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 把闪亮在镜头里的幸福呈现给新时代——第26届内蒙古自治区摄影艺术展的现实思考
来源:内蒙古摄影家协会 时间:2024-09-29 15:37:29 阅读量:
《把闪亮在镜头里的幸福呈现给新时代——第26届内蒙古自治区摄影艺术展的现实思考》
mrA内蒙古文联网
mrA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摄影家协会理事mrA内蒙古文联网
内蒙古摄影家协会副秘书长mrA内蒙古文联网
王凤展mrA内蒙古文联网
mrA内蒙古文联网
mrA内蒙古文联网
2024年,是中国摄影事业蓬勃发展的一年,各地众多的摄影主题活动接连开展,中国摄影艺术的繁荣之花遍地开放。在全国各行各业积极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的大环境下,内蒙古以“北疆文化”为凝聚的文艺事业也进入了全面繁荣、着力奋进的一年。作为每两年一届的、历史悠久、影响广泛的省区级摄影艺术最高展事,“第26届内蒙古自治区摄影艺术展”(以下简称影展)历经半年的征稿、评审,于9月26日在内蒙古美术馆隆重展出。经本届影展评委会认真审定,入选的共270幅(组)作品呈现出了一个“亮丽、鲜活、多彩的北疆内蒙古”。本届影展是中国摄影体系中内蒙古摄影艺术的一次盛会,是在近年来内蒙古摄影事业多元开创下、在内蒙古各项事业全面推进中、在学习习近平文化思想和文艺工作指示精神指引下的一场高品位、高水平、高规模的影像呈现。放在新时代中国社会大变革和中国摄影新思潮、新动向的整体环境中品读本届影展的特点,个人认为有诸多值得关注和思考之处。不论是历史传统下“老片”的劲道、还是现代方式里“新片”的嚼头,不论是风光意境下久违的沉迷、还是邻家生活中熟悉的心动……还有很多看着简单、却能让人会心一笑的画面,本届影展真就通过影像艺术拉近了与观者、与生活、与时代的距离。第26届影展是一场有深意也能引众乐的盛会。作为本届影展评委,在和大家一同欣赏的同时,我更希望从摄影作品观审和艺术价值追求的角度,和大家一起做些实在的分享和思考。本届影展征稿主题定为“幸福无处不在”。为什么要定义这么一个主题?无处不在的幸福从影像表达形式上会在哪里、又会具体表现出什么?我们不妨从本届入选作品的事例说起,先看看摄影艺术和幸福生活的关系。纪实类作品一等奖的《牛市》是一幅实实在在的现场牛交易图,且不说构图让人看着舒服,其牲畜满目、市场秩序、场面宏大的特点把经济的繁荣和民生的安详刻画的具象也深刻。这幅作品体现出的内蒙古新生态产业特点和经济发展面貌,是能充分体现地区特色又彰显中国经济活力的代表。内蒙古的“牛势”和中国特色的“牛气”跃然在目。大环境向好了,大众生活也就更有奔头了。一等奖还有一幅作品《幸福摇篮》,很典型的三口人的年轻人家庭,是一次户外旅游宿营场景,一个可爱的宝宝被父母以最简单的哄娃法用被单摇荡在半空中。在如今人们都在忙碌尤其是年轻人被冠以缺少追求、不懂生活的当下,“他们”能外出游玩、能以“家”为主、能用简单“摇动生活”,这难道不是时代活力和生活的本质吗。类似题材的还有《乡村有戏》里孩子在雪天土坡路上欢迎戏曲演出的开心和好戏还在后头的美好寓意、《现场直播》里网红直播带动经济生活的众乐热闹、《智能手机时代的幸福老人》的朴实居家生活和面对新时代的交集等等。这些影像真实反映了内蒙古的整体面貌和民众的朴实向往,也突出呈现了艺术源于生活也升华生活的真谛。这样的主题既是现实社会中民众生活的美好追求,也是摄影艺术落脚现实生活的真切表达。影像艺术呈现出的有真情、有温度、有思想的表达,也就是朴实生活美美的幸福。而这些细微在身边周围的点滴幸福,就是我们可以用摄影发现的,也是每个人在生活中该珍视的。说白了,当影像展示出并引导大众体会什么是幸福、怎么品味各美其美的幸福了,艺术的社会价值也就有了,由艺术创造的百姓的幸福感也就多了,更高层次的社会和谐和社会进步也就能实现了。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今的科技信息时代,让人类自身的生存生活变得既简单又复杂了。如何利用现代科技成果的多样性把自我生命过程的体验变得简单也充实,如何尊重并鼓励每个个体用最真朴的生活方式来构建现代社会美美与共的繁荣和谐,这是当今社会各界都该思考的问题。更是摄影艺术要直面的社会课题。作为摄影艺术的创作者和推动者,要有意识、有能力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角度树立远大思想、提高艺术品味,要理解并深刻把握艺术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用作品来描绘时代和引领时代。第26届影展以及其他影展,都应该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为人民带来更多的幸福。当3712件摄影作品展现在眼前并不停地翻滚在脑海中的时候,我仿佛看到了691名作者手捧着他们探寻到的心目中这个世界的美,正在迎着朝阳的路上微笑地走来。这样的、哪怕是想象的场景,都是影展组织者和评委们无比欣喜的。这是幕后这些人内心真切的期望。本届影展从筹划到征稿、到审评、再到展出,整个活动的各个环节都井然有序,正是这种有序的组织和协调,才呈现出了众多精美作品,也涌现出了许多新人。从收到的作品整体面貌看,这一届影展投稿人的专业度和认真程度有了普遍提升,体现出了内蒙古摄影人的新面貌。通过投送稿件的规范程度,我们感受到了参与者对于内蒙古摄影事业的关注和支持;看到了越来越多摄影人在摄影理念上的大幅提高;体会到了在投稿和拍摄背后,每个人的创作热情和积极心态。这种通过拍摄和投送透露出的尽心做事、做好自己的做法,正是这个时代每个人该有的样子,也是本届影展希望大家能通过发现自己的“幸福”来实现自我价值、实现社会共荣进步的意图所在。艺术类三等奖作品《书山有路》、优秀奖作品《城市韵律之一》都很明显地体现了作者对于拍摄题材和作品艺术表现的用心思考。入选作品《北疆意像》则是以有地区代表特征的具象的羊群,勾勒出了新形态造型的艺术美,北疆风貌的艺境和意境跃然眼前。从清晰的工作流程和宏大的作品展出看,本届影展的筹划组织工作做得严谨周详、展览立意深远。内蒙古摄影事业近年来有了很大提升,在打造“北疆光影”文化形象的同时,也为中国摄影的北方影像丰富建造了更为多元的平台。从本届影展依然壮美的内蒙古风光中可以看到,在适应新时代摄影艺术创新发展中,基于内蒙古这片土地特有的、秉持内蒙古摄影事业良好传承的风貌,很好的延续了下来。这点也是内蒙古摄影立足中国、走向世界的根基,本届影展很好地做了诠释。另一方面,从本届影展主打回归现实生活的基础上,极力推陈出新在新表达、新思潮、新艺术呈现上的推动,也可以清晰解读出内蒙古在紧跟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全面社会进步,以及在这样一个大环境下内蒙古摄影事业的思变求新和文艺创新。这些所体现出的作为中国摄影中有独特品味的内蒙古摄影在新时代中的实践和探索,对将来的内蒙古摄影乃至中国摄影发展会发挥重要的、基础性作用。从评选现场热烈气氛和评委们饱满的工作热情看,第26届影展组委会抓住了影展核心,通过卓有成效的工作机制搭建了有利于好作品呈现和更多新人推出的开放平台。来自中国摄影和外省市摄影的专家以及区内不同盟市、不同擅长领域的七位评委,遵照既定的纪律规则,经过三轮的独立观摩、投票、审看,完成了最终作品评选。终评环节评委们集中在评片室从早上9点一直工作到深夜12点。个人投票环节,有一两个小时室内几乎是无声的“战场”;评述环节每个人激烈的发言又像是开锅一样在“舌战”。不论无声还是激烈,大家始终遵循着有标准、要公正、讲艺术的原则,力争为这届影展留下心目中更多更好的作品。这样一次评审,从评委的状态就可以看出内蒙古被社会关注的热度,可以体会到摄影对于内蒙古各项事业发展的意义。午夜时分,当各位评委“懒散”地走向户外握手告别的时候,这不是分别,是通过大家的携手一起在为内蒙古发展和中国摄影事业进一步推动的凝聚。当大家通过现场的陈设观看着本次影展的作品,面对面地和每一位作者并且借助他们的影像表达来和评委、和主办方、和摄影艺术营造的世界在静心对话的时候,我们不由得又会回到最初的主题上,“幸福无处不在”的本届影展作品到底展现了什么艺术价值?大众又能通过这些创作获取到什么?摄影人又该如何创作才能走好摄影之路?这些,不论是作为创作者还是影像传播者的摄影人,都该思考和必答的问题,这也是主办方想通过本届影展向内蒙古摄影人传递的信息。恰好在观展期间,我遇到一位好久不见的年轻摄影人,他一直很努力在他的商业类摄影创作中。他有不少客户,也总有客户不满意却说不清为什么的时候。我问他,和客户探讨过什么是摄影吗?他没有正面回答,却问了我一个看似司空见惯的问题,“你说一幅好的作品应该有思想深度,一个有思想深度的人才可能会拍出深刻的作品……但到底啥叫有思想?有深度?没有思想深度就不是好片了吗?”。我刚听完本想笑,但仔细想想,他的话很值得思考。很多我们平时以为很简单的道理,就是因为没有在可操作层面有效的分解和疏导,才会变为很多看似有意义实则走形式的“假大空”。摄影人如果自己不知道好的作品是什么、也不能为之去深入去创作,那怎么能通过作品来打动和引导更多的人呢。摄影艺术的殿堂开阔宏大,但每一位摄影人需要看清和走好自己的路。提高自身摄影认知和思想觉悟是摄影人不断成长的基础。摄影是摄影,是摄影人用专业的器材进行的专业操作,也就需要有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摄影也不是摄影,摄影器材操作之外的大多事情其实和摄影专业无关,是这类人在工作、在生活、在表达他们看到和想呈现的影像(况且好多专业器材也随着科技进步更智能简单了)。那么,摄影到底是什么呢?记得李舸主席讲过的《为生活而艺术》的这样一堂课。他从其他艺术带给人的精神体验和中国传统审美品读的不同维度,讲述了艺术和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关系。还结合摄影艺术的诞生和发展历程,阐述了影像拍摄的记录价值和摄影艺术的美学体验。“为生活而艺术”就是摄影艺术通过影像传达出的“有质量、有品位的美好生活”的主动呈现。从人类社会进步和自然生态和谐角度把握摄影的意义,从摄影艺术为时代写真、为人民留影的角度体会摄影人的担当,从丰富群众生活和传播正能量角度去呈现摄影作品的美好,这样的理念认知,是包括本届影展参与者在内中国摄影人要共建共进的,也会被大众认同。摄影是生活,是摄影人用自己思想探寻出的生活艺术。不断创新和勇于探索是摄影艺术保持生命力的源泉。摄影有别于其他艺术门类的另一个特点就是在现实中的实践性。从事摄影事业,务必要有主观的“要探寻”和客观的“去远方”。当我们从最初的拿着相机游玩随拍,到透过镜头照见了世界、照见了众生、也照见了自己的时候,摄影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用影像表达走向广阔天地的艺术之门。这种开启不会是简单的从一家到另一家,从一处到另一处,而是一种自己随摄影而炼就的思想在无数次快门按下后的探索领悟。更有意思的是,会有更多的领悟不是在随同众人共拍时的快乐中,反而是一个人在孤独、持久甚至茫然的探寻中不停地战胜自己后的创作新生。个人的艺术成就和作品的艺术价值,大多都是在这样的实践和积累中收获的。在摄影的成长过程中,要能找到自己才是最关键的,要能做到自己才是最难得的,要能获得自己才是最珍贵的。由摄影成长而不断提升也体现在作品中品味,会让作品“艺”味深长。能体现时代特征又贴近现实生活的作品是摄影的价值所在。摄影作为独立艺术门类是从摄影术的诞生发展起来的。摄影形成于工业科技创新中,也因其随时代的迅猛推进而发展壮大。摄影艺术相比其他艺术形式更贴近现实、贴近生活,也更便于刻画时代。这样的天然属性为摄影人深入生活从事艺术创作创立了先天优势,也明确地要求摄影人务必在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获得灵感。艺术源于生活,要为人民日常生活带来了乐趣,但艺术又有别于简单的生活陈设,艺术作品也必然要有能发人深省、激发能量、阐明道义的深层表达。这些表达是摄影人基于个人对实际社会生活的体验和提炼,是凝结在创作中的价值观体现。能从各自实践中把带有温度也深刻反应时代变革的影像创作呈现出来,这才是摄影艺术的魅力和价值所在。“幸福无处不在”的本届影展不仅是从观念上告诉大家艺术就是活生生的生活、生活到处都有快乐,也从可能的实施路径上提示摄影人,艺术创作“条条大路通罗马”,只要你能发现和坚持。真正好的摄影作品和优秀的摄影人,有如金子般珍贵。如何更多地发现这些金子并助以适当呈现,则是关乎摄影事业长久繁荣的根本。内蒙古摄影事业以第26届影展为契机建起了摄影之树长青的广阔空间。这样一场盛宴,必将为北疆文艺繁荣和社会文明带来有力推动;这样一次探索,必将为今后内蒙古摄影以及中国摄影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幸福无处不在也就在身边,我们对新时代中国式现代化在内蒙古的实现、对文艺复兴中的内蒙古摄影艺术的美好明天充满希望。mrA内蒙古文联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