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 2024-12-17 20:07:34 阅读量:
胡笳一曲传千里,愁绪满怀欲断肠。2024 年 12 月 12 日,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与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共同召开舞剧《胡笳十八拍》研讨会。此次研讨会意义重大,专家齐聚,为这部承载着厚重情感与历史底蕴的舞剧在新时代的发展指明方向,助力内蒙古舞蹈艺术迈向高峰。
研讨会现场
内蒙古自治区参会领导: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内蒙古自治区文化和旅游厅艺术处副处长孙再兴;与会专家: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茅慧,原上海歌舞团团长、国家一级导演、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飞华,中国文化报主任记者张婷,内蒙古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艺术评论、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景志,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林平,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包银山,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主席、原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团长、一级导演何燕敏,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编审、一级作曲南飞雁,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原内蒙古艺术学院附属中等艺术学校副校长、内蒙古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导师张永胜,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自治区直属乌兰牧骑副团长呼格吉勒图;舞剧立项方与出品方参会人员: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部长张炜,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苏庆溥,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芸,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市乌兰牧骑队长丁云岗,北京保利剧院管理有限公司剧目制作中心副主任彭漪微,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艺术科科长史美清;以及舞剧《胡笳十八拍》主创人员:编剧罗怀臻,总编导田壮,执行导演宝音阿木尔。研讨会由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海山主持。
舞剧《胡笳十八拍》剧照 舞剧《胡笳十八拍》剧照 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冀晓青 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出席研讨会并指出,近年来内蒙古广大舞蹈工作者立足内蒙古实际,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创作出很多富有成效的精品力作。舞剧《胡笳十八拍》的创作推出是内蒙古舞蹈界潜心创作、守正创新,努力追求艺术高峰的又一次新突破。希望内蒙古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深度观照内蒙古大地上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和现实,展现好北疆文化深厚的历史底蕴和现实基础,讲述好新时代内蒙古各领域、各战线努力办好“两件大事”的火热实践,努力推出一大批具有中国气派、北疆特色的舞蹈精品,为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贡献文艺力量。 内蒙古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 海山 中共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部长 张炜 舞剧《胡笳十八拍》编剧 罗怀臻 舞剧《胡笳十八拍》编剧罗怀臻线上参加研讨会,他表示,舞剧《胡笳十八拍》里原作的文字是本次创作的重点,以“羌胡蹈舞兮共讴歌,两国交欢兮罢兵戈”“胡笳本自出胡中,缘琴翻出音律同”为启发,从而在编创过程中对从历史维度对民族关系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创作过程中与当下人民情感进行融合。剧目是古典舞与少数民族舞蹈的融合,都市文化和边塞文化的融合,现代舞蹈和古典舞蹈的融合,在融合中实现互鉴,是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理念的生动实践。希望剧目在各位领导和专家的帮助和指导下,能不断前进,成为独特的舞台艺术精品。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包银山 内蒙古自治区社会科学院党委委员、院长、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包银山表示,舞剧《胡笳十八拍》是一部体现中华文化精髓和中华美学风范,传播当代中国主流价值内蕴、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优秀舞剧作品。全剧形神兼备、豪迈细腻的艺术表现彰显了中华美学的审美追求。作品再进一步修改完善时,建议以小见大地进一步突显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题立意;适当增加舞剧《胡笳十八拍》这一剧名所蕴含的内容表现;再适度强化思念故乡和儿女分离的情感感染力。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 茅 慧 中国艺术研究院舞蹈研究所研究员、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中国舞蹈家协会理论评论委员会秘书长茅慧表示,近年来,内蒙古舞蹈处于腾飞时期,内蒙古民族舞蹈创作起到先行示范的作用,成果斐然,有目共睹。在打造北疆文化的旗帜引领下,打造品牌精品的时期,舞剧《胡笳十八拍》选题大胆,剧情清晰明亮,人物塑造准确且鲜明,舞蹈编排精彩。敢于在当今的时代,通过传统舞蹈语汇提炼、把握和再造,回望和穿越历史,重新在蔡文姬两段重大人生经历的转变中,产生古今的情感共鸣和古今人性的贯通之处,增加观众对历史的深度理解。新科技的舞台技术手段运用为还原多重时空起到非常好的作用。舞剧的创作来源于历史,要高于历史,想要让“蔡文姬”的形象立得住,舞剧《胡笳十八拍》要思考如何穿越历史表现当代人的立场和文化诉求,打开思想境界,巧妙地处理人物交集,将舞台诗意化体现,展现艺术光彩。 上海歌舞团原团长、国家一级导演 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 陈飞华 上海歌舞团原团长、国家一级导演、文化部优秀专家、上海市文史研究馆馆员陈飞华表示,舞剧《胡笳十八拍》由鄂尔多斯市精心编创选材,彰显其于艺术创作与生产领域深度挖掘“蔡文姬”故事、塑造文化地标的决心。当下应着重从艺术创作层面强化故事情节构思,实现从“讲故事”迈向“编故事”的跨越。在编创中,深入人物内心世界,让蔡文姬的形象在矛盾冲突与情感纠葛中得以升华,使其不仅是历史的再现,更能观照当下现实,引发观众情感共鸣。 内蒙古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艺术评论 硕士研究生导师 王景志 内蒙古艺术研究院研究员、一级艺术评论、硕士研究生导师王景志表示,舞剧《胡笳十八拍》以戏剧的结构、至简的情节,诗化的情境,向当代观众讲述了一段既散发着浓郁的历史文化气息,又熔铸了各民族之间休戚与共的历久弥新往事。真诚期望舞剧《胡笳十八拍》这部舞剧在“铸牢共同体,中华一家亲”的引领下,在思想高度、文化高度和艺术高度上有更大的突破和提升,成为一部无须通过文字介绍,便能够让观众看得懂其中主旨要义的内容,经得起时代检验,符合现代观众审美要求的艺术精品。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 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赵林平 中国舞蹈家协会副主席、内蒙古舞蹈家协会名誉主席、二级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赵林平表示,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而言,鄂尔多斯乌兰牧骑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时代浪潮下,勇挑重担,以民族融合为大主题,既传达胡汉音乐“和”之妙韵,又彰显古典舞与民族舞的交融之美。迈向艺术高峰的路也是精心打磨的过程,希望鄂尔多斯乌兰牧骑潜心雕琢,汇聚各方智慧与力量,借助新颖精巧的创作手法和舞蹈编排,细腻铺陈“蔡文姬”的情感命运,让这部舞剧在艺术征程中行稳致远,成为传颂民族团结与文化融合的名片。 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主席、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原团长 一级导演 何燕敏 内蒙古舞蹈家协会主席、内蒙古军区文工团原团长、一级导演何燕敏表示,近二十年来,鄂尔多斯文化战线及相关领导始终高度重视文化发展,文艺院团对创作的热情经久不衰。舞剧《胡笳十八拍》的诞生,彰显了鄂尔多斯市文艺院团坚持专业化道路与以创作为核心的治团理念。舞剧作为无声的艺术表达形式,从选材到创作完成仅是中间环节,关键在于深刻提炼文姬归汉背后的思想精髓,秉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使作品经得住时间淘洗,真正走向人民。在编排历史剧目时,需要深入挖掘人物情感与内心世界,精心塑造人物形象与关系,强化古琴与胡笳在情感传递和人物塑造中的作用,让这部舞剧在新时代绽放更耀眼光芒,成为连接历史、当下与人民的艺术桥梁。 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 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编审、一级作曲 南飞雁 中国舞蹈家协会理事、内蒙古舞蹈家协会驻会副主席、秘书长、编审、一级作曲南飞雁指出,舞剧《胡笳十八拍》在历史维度上宏阔叙事尊重历史,基于真实又不拘泥于细节,勾勒蔡文姬的传奇经历;古典与民族舞蹈语汇融合,展现胡汉从冲突到和谐;创新历史叙事,双线并立,聚焦主人公内心;音乐设计多元,民族与传统乐器交织,配乐契合剧情,多种音乐手法并用。于当代意义而言,站位高,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创作,与时代同频共振,彰显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和合之美”以及“民族团结”价值,是一部从历史汲取养分、在当代绽放光彩的优秀作品,对内蒙古舞蹈事业发展意义重大,也为构筑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起到积极推动作用。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芸 鄂尔多斯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芸表示,舞剧《胡笳十八拍》从创作到登上舞台的历程充满艰辛,得到鄂尔多斯市政府的大力支持。诚挚感谢专家老师的创作指导,并期待各位专家为舞剧的后续修改贡献更多宝贵意见。舞剧秉持精益求精的理念,结合专家看法将从多方面优化,运用灵动的舞蹈语言艺术,在创作手法层面寻求新突破,打磨文艺精品。进一步突出主题思想,同时紧扣地域文化特色,将鄂尔多斯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融入舞蹈、舞美、音乐和服装之中,多维度塑造蔡文姬形象,期望借此次研讨会之力,使舞剧《胡笳十八拍》成为鄂尔多斯的文化标识,走向更广阔天地。 舞剧《胡笳十八拍》剧照 胡笳幽咽,奏响千年民族交融之华章。相信通过此次深入且富有成效的研讨会,舞剧《胡笳十八拍》在艺术表达上会更趋完美。各位专家的意见建议为舞剧进一步打磨与升华提供方向,鄂尔多斯市乌兰牧骑也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秉持对艺术的敬畏之心与对文化传承创新的使命感,把各方智慧融入舞剧创作之中。我们满怀期待,这部凝聚着无数心血与期望的舞剧,能够在未来的舞台上大放异彩,不仅成为鄂尔多斯的文化瑰宝,更能跨越地域与文化的界限,向全世界生动地讲述中华民族融合发展的动人故事,让蔡文姬的传奇与民族大团结的旋律在观众心间奏响。 研讨会合影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