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两个打造”专栏 | 展现中华民族形象传承金石雅韵 篆刻节气文化
来源:内蒙古日报 时间:2022-07-19 09:58:32 阅读量:
何以销烦暑?沉浸篆刻中。这是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自治区著名书法篆刻家艺如乐图的回答,他用一枚枚印章展现了二十四节气之美。
大暑至,夏正浓。暑表示炎热,小暑和大暑分别意味着炎热天气的开始与高峰。大暑节气正值“三伏”,是一年中气温最高的时期,星星和天空渐渐滚烫,麦子开始微微低垂,沿街电线上会有纳凉的燕子停留,“闪烁”的萤火虫在神秘的静夜里穿梭……
热散由心静,凉生为室空。此时身自得,难更与人同。艺如乐图沉浸在金石篆刻中,用雅致精妙的二十四节气篆刻作品,给这个夏天带来一丝丝清凉。
“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凝结着中华民族的独特智慧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彰显着中国人的精神气质与民俗风尚。”惊叹于古人的智慧,艺如乐图萌生了以篆刻的方式展现二十四节气的想法。
篆刻艺术是以石材为载体、以汉字为主要表现对象并由中国古代印章镌刻技艺发展而来的中国特有的传统艺术。中国美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沈浩在《方寸之间传万世风神——谈中国篆刻艺术》一文中记载:“篆刻艺术是中国传统视觉文化的瑰宝之一,是记录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前行的历史印记。它以印章的形式昉于春秋战国,盛于秦汉之际,历经千余年发展之后,在古代文人的主动参与和创造中衍生出了中国独有的篆刻艺术。”
今年正月,疫情期间居家办公,时间比较充裕,艺如乐图一直在琢磨、酝酿二十四节气篆刻,疫情过后,一气呵成,他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设计并创作了这24方印。
仔细端详艺如乐图创作的二十四节气印章,印面设计各不相同、别致精巧。
以小满印章为例,艺如乐图把它设计成圆形,对它的解读是:小得盈满,小满即圆满。而大暑和小暑印章则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小暑精致秀气,大暑则豪迈大气。
“我的思路是一个阴文,一个阳文,穿插设计,所有的印章我在创作的时候,特意营造出一种斑驳、古朴的感觉。”艺如乐图坦言,为了让这套作品区别于其他作品,他做了很多功课,在构思上下了很多工夫。
“我查阅了很多文献资料,关于二十四节气的由来,关于文字的写法,印章里面重复的字比较多,比如涉及4次‘立’字,3次‘暑’字等,这些重复的字造型不能雷同,这难度比较大。”艺如乐图告诉记者,“另外,中国古人的印面一般刻4个字,2个字的比较少。刻2个字需要在方寸之间突出它的变化和艺术性,还需要保持艺术语言的统一,结构、章法的合理合规,保持整个印面的和谐与搭配,这也是一个难点。”因此,这其中有五六方印是艺如乐图在刻完之后觉得不满意,又抹掉重新篆刻而成。
这套二十四节气印章大小均为2.5厘米×2.5厘米,为了作品富于变化,画面更加多元,艺如乐图给每一枚印章都设计了不同的印面。“有圆的,有方的,有椭圆的,有不规则的,还有无边的……这些创意都是从中国古代方印、古玺里面来的。比如处暑这一枚,下面的边特别重,这个灵感是来源于古人的封泥。艺术最大的忌讳就是雷同。”艺如乐图笑着介绍。
艺如乐图毕业于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美术系,后留校任教。专业的美术学习为他从事书法、篆刻艺术创作打下了坚实基础。30多年来,艺如乐图始终孜孜不倦地致力于书法、篆刻、现代刻字这3个主要门类的创作实践与教学研究。
目前,艺如乐图是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艺术学院硕士生导师,中国书法家协会刻字硬笔与综合材料创作委员会副主任,西泠印社社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篆刻艺术院研究员,“国家艺术基金”评审专家,全国政协“新时代书法篆刻传承与发展”课题组专家,自治区“草原英才”“突出贡献专家”。作品多次在中国书法家协会、西泠印社、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的“兰亭奖”展全国展、国际展中入展、获奖。
他的作品作品还获得过“全国第十届刻字艺术展优秀奖”“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曾两次荣获自治区人民政府艺术创作最高奖——萨日纳奖,获得自治区第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同时,他的作品被中国美术馆、北京民族文化宫、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西泠印社、中国印学博物馆等永久收藏。
在艺如乐图眼中,艺术家首先得是个思想家,其次得是个设计师,最后得是个工匠。五千年的华夏文明能够一脉相承,文字立下了汗马功劳,大篆、小篆、隶书……文字犹如一条坚实的锁链,把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连接了起来。而篆刻的过程需要把篆刻艺术与传统文化有机地融合,从传统文化中汲取精华。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我们自治区也在推进‘两个打造’工作,用篆刻这种传统艺术展现二十四节气这个中华文化符号,既是对‘两个打造’工作的贯彻落实,也是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建设贡献一份绵薄之力。”艺如乐图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