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哪吒”奇迹的背后,是改变世界的想象力

来源:中国艺术报  时间:2025-02-12 14:47:40   阅读量:

“哪吒”奇迹的背后,是改变世界的想象力 第1张XSb内蒙古文联网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海报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之魔童闹海》:XSb内蒙古文联网

 改变世界的想象力,XSb内蒙古文联网

创造票房奇迹  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王昕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之魔童闹海》无疑是今年春节档最受瞩目的影片,不但延续乃至超越了5年前《哪吒之魔童降世》的良好口碑,更刷新了中国影史票房纪录、全球单一市场票房纪录等多项票房纪录,和同期上映的《封神第二部:战火西岐》一起,引发了人们对《封神演义》相关改编的热烈讨论。仅是哪吒形象的更新、反差萌的喜剧元素、精彩的打斗设计,都无法完全解释影片取得如此票房成绩的原因。《哪吒之魔童闹海》之所以能够获得跨越年龄代际、有着不同文化趣味的观众的好评,特别之处还在于它以超越传统的视角描绘了“自我”与“命运”、“现实”与“理想”的关系,以神话演绎的方式对具有普遍性的当代经验进行了重构和回应。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无定形或作为“空位”的
哪吒形象



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之魔童闹海》始于太乙真人用七色宝莲替哪吒、敖丙重塑肉身。在经过复杂工序获得两坨粉色和蓝色的藕粉后,哪吒和敖丙的灵魂便附身其中等待塑形。这种无固定形状的藕粉形态非常类似二次元文化中的黏液怪物史莱姆。在近年来流行的异世界转生题材作品中,主人公转生为史莱姆后不断变形,是一种能让观众代入的颇为有效的叙事策略。而哪吒的转生之旅,也始于这样一团无定形的粉色黏液。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当哪吒和父母想要对哪吒的转生形象进行美化,负责塑形的飞天猪就被不同诉求折腾得死去活来,这场在“阳刚硬朗”“俊美秀气”间反复摇摆、最终改回第一版的关于哪吒形象的喜剧“玩梗”,也体现了影片会根据不同观者的要求,满足关于哪吒形象的不同期待。也就是说,“哪吒”系列一方面再三重申对自身形象的无条件接受,另一方面却无意为哪吒提供单一的标准像。《哪吒之魔童闹海》创造的是一个尽可能广泛的光谱,让对哪吒有着不同想象和偏好的观众都可以获得满足。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奇迹的背后,是改变世界的想象力 第2张XSb内蒙古文联网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影片最重要的设定之一是当敖丙的肉身被毁后,让敖丙的灵魂也寄居于哪吒的身体中。从叙事上看是两个灵魂共用一具身体,而影像上则创造了两个版本的哪吒形象——嚣张不羁的红色哪吒和温柔有礼的蓝色哪吒。通过敖丙灵魂练习驾驭哪吒身体的段落,以及服下迷迷蒙蒙丹后红蓝哪吒形象的反复切换,影片事实上将哪吒转换为一个易于占据的“空位”。数字时代的观众已经习惯了将自我分配在不同平台、应用和游戏的空位中,以游戏玩家操控游戏角色的方式想象自身与电影角色的关系。而哪吒“多重主体”的构造更召唤着观众的代入,他要去玉虚宫参加的升仙考试则联系着观众更加熟悉的当代情境。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升仙“大逃杀”
与“决断主义”的困境



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之魔童闹海》展示了一个颇为黑暗的世界图景。阐教为了在即将到来的封神大战中战胜截教,决定将不确定因素都扼杀在萌芽中,派出捕妖队剿灭所有其他势力,在行动中捕获的妖怪都会被投入天元鼎炼成丹药。在这种压力下,妖怪的生存空间不断压缩,能够幸存的方法只有通过升仙考试成为阐教仙人。太乙真人带着哪吒飞往玉虚宫参加考试的途中,从空中俯瞰的昆仑山麓上如蚂蚁般延绵不绝前来考试的队伍,展现的正是“大逃杀”式剧情下绝地求生的景象。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文化批评家宇野常宽在《〇〇年代的想象力》中分析了2000年前后日本大众文化想象力的转变,伴随日本经济危机的长期化和新自由主义改革加剧的社会分化,出现了以决断主义和生存博弈为核心的“动员游戏/大逃杀”文艺范式。当下,这种揭示当代人普遍面临的生存焦虑又被称作“幸存系”的叙事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流行模式。很大程度上,《哪吒之魔童闹海》讲述的正是一个不战斗就无法生存的“幸存系”故事。前作中好不容易携手扛下天劫的“魔丸”和“灵珠”,在故事的开始就因为肉身被毁再次面临生存危机,为了帮助敖丙再塑身体,哪吒需要获得能让七色宝莲重获生机的玉液琼浆,因而不得不参加需要打败三只地仙级别妖怪的升仙考试。土肥坡埋头干饭的萌系土拨鼠、在十里八乡收徒的申公豹父亲申正道、沉醉于自身美貌的石矶娘娘,都是试图从“大逃杀”中逃逸的隐匿者、幸存者,而哪吒/敖丙则非常迅速地在博弈游戏中胜出,替作为玉虚宫“缩圈”系统的捕妖队完成了任务。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奇迹的背后,是改变世界的想象力 第3张
XSb内蒙古文联网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有评论指出,相比人物弧线非常完整的申公豹,哪吒直到前往龙宫的战斗都没有体现出明显的成长。这恰恰是因为影片中的哪吒是一个更加“当代”的角色,他将“大逃杀”式的生存竞争作为默认前提,接受了要么战斗要么死亡的人生逻辑。这也是为何在玉虚宫中哪吒发出“小爷就要当神仙”的宣言,他将获得规则的认可作为目标。哪吒的决断在于他从没有任何犹疑,虽然深知世界的规则充满问题,但什么都不做就会死亡,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活下去,就不能在意每一关要打败的人是谁和他们将遭遇怎样的命运。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然而,《哪吒之魔童闹海》的深刻之处,也正在于展示了这种决断主义的问题。升仙的自由幻象,事实上伴随着残酷的结构性压迫。玉虚宫强调的妖与仙的区别,只是禁锢异族命运的枷锁。仅仅为了嫁祸龙族,无量仙翁就不惜让陈塘关变成一片焦土,影片给出了堪称恐怖的画面,与其说类似火山喷发覆盖的庞贝古城,不如说是一处核爆后的灾难现场,化为焦炭的全城百姓是那样触目惊心,金仙大会上天元鼎中展示的九千多颗丹药也那样令人心寒。因而当无量仙翁和捕妖队试图用天元鼎将龙族和海底妖族一并炼化时,原先为了自我生存而进行的博弈就显现出了限度,整体的压迫性规则就成了必须反抗的对象。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中间共同体
与改变世界的想象力



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为了超越决断主义的困境,影片将哪吒和敖丙构造为了一种“中间共同体”。在动画电影《哪吒闹海》(1979)中,龙王三太子本身是哪吒扒皮抽筋的对象。在《哪吒之魔童降世》的初始设定中,哪吒和敖丙也是一种你死我活的博弈关系,只有一方可以作为幸存者存活下来。然而,影片通过共同的作为异类被排斥的经历,让哪吒和敖丙建立了偶然和临时的人际关系,恢复了与社会的联结。这种联盟既包含相似的身份困境——“魔丸”和龙族都承受着被排斥者的命运,也包含对彼此认同的情感羁绊。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奇迹的背后,是改变世界的想象力 第4张XSb内蒙古文联网

电影《哪吒之魔童闹海》剧照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哪吒之魔童闹海》中哪吒与敖丙共享一具身体的设定,正是这种共同体的极致表现。两人拥有不同的命运烙印,哪吒以“我命由我不由天”的姿态存在,而敖丙则背负着龙族被长期镇压的宿命,但正是这种看似矛盾的组合,让他们在面对玉虚宫的强权体制时能够形成短暂而宝贵的联合力量。正如影片所暗示的,单靠个人的孤军奋战难以撼动根深蒂固的结构性压迫,只有打破和博弈,才能在“大逃杀”式的生存竞争中找到一线生机。在对抗无量仙翁和捕妖队的终极大战中,在哪吒和敖丙的带领下,海底妖族和原本负责镇压他们的龙族一同联合,最终突破了天元鼎的囚禁。这种临时和有限的联合,爆发出了让系统震撼的能量。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影片中最触动人心的一幕,还是当东海龙王敖光问哪吒“难道你还想改变这世界”时,哪吒简短却饱含信念的回答“我想试试”。面对“大逃杀”式的升仙之路,哪吒的回答既承认了当前现实的严峻,也含有在绝境中试图突破、追求全新秩序的勇气。这种改变世界的想象力,既是对宿命论和个体英雄叙事的反叛,也探索了看似无可撼动的压迫体系下,是否存在从内部瓦解并重构规则的可能性。哪吒与敖丙的联盟虽然未能给出答案,但为后续故事的发展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或许,在未来的续作中,我们可以期待影片给出更系统性的方案,描绘一幅超越个人英雄主义、多元共存的新图景。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作者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讲师,本文系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中国电影新力量创作与理论研究”(编号:24YTC033)的阶段性成果XSb内蒙古文联网


XSb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