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 时间:2024-12-10 13:29:48 阅读量:
舞蹈是否需要AI? ——生成式AI赋能舞蹈的创新性发展 李丽娜 马翱 王晗涵
自1956年达特茅斯会议上人工智能的诞生起,技术与艺术便产生了千丝万缕地联系。21世纪,ChatGPT、Viggle、Sora等生成式人工智能横空出世,标志着人工智能迈向新时代。以生成式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新兴技术形成突飞猛进的发展态势,其展现出的创作潜能也不断突破着人类的认知边界,在日新月异的迭代革新中对舞蹈艺术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与影响。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出现更是增强了AI在艺术领域的创造性变革,从单一的模拟人类向艺术创作转向。人工智能主体意识的增强,有效促进了新质生产力的提升,使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但同时也使艺术创作面临着被“替代”的风险,产生创造性领域的职业隐忧。在人工智能与舞蹈艺术融合发展的道路上,可谓喜忧参半,那么该如何看待AI给舞蹈带来的变革呢? 一、生成式AI赋能舞蹈创作新局面 随着人工智能与舞蹈艺术的进一步融合发展,在舞蹈的表演形式、多元融合、编创模式等方面取得一定的成果,不断丰富舞蹈创作的可能性,在突破与创新中展新篇、开新局。当下,在技术与艺术的融合创作中,舞蹈艺术走在时代的前列,AI赋能使舞蹈创作突破了原有的思维与模式,开启了崭新的创作路径,并呈现出络绎纷呈的现状。诸多舞蹈作品、舞剧、影像舞蹈的创作中均融入了数字化技术,跨越了传统创作中的种种藩篱,不论表演者还是观看者都获得了前所未有的体验,在AI助力下,不仅高度提升了作品的观赏性、表达性、抒情性、叙事性还充分展现了AI为舞蹈创作带来的穿越性、沉浸性和共情性。 人机共舞的表演形式 人机共舞的表演形式在近10年左右得到迅速发展。如2016年央视春晚伴舞《冲向巅峰》,540台Alpha 1S机器人设置了3套不同的动作和12套舞步配合歌曲演唱。2018年平昌冬奥会闭幕式“北京八分钟”由24块冰屏机器人与轮滑舞者相互配合,变换队形进行高难度舞蹈表演。2019年央视春晚歌舞《青春畅想》采用6台智能服务机器人:Walker机器人,融合现代舞以及popping流行舞,配合音乐节奏与舞台调度,展现出机器人极大的灵活度和自由度。2021年央视春晚舞蹈《牛起来》,运用大型四足机器人 ,节目首次采用了AI+VR裸眼3D演播室技术,配合全景自由视角拍摄、交互式摄影控制、特种拍摄、实时虚拟渲染制作,呈现出视频交互体验。在2023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中,舞蹈作品《千手观音》使用机器人通过对人类动作的学习和分解进而生成相应的舞蹈动作。2024年央视春晚舞蹈作品《锦鲤》,利用弹簧绳与威亚结合的首次创新,使作品超出舞蹈的常规逻辑,丰富了舞台的立体空间,为观众带来视觉上的升级,营造出“皆若空游无所依”的视觉效果。通过一次次人类与机器融合表演的形式可以看出,从最初人机同台的舞蹈方式,向人机配合、人机生成、人机合一的方向发展,合作模式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人机共舞作为一种新型的表演形式,突破了传统舞蹈的框架,将人类舞者与机器人或虚拟形象的互动作为艺术表达的一部分。这种形式的出现,不仅丰富了舞蹈的视觉效果,也为观众提供了全新的审美体验,挑战了人们对于“舞蹈”这一概念的固有认知,促使我们重新审视艺术的定义和价值。 图1 2024年央视春晚舞蹈作品《锦鲤》 表演:北京舞蹈学院 创意 编舞:汤成龙 人机共融的多元创作 随着技术与艺术的深度融合,舞蹈艺术向多元化方向发展。由我国自主开发的数字交互式舞蹈《西河剑器》,运用动作跟踪,实时交互等科技手段,以深度摄像头捕捉人体轮廓,使用激光雷达技术对人在地面位置的信息采集,以太网舞台灯光控制器实现灯光对舞者的跟踪。当舞者运动时,四周墙壁与地面会随舞者的动作展开不同的光影变化,展现出舞者在高山流水、宇宙空间中舞蹈的奇异幻象。河南卫视打造的传统节日奇妙游系列节目以及舞蹈综艺《舞千年》中,运用了AR、VR、三维建模、舞蹈动作捕捉、虚拟角色生成等技术,将传统舞蹈与现代技术相融合,探索出一条中国传统文化创新型发展的新路径。2023年爆火的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等,通过数字舞台设计和编程,打破传统舞台的时空局限,在光影技术的衬托下,展开舞台的“景观叙事”。北京当代芭蕾舞团打造的舞剧《白蛇--人间启示录》,将传统的民间传说带入到未来时空,表现人工智能时代下人类对爱的寻求。由佟睿睿编导的当代舞剧《深AI你》,将AI与人类所产生的伦理问题以及情感等哲学问题,提前展现在观众面前,展开“人类与AI的平等与尊重”相关主题的讨论与思考。人工智能对舞蹈的介入,无论是在技术层面还是主体层面,都体现出数字时代背景下舞蹈创作倾向于形式创新、情境塑造、互动性增强的特点。人工智能作为人类创作的得力助手,赋予舞蹈作品更多的可能性,为舞蹈艺术的发展作出贡献。
图2 数字交互舞蹈《西河剑器》创意导演:刘春 编导:田湉 表演:唐诗逸 图3 舞蹈诗剧《只此青绿》总导演:周莉亚 韩真 演出单位:中国东方歌舞团 人机共创的编创未来 聊天式人工智能模型ChatGPT的出现开启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元年,人工智能在艺术创作领域取得巨大突破。其他艺术领域中,AIGC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取得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一等奖;AI生成的动画《舞者》斩获戛纳电影短片节最佳短片奖;印度建筑师、计算设计师玛纳斯·巴蒂亚(Manas Bhatia)已经将ChatGPT作为自己的创作帮手使用;芒果TV首创人工智能导演综艺《我们仨》成功播出等事例,均可证明生成式人工智能已在艺术创作领域崭露头角。在舞蹈领域,尽管1964年匹兹堡大学研究人员就已尝试使用计算机来产生随机舞蹈序列,如今也开发出了比较成熟的编舞软件如Dance Forms等,但由于舞蹈艺术呈现载体的特殊性,目前生成式人工智能在舞蹈编创领域的发展较为稚嫩,仍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技术和应用仍在研发和探索中,目前尚存在一定的技术缺陷:虽然AI在动作捕捉和智能编舞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在处理复杂的舞蹈动作和环境变化时,仍然存在一定的误差和局限性;AI目前还难以完全理解和传达舞蹈作品中的情感和意境。舞蹈作为一种艺术形式,其核心在于情感的传递和表达,而AI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有限。期望未来通过模拟和生成复杂的舞蹈动作,AI能够成为舞蹈创作的新工具,为艺术家提供前所未有的创作可能性。在情感分析和交互设计方面的应用,将使舞蹈作品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产生共鸣,实现艺术与科技的交融。AI在舞蹈创作中的应用可以从舞蹈动作编排、概念与故事开发、音乐旋律创作、视觉元素设计等方面介入,前景广阔。我们需要继续关注AI技术的发展,并探索其在舞蹈创作中更多的可能性。
二、生成式AI赋能舞蹈教育新模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字化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领域,当代教育模式同样也在数字化浪潮下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教育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当前教育改革的主流趋势,这种转型不仅可以为教育带来更大的效率和便利,更能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未来的教育将是数字化、智能化、个性化相结合的教育,数字化使教育不再受限于时间和空间,智能化则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个性化更加凸显了教育的差异化和个性化。教育的未来需要教育工作者和技术人员共同努力,探索符合数字时代需求的教育模式和技术手段,实现教育的全面升级和进步。生成式AI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正在开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通过利用先进的算法和大数据技术,为舞蹈教师和学生提供了、一系列创新的教学工具和资源,为教育提供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舞蹈教育手段的智能化 生成式AI的应用为舞蹈教育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及时反馈机制、互动式教学、智能评估监测、跨学科整合、持续更新教学资源库等智能手段,为舞蹈教学的精准化、结构化、数据化提供了重要意义。第一,AI系统通过对学生学习数据的深度分析,能够精确识别每位学生的学习需求和能力水平。基于此,系统能够生成个性化的学习路径,为学生提供定制化的教学内容和练习计划。这种个性化的学习路径有助于学生更有效地掌握舞蹈技巧,同时避免了传统教学中“一刀切”的弊端。第二,利用先进的动作捕捉技术,AI能够实时分析学生的舞蹈动作,并与预设的标准动作进行对比。通过这种方式,AI能够提供即时、精确的技术反馈,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动作,提高学习效率。并且根据学生的动作表现,为教师提供有针对性的教学建议。第三,AI驱动的教学平台能够提供沉浸式的学习体验,如通过虚拟现实(VR)或增强现实(AR)技术,使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舞蹈场景中。这种互动式学习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舞蹈感知能力和空间想象能力。第四,AI可以作为客观的评估工具,对学生的舞蹈表现进行量化分析。通过设定明确的评价标准和指标,AI能够为教师提供全面、准确的学生评估报告。这种智能评估不仅提高了教学质量,还为教师提供了持续监测学生学习进度的手段。第五,AI在舞蹈教育中的应用还促进了跨学科的整合,如结合音乐理论、身体解剖学等知识,为学生提供更全面的舞蹈教育。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推荐相关的舞蹈作品和历史背景资料,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文化视野。第六,AI能够实时更新和扩充教学资源库,包括最新的舞蹈作品、教学视频和学术论文。这种持续的更新确保了教学内容的时效性和前沿性,使学生始终站在舞蹈艺术的最前沿。 图4 图5 图6 运用动作捕捉系统,通过实时动捕和实时解算技术对动作进行生成性实验 实验单位:山东艺术学院 舞蹈教育平台的普及化 舞蹈教育平台的建立,成为传统课堂教学的延伸,为学生提供形成线上线下联动式教学。也可以为舞者提供在线交流和展示的平台,如虚拟舞蹈比赛、舞蹈直播等。这些平台利用AI技术为舞者提供个性化的推荐和互动体验,更能促进舞蹈爱好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如上海戏剧学院智慧树平台课程建设,资源库以上海戏剧学院原创剧目为主要课程,包含49个视频,教学长度共930分钟,其中每个作品的总教学时长不低于80分钟,涵盖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现代舞等舞种,包括独舞、双人舞、群舞等形式。目前此课程已在“学习强国”等平台上线。北京舞蹈学院以中国民族民间舞为案例,建立中国民族民间舞智库共享平台。收录了数据资源、教学成果以及更深层次的智能数据处理,利用AR增强现实、互动游戏、创意视频等形式,使学生在手机端即可获取相关舞蹈教学信息,增强中国民族民间舞的普及化教育。在信息全球化背景下,AI技术与舞蹈教育的多元融合是未来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但目前全球范围内还未有成熟的体系化教育大模型平台,数据隐私、版权归属和安全问题仍有待解决。 三、生成式AI赋能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新途径 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生成式AI技术的加入,为非遗保护提供了智能化工具,高效助力于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存。大模型、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数字技术的快速迭代为舞蹈艺术的发展与创新提供了时代的变革和机遇,如何运用数字科技对我国悠久且优秀的传统文化建构新的“留存与保护、传承与传播”的路径与方式,是人工智能时代必须完成的使命。通过算法分析,揭示文化现象的深层价值,以及创新传播方式,拓宽文化传承的受众范围,为非遗舞蹈注入新的发展活力。 动作捕捉技术为建立舞蹈数据库奠定基础 非遗舞蹈主要以文字、口述和录像进行抢救保护,在保护和传承的过程中存在着口传身授、传承人老化、标准不统一、传承方式单一等问题,也显现出拍摄角度单一、视频分辨率低、对于细节捕捉不够完善等弊端。动作捕捉技术通过使用传感器来追踪身体各部位的运动,这些传感器通常附着在表演者身体的关节部位,绑骨点越多越能够精确地捕捉动作的速度、方向和力度。这项技术的关键在于能够提供高精度的数据,使虚拟角色的动作几乎与真人无异,从而极大地提高视频转化产出的真实感和沉浸感。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动作捕捉技术已经从最初的光学系统发展到了基于惯性的系统,甚至是无标记的动作捕捉系统,这些新技术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采集的便捷性。将动作捕捉技术应用于非遗舞蹈的保护与传承,其优势主要体现在可以全方位无死角的记录舞者的动作与运动轨迹,将舞蹈动作数据化后,可以进行动画或交互式游戏,方便数据的编辑和创作,大大降低编创的成本,更重要的是为后期舞蹈数据库的建立与完善奠定了基础。由网易开发的国风游戏《逆水寒》,邀请编导佟睿睿、青年舞蹈家唐诗逸、孙科等加入,采用光学三维动作捕捉技术,为游戏中的虚拟人物创作出《雨霖铃》《鸿音》《问灵》等舞蹈作品,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艺术碰撞,证实了这项技术的可行性。随着动作捕捉技术的进一步完善,将为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提供更多助力。 图7 图8 国风游戏《逆水寒》游戏推广舞蹈视频《鸿音》编导:佟睿睿 表演:唐诗逸 利用全息投影推动非遗舞蹈沉浸式体验 全息投影技术是一种利用激光或其他光源记录和再现三维图像的技术。与3D和VR相比,无需佩戴任何眼镜,具有立体性,真实性,互动性的特点。全息投影技术为非遗舞蹈的保护、记录、展示、教学、创新编排等方面提供了技术便利,营造了更为真实的特定环境或场所,给学生或观众带来更为沉浸式的体验,打破非遗舞蹈保护与传承各个环节的地域与条件限制。2024年河南卫视春晚杨丽萍借助3DMapping投影技术创作的《龙舞》一炮而红,作品将传统高跷、舞龙与现代科技相融合,通过技术塑造出一个天地玄黄、肃穆庄严、充满神秘感和极具原始生命力的舞台场景。祭司们穿梭于火焰与烟雾中,神龙游荡于云烟缭绕间,庄严威武,雄浑浩荡。虽然尚未达到全息投影的技术,但3DMapping投影的技术支持为作品的环境氛围提供了很大帮助,以全新的视角展示春节的社火表演,唤起观众心中炎黄血脉与中华基因。全息投影技术为非遗舞蹈的传承和发展带来了新的机遇,它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关注,还能以创新的方式保护和传播这一珍贵的文化遗产。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我们有理由相信,全息投影将在非遗舞蹈的未来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图9 图10 2024年河南卫视春晚生肖系列贺年舞蹈作品《龙舞》总编导:杨丽萍 四、生成式AI赋能舞蹈艺术新思考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一大、中国作协十大开幕式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科技发展、技术革新可以带来新的艺术表达和渲染方式,但艺术的丰盈始终有赖于生活。要正确运用新的技术、新的手段,激发创意灵感、丰富文化内涵、表达思想情感,使文艺创作呈现更有内涵、更有潜力的新境界。”生成式人工智能对于舞蹈艺术而言是把双刃剑,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技术与艺术的博弈中,产生了版权问题、伦理问题、安全问题、美学问题、边界问题等一系列隐忧,在科技与艺术共生的后人类时代,艺术又当如何自处,诸如此类的现象都值得我们反思与解决。
人类艺术主导权的威胁 ChatGPT、Viggle、Sora等文生文、文生图、文生视频的创作模式,有一张图片和一段视频即可生成一段舞蹈。当前AI绘画、AI诗歌、AI音乐在内容创作中占据主要地位,随着未来技术的快速发展,生成式AI将会为舞蹈艺术创作带来极大的便利。但科技对舞蹈艺术的深度介入,促使创作者只需要词汇输入、问题提出,生成式AI便可以制作出完整的舞蹈作品,并通过算法的不断优化与升级,作品质量不断提高,甚至生成超过人类优秀艺术家的舞蹈作品。在此背景下,即便是没有舞蹈训练基础的人只要动动手指,也能完成一个舞蹈作品的创作。那么人人都能成为艺术家,舞蹈创作逐渐民主化、大众化、去个性化,其成本大大降低,将带来舞蹈作品的版权无法判断等问题。若艺术家习惯于依赖这种创作模式,成为艺术创作的次要角色,那么在数据化、工业化、机械化、扁平化的生产模式下,艺术将丧失对精神事物的自主探索与追求。科技本该作为人类的延伸,却反过来威胁着人类,让人类在艺术创作中的主导地位受到被替代的风险,那么艺术家是否会消亡,甚至艺术是否会泯灭?但从历史的经验来看,摄影技术的发明,也并未取代绘画艺术,反而使绘画艺术抛弃其再现性、叙事性与功能性的特点,迎来了印象派绘画风格的繁荣发展,由此可以见得技术的革新会促进艺术深入其本质属性的探索,进而走向新生。 AI在艺术中的度量把握 生成式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既有数据的模仿与组合,并不具备人类实践产生的情感反应,进行艺术创作的边界在于人类如何去提问。在时间顺序上,没有提问也就没有答案,人类在这一方面占据了时间的优先性。正如保罗·利科所说“成功的艺术作品源于艺术家抓住了一个在某方面打动他的独特问题,随后他以某种独特的艺术姿态来回应它。”因此随着人类对问题的深入追问,答案也就越深入,生成式人工智能始终处于一个被动地“追赶”状态。在人类得到技术便利的同时,也会对人工智能提供的答案进行主动辨别,判断结果的准确性与适用性,并在此基础上与生成式人工智能产生进一步的交流,这是一个双向对抗、理解的过程,并非单一输出或输入的模式,人类将借此深化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结构的了解,重新审视提问的价值与意义。对于AI的艺术作品,人类仍保有评判的权利,就像取得美国科罗拉多州举办的新兴数字艺术家竞赛一等奖的AIGC绘画作品《太空歌剧院》,也并非由AI一次成功,而是经过作者的反复调整才完成的。所以说生成式人工智能只是提交一份临时答卷,是否采用的权利依旧在人类手上。正如后人类主义美学的观点:“在新的技术条件下,不存在人超越技术或者技术取代人,而应该超越主客对立的人与技术关系,在技术与人的合作中实现分布式的智能和美学。新的艺术和美学实践将在人与技术的互动和结合下不断生成和发展,从而促进艺术和美学的发展和创新。”因此,在享受生成式人工智能带来便利的同时,不要陷入技术的桎梏,丢掉艺术的“身体感”,而模糊了艺术本体的存在。 舞蹈是否需要AI?答案不言而喻。生成式人工智能作为当今时代的前沿技术,正以其强大的能力和无限的可能性,为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它不仅拓宽了舞蹈创作的边界,还为舞蹈表演、教学、创作以及非遗舞蹈的保护、传承和传播等方面开辟了新的篇章。然而,在享受这些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我们也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把握住属于人类的主导权,让技术为人类服务,审慎面对可能出现的挑战与危机。我们要确保技术的合理应用,既要发挥其优势,又要防范潜在的风险。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实现舞蹈艺术与科技的和谐共生,共同开创舞蹈艺术的美好未来。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期待看到更多的舞蹈艺术家和科技专家携手合作,共同探索和推动舞蹈艺术的创新发展,让舞蹈艺术在科技的助力下绽放出更加绚丽的光彩。 作者简介: 李丽娜:山东省签约文艺评论家 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教授 硕士 研究生导师 马翱: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院长 王晗涵:山东艺术学院舞蹈学院研究生 *本文系中国文联理论研究部级重大课题《数字化赋能舞蹈艺术创作研究》(项目批准号:ZGWLBJKT202305)的阶段性成果,原发《金钥匙(汉文、蒙古文)》2024年第四期。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