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云听文学 | 深山之外——《风景的深度》节选

来源: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2-10-05 17:42:53   阅读量:

读万千气象 ,闻艺坛书声。qZw内蒙古文联网

近年来,内蒙古广大文学工作者倾情投入、用心创作,取得了丰硕成果。即日起,本平台将开设“云听文学”栏目,结合名家朗读的方式,陆续推出内蒙古优秀文学作品,展示内蒙古文学事业欣欣向荣的气象,发挥文学凝结心灵,沟通世界的作用。qZw内蒙古文联网

本次推送深山之外——《风景的深度》节选,由艾平创作,王宇琼朗读。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深山之外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散文朗诵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朗诵者:王宇琼qZw内蒙古文联网

云听文学 | 深山之外——《风景的深度》节选 第1张 qZw内蒙古文联网

  翅膀(王宇琼),内蒙古播音主持朗诵协会“魅力声音”朗诵研修班导师 ,正音使者。自幼喜爱朗诵,喜欢用声音捕捉文字中的心动,用声音温暖行走四季的旅程。现担任“领读未来”“满庭芳”等网络平台主播,相信朗读可以让阅读变得更加美好!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原文qZw内蒙古文联网

  我和几位作家在大兴安岭的深山老林之外,看到了一个崭新的鄂伦春。在葱绿的多布库尔河畔那童话般红顶白屋的猎民村,我们看到了他们养育的野猪和梅花鹿,以及绽红的草莓、饱满的黄瓜和西红柿,我们品尝了猎民经营的旅游饭店那色味俱佳的山野菜,观赏了鄂伦春小伙子在湍流之中驾驭桦皮船的表演,聆听了五十六岁的鄂伦春大姐何平花演唱的流行歌曲《 难忘今宵 》《 青藏高原 》。我们还认识了带着自己的儿子回来探亲的伊曼,她给我们唱了一首呼伦贝尔的《 送亲歌 》,让我们听到了她的心。这个出生在撮罗子里的鄂伦春姑娘是在读中央民族大学时与一个韩国青年恋爱的,如今远嫁韩国,思乡之情日夜在心。qZw内蒙古文联网

  遥远又亲切,这是高洪波先生来到鄂伦春的感觉,也说出了我们的感觉。自从停止了狩猎,鄂伦春飞快地与时代对接融合,这种变化,不仅仅在于物质生活层面,也在于人的精神世界。接待我们的鄂伦春干部庄重大气,热情得体,鄂伦春猎民落落大方,率性自然。如果说这个民族曾经在山林里以陌生和好奇的眼光向外打量着远方的来者,那么今天的鄂伦春人变了,他们不仅走出了浓荫蔽日的深山,也迈进了阳光灿烂的开阔地,正以波澜不惊的姿态面对着纷纭而来的世界。民以食为天,如今的鄂伦春人深谙市场经济的奥秘,应该并不难以理解。然而令人震惊的是,交流之中,并没有哪个鄂伦春人对发财致富显得十分殷切,他们心中最大的希冀和担忧,是保护和延续自己民族的传统文化。qZw内蒙古文联网

  狩猎是鄂伦春文化的支点,猎枪则是狩猎文化的标志。qZw内蒙古文联网

  这次鄂伦春之行,有三个人在和我的交谈中涉及到猎枪的话题,当然他们并没有刻意地诉求什么,只是一种流露。qZw内蒙古文联网

  塔如梅并不像传说中的鄂伦春猎人那样桀骜凛然,给我的感觉是安恬敦厚。他的眼睛笑起来像树叶含着露珠那样明亮,他的脸上已经看不出长时间风餐露宿的沧桑。我注意了他的手,只有那两只壮硕的大手,依旧彰显着昨日的狩猎生活。正是这个塔如梅,在一个潮湿的五月之晨,一次猎杀了两只熊和一头野猪。跟所有淳朴的长者一样,六十多岁的塔如梅大哥,对于成群结队而来的客人及其连珠炮一般的提问,一律报以温和简单的回答,没有丝毫夸张和修饰。原本惊险卓绝的狩猎故事,在他的嘴里变成了一次平凡的收割。此刻,我只有试着调动自己的想象,描摹当时林中的场景——五月的山林冰雪开始松软,杜鹃花像朦胧的红纱缠绕在万树的膝间。一只大熊也在春天苏醒了,此时正在一株长满泪眼的白桦树身上蹭着厚重的毛皮,时而还要伸出双臂试图向树的上方攀爬,长长的冬眠耗尽了它的脂肪,它要舒展身体,开始新一轮的觅食。机警的猎犬静静地守候在主人的脚下,塔如梅轻轻地把枪搭上早已准备好的枪架,瞄准,射击!刹那间,林子里霜雪飞扬。大熊的心脏被击中后,扬起巨大的熊掌向前扑来,可是这垂死的野兽只能像一块倒掉的石头那样栽向地面了。就在塔如梅满怀喜悦走向自己的战利品的时候,他的身后传来一阵吭吭哧哧的声音,那声音近得好像有一只魔爪就要抓住自己的肩头。猎犬狂吠着冲了上去,要拦住那蠢蠢欲动的东西,他没有回头,飞快向前跑,感觉告诉他大概离开了有十几米的样子时,他突然转身躲到一棵落叶松的后面,才看清原来是一头獠牙怒张的野猪正像送上门来的礼物那样傻乎乎地站在不远处,似乎还没有从刚才枪声的震惊中醒来。好一个盛宴般的狩猎季节啊!塔如梅一枪轻松地结果了野猪。塔如梅从不认为自己作为一个猎人技艺超群英雄盖世,觉得自己不过是遇到了两个被山神怪罪了的傻瓜。令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山神的恩赐还在继续,另一只熊闻风而来,远看黑乎乎的,难道又是一头野猪?塔如梅的犴皮靴子在柔软的林地上轻轻地向前移动着,那只半卧在草木间的熊,似乎发现了猎人的出现,它张开大嘴,扬起前掌,站立了起来,距离如此之近,塔如梅已经闻到了那野兽呼吸的腥臭味……猎犬如箭镞一般冲了上去,野兽的注意力被分散了,惊险只在一瞬间,他来不及瞄准,一颗子弹已经穿透了熊的嘴巴,又一颗子弹打在它的天灵盖上……不知道我的想象是否贴近当初的现实,此刻塔如梅安坐在猎民新村公寓楼的沙发上,他的背景墙壁上挂着晚辈的时髦结婚照,家里的电器、家具,和中国任何城市的普通家庭比都毫不逊色。他告诉我们1996年就响应政府的号召,为保护森林生态放下猎枪了,如今种着六百亩土地,生活富裕幸福。当我们赞扬他当年的英雄壮举时,他不无自豪地说,现在要是有枪自己还能打,这时候我看见犹如夕阳抹上远山,他褐色的脸庞被自己的目光照亮。qZw内蒙古文联网

  我是在篝火晚会上认识了全国劳动模范、内蒙古自治区的人大代表、扎托敏乡希日特其猎民村的昆木达白色柱。不知道为什么,这次鄂伦春之行我们见到的鄂伦春朋友,无论男女个个都是标致的人物。除了气度恢弘的塔如梅大哥,还有白皙秀美的旗委宣传部部长兼副旗长凌云妹妹、眉清目秀的旗文联主席敖荣凤、文质彬彬的电视台播音员兼鄂伦春语教师何磊、靓丽苗条的乌鲁布铁乡的女乡长阿亮等。眼前这个十二岁就开始狩猎的昆木达,具有典型的鄂伦春猎人形象,高颧骨,小眼睛,并不高大,但是健壮敏捷,凝神之间难掩灵秀和锐气。他在晚会上为我们表演了鄂伦春古老的猎枪占卜和兽骨占卜,还用古朴而诗意的鄂伦春语向我们表达了欢迎之情。显而易见,他身上的犴皮猎装和头上的狍角帽是专为接待我们穿戴的,他盘腿坐在涛声如风的河岸草地上,占卜用的那支道具猎枪架在他身旁的木桩上,他和伙伴们用小猎刀,细细地剔除着肉骨头,慢慢地享用传统的美食,阑珊的篝火为这个画面提亮了色度也制造了温暖。我想象着如果从画面上撤掉那杆枪以后的效果——英雄和武器分离,真实和缺憾同在。这时他举起手中的桦树皮酒杯,邀请我一醉方休。qZw内蒙古文联网

  在放下猎枪定居以后,白色柱一家住进了政府为他们建的砖瓦房,但是白色柱执意要在自己家的院子里搭一个撮罗子,每到夏天就搬回撮罗子去住,因为住在里边他会感觉到山林之中的亲切。一年又一年,猎民村的生活越来越现代,他的撮罗子也越修越漂亮,没想到在开发旅游中,还派上了用场,成了接待客人的一种景致。我问起他的这个小故事,于是我们的话题和美酒一起变得深厚。qZw内蒙古文联网

  但是他不让我去触摸那支道具猎枪。即使是一个道具枪,他依然视若珍宝。qZw内蒙古文联网

  我说,如果有枪,还有猎物可打吗?qZw内蒙古文联网

  他说,大兴安岭的野兽不是鄂伦春人打光的,是林子砍伐得太稀了,养不住野兽了。现在生态恢复了,下第一场雪的时候又该有犴到河边来喝水了。打猎不是一个好方法,如果打不到猎物,就什么也没有。养殖和种地比较稳定。qZw内蒙古文联网

  我说,还想着打猎的事情吗?qZw内蒙古文联网

  他说,那能不想吗?qZw内蒙古文联网

  我说,可枪怎么办?qZw内蒙古文联网

  他说,现在发展旅游,政府或许会给我们枪的。qZw内蒙古文联网

  离别的时候与他合影留念,他庄重地拿起了那支道具枪。qZw内蒙古文联网

  鄂伦春旗第二任旗长、鄂伦春民主人士德洪的夫人林杰,今年八十七岁了,定居在多布库尔猎民村。乍一见面,感到她和一个汉族老母亲没有什么两样,带着几分客套和拘谨。谈到猎民的生活,她立刻变得神采飞扬起来,朗朗的笑声和脸上的菊花纹一起绽放。她盛装出行,拒绝别人的帮忙,翻身上马,飒爽英姿。鄂伦春族作家敖长福告诉我们,她从年轻时就是一个好骑手,去年还参加了一部鄂伦春主题的电影拍摄,片子就有她策马林间的镜头。qZw内蒙古文联网

  在林间,我们总是有一种忐忑,担心马背上这位八十七岁的老奶奶有什么闪失。可是,她手一挥,朗朗地说,没事,我行!这是一位心性高强的鄂伦春母亲,永不言败的猎人之妻。本来她可以享受一份丈夫留下的荣誉,在城里过优渥的生活。但是她无法和以往的记忆告别,离不开山清水秀的猎乡,就和儿子永远地留在了多布库尔河畔的猎民新村。qZw内蒙古文联网

  遇到如此动人的鄂伦春老太太,大家的喜爱和敬慕溢于言表。尤其是李存葆先生,和林杰老太太可谓一见如故,竟然在无拘无束的交谈中撞击出几许少年的孟浪,相谈甚欢。当有人告诉林杰,眼前貌不惊人的李存葆是一位将军,林杰丝毫没有惊讶的表情。她问:“将军,你会骑马吗?”将军说:“不会,我会开坦克。”林杰摇头又问:“那你会打枪吗?”将军有点猝不及防,“哦,……”林杰手往下一挥,脱口而出:“不会打枪,将军?”引来李存葆将军一场开怀大笑。其实李存葆经过严格的军事训练,也是个实弹射击的状元。qZw内蒙古文联网

  当然林杰奶奶也有足以骄傲的经历,她十七岁跟随丈夫上山狩猎,策马群山,弹无虚发。qZw内蒙古文联网

  在鄂伦春人的心里,骑马打枪,是英雄的标志,猎人的精神至高无上,无与伦比。qZw内蒙古文联网

 qZw内蒙古文联网

作者简介qZw内蒙古文联网

作者:艾平qZw内蒙古文联网

 云听文学 | 深山之外——《风景的深度》节选 第2张qZw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呼伦贝尔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理事。出版有散文集《长调》《在五星级宾馆流浪》《呼伦贝尔之殇》《雪夜如期》《风景的深度》《草原生灵笔记》《聆听草原》等。曾获百花文学奖、三毛散文奖、冰心散文奖、汪曾祺散文奖等。作品多次被全国各大选刊选载并入选多个选本。qZw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