的是野生蕨菜。大兴安岭针叶林林地上出产的野生蕨菜,由于无霜期短的原因,生得粗壮,颜色也深沉,营养最丰富。可叹的是,往往不等肩上的叶子开苞,本来仅有不足一百天生命期的蕨菜,就被飞快收割尽了。人们掠夺了蕨菜的豆蔻年华,大快朵颐。谁也不曾想过,为什么蕨菜的梢头总是曲卷着,为什么没有见过蕨菜的叶子?大兴安岭的蕨菜远销海外,尤其在日本最受欢迎。我说不清日本人为什么喜欢这一口。细细想来,应该和他们当初对东北和大兴安岭长达十四年的侵占有关。他们在大兴安岭发现了野生蕨菜的营养价值,也学会了食用之道,于是像不肯放过大兴安岭的每一棵树木那样,开始了疯狂地掠夺。适于养生的菜品都有一个特点,就是清淡。那些矮小清瘦的日本人倒是和蕨菜很般配。但是世界上没有什么免费的午餐,想吃,请公平交易。
许多年来,一到春天我的心思就会和草原森林里的山野菜一起发芽,像一个每天站在李子树下看李子有没有变红的孩子,不停地跷起脚来要冲向山野。现在,我的心情莫名其妙地有了变化。我不想在春天去采撷山野菜了。我想秋天的时候去山野看看,看看这些亮丽鲜美的山野之珍老了是个什么样子。因为许多年来,我总是看着它们的鲜嫩,爱着它们的鲜嫩,以它们的鲜嫩确定着它们的价值,并不了解它们生命的全过程。
作者简介
作者:艾平
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版有散文集《长调》《在五星级宾馆流浪》《呼伦贝尔之殇》《雪夜如期》《风景的深度》《草原生灵笔记》《聆听草原》等。曾获百花文学奖、三毛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汪曾祺散文奖等。作品多次被全国各大选刊选载并入选多个选本。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