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来源:内蒙古评论家协会  时间:2024-04-18 11:17:45   阅读量:

培根铸魂,沁润北疆:3qV内蒙古文联网

“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3qV内蒙古文联网

  ——吴荣海《蒙古马精神颂》百米长卷主题书画雕塑展述评3qV内蒙古文联网

  邰婉婷 | 科尔沁区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3qV内蒙古文联网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期间,多次提到要发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蒙古马精神,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殷切期望和重要要求。为进一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2024年3月12日上午在通辽市工人文化宫,中共通辽市科尔沁区委员会、通辽市科尔沁区人民政府共同举办了沁润北疆—— “一马当先科尔沁 万马奔腾新征程”蒙古马精神颂百米长卷主题书画雕塑展。该作品展由通辽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家樣”传统雕塑第三代传承人,著名美术家、雕塑家吴荣海老师历时四年创作完成。3qV内蒙古文联网

寻找艺术与精神的呼应3qV内蒙古文联网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马”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作为最早被人类驯服的动物之一,为人类脚力的延伸,在运输、耕作、交通、文化交流等人类文明发展的诸多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而备受人们的喜爱与推崇。随着人类物质文明的不断发展,“马”除了承担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基础性功能外,逐渐在精神文明层面也形成了其独有的形态,在我们的文化中“马”常常有着正面积极的象征,《周易》中说“坤,元亨,利牝马贞”,这里的马象征着忠贞、贞洁等高尚的品格,而形容一个国家的大小也可以用“百乘之国”、“千乘之国”来形容。在中国人的心中,马一直是一种文化象征,画家们爱画马,有如韩幹《牧马图》、《照夜白》,有如李公麟《五马图》,赵孟頫《浴马图》,郎世宁《百骏图》,徐悲鸿《八骏马》等等不胜枚举;而雕塑艺术中关于马题材的作品也是数不胜数,有如沉静肃穆、气势磅礴的秦兵马俑;充满浪漫主义,夸张生动的汉代马雕塑;尽显雍容,华丽丰满的唐代三彩马俑,无一不彰显着各个时代所独有的气质,雕塑艺术中马的造型艺术,进一步阐释了“马”这一种动物为何在人类文明史上占据着如此重要的历史地位。3qV内蒙古文联网

  蒙古马是以主要原产地命名的世界古老马种之一,特殊的物种基因、严酷的生存环境和长期的遗传变异,造就了蒙古马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蒙古马体形矮小,其貌不扬,然而,在风霜雪雨的大草原上,其却能不畏艰辛、纵横驰骋、屡建奇功,铸就了蒙古马独特的品格和精神。在蒙古民族文化中,蒙古马作为一种蒙古族独有的文化符号,有着自己的文化形态,人们将它们独特的造型形态、精神品质符号化,并融入艺术创作中,如岩画、壁画、水墨画、雕塑、装饰以及日常用具上都能体现以“蒙古马”元素创造出的各种文化符号和形象所汇集的“蒙古马”文化精神,构成了“蒙古马”题材艺术作品创作的多样化。3qV内蒙古文联网

  2014年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指导内蒙古工作时,首次明确提出蒙古马精神。他表示:“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 2019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并指导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时提出,希望内蒙古的同志认真贯彻党中央要求,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把各项工作做得更好。2020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一次强调要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对蒙古马精神的精辟概括和科学定位,深刻总结了蒙古马自身所具有的特点和优势,同时也描绘了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程中,所表现出的忠于职守、吃苦耐劳、坚韧不拔、一往无前的精神状态。3qV内蒙古文联网

  蒙古马精神萌生于深厚的草原文化,形成于内蒙古各族人民长期的革命、建设与改革的奋斗历程中。在革命战争时期,为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内蒙古各族人民团结一致、前赴后继、并肩奋战,众志成城抵御外来侵略和压迫,展现出英勇顽强的革命拼搏精神,这是坚韧不拔、不懈奋斗的蒙古马精神的真实写照。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大地涌现出一批批献身边疆、默默耕耘、甘于奉献、艰苦奋斗,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各族干部群众。改革开放以来,蒙古马精神与改革创新、锐意进取的时代精神紧密结合,成为推动内蒙古各项事业高速发展的精神力量。进入新时代,内蒙古各族人民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蒙古马精神,努力打造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历史和实践证明,蒙古马精神是对内蒙古各族人民伟大奋斗精神的形象概括,是内蒙古各族人民永久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蒙古马精神的丰富内涵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真实写照。3qV内蒙古文联网

  弘扬“蒙古马精神”,也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担当,本次举办的沁润北疆——“一马当先科尔沁 万马奔腾新征程”蒙古马精神颂百米长卷主题书画雕塑展在艺术层面上与蒙古马精神形成了密切呼应。画家以蒙古马精神为榜样,以艺术为载体,创造出了具有独特魅力的作品。本次展览主要分绘画和雕塑两大部分,其中绘画部分包括“马头琴传说”“守护家园”“战风斗雪”“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鸿鹄之志”“旗帜”“共同家园”“祖国山河”八个篇章;雕塑作品包括“我是蒙古马”“旗帜:蒙古马精神”“《驯马》”“一马当先”“龙马精神”“马头琴传说”等雕塑作品。除此之外,还有以序言、跋以及题诗形式出现的诗词、书法作品为画卷增添了艺术感染力。接下来我将从“蒙古马精神”在绘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蒙古马精神”在雕塑作品中的艺术表现形式以及“蒙古马精神”在诗词书法中的艺术表现形式等三个方向来进行论述。3qV内蒙古文联网

 3qV内蒙古文联网

“蒙古马精神”在绘画中的艺术表现形式3qV内蒙古文联网

  该幅鸿篇巨制中,艺术家对中国传统的水墨画进行了艺术的创新,长卷序篇是吴荣海老师以颜体书法写成的《蒙古马精神》。颜体书法作为中国书法史上的一大流派,以其雄浑、豪放、厚重、典雅为主要特点。在这幅作品中,书法家用笔厚重而不失灵活,写出来的字字形宽博庄重,笔画粗壮浑厚,有力度,有节奏感地将蒙古马精神展现得挺拔开阔,气势磅礴。3qV内蒙古文联网

  长卷第一篇章为《马头琴传说》,画家采用传统白描技法与壁画形式结合的方式,以线为骨,中锋用笔,墨色渲染,采用现实主义手段,以拙朴遒劲的绘画语言,按事情发展顺序,生动再现了牧童苏和和白色小马驹的感人故事:苏和在冰雪中救起一匹白色马驹,并将它带回家细心照料,成为了彼此最亲密的朋友。一年,王爷要在草原上举办一场盛大的那达慕大会,并许下诺言“谁能赢得这次比赛不仅能得到丰厚的奖励,还能迎娶王爷美丽的女儿”。苏和得到消息,带着他的白马参加了比赛,白马不负期望赢得了冠军,但王爷看到苏和是一个贫穷的少年后,反悔了,不仅悔婚,还想用三个元宝买下白马。苏和不从,但最后王爷霸占了白马,得到白马的王爷迫不及待的想要在王亲贵胄面前炫耀,但不屈的白马,重重的将王爷摔下,王爷命令兵士射杀白马,白马带着满身箭伤,冒着风雨回到主人的毡房前,但白马伤得太重,死在了主人怀里……苏和伤心不已抱着白马沉沉睡去,梦里白马对苏和说:“你用我的皮毛和骨头做成一把琴吧,这样我就可以永远陪在你的身边了。”醒来的苏和按照白马所说,用白马的皮和骨做成琴身,鬃毛做成弓和弦,并在琴柱上刻上了“白马”的样子,第一把马头琴就这样产生了。从此,马头琴悠扬的琴声缭绕在苍茫辽阔的草原上,这琴声不仅寄托了主人对白马的深切怀念,更让人动容的是白马那颗感恩之心。这一篇章不仅讲述了马头琴的由来,也表达了马与人之间深厚的情感,在蒙古马与人互动的过程中,蒙古马已逐步由自然的马转换为心中的马,达到了物性与精神的统一。具备了人的心理属性的蒙古马,展露出了蒙古马对主人无限忠诚的品质,这种品质表现在家国情怀上,就是把对党的忠诚放到第一位,做到纯粹的、无条件地忠诚于党的领导,这也是践行蒙古马精神的政治标准。3qV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第1张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一篇章《马头琴传说》局部画作3qV内蒙古文联网

  长卷的第二篇章是《守护家园》,画家使用快墨形成动感的线条,以富有激情的夸张、拟人手段创设情境,运用大开大合的写意笔法,表现出马与群狼搏斗的画面:画面中一匹年轻的儿马挡在狼和马群之间,马群中最强壮的两匹头马合力与凶猛的野狼搏斗,其他年轻强壮的成员也纷纷勇敢地加入战斗,用铁蹄保护身后老弱幼小的成员,守护自己的家园。这一篇章中团结、勇敢、拼搏的蒙古马也正是我区干部群众的真实写照,内蒙古位于祖国北部边疆,因其独特的地理位置,承担着守护祖国北疆的重要职责,蒙古马精神激励着全区各族人民团结一心,牢牢守护着祖国北疆安全稳定,构建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思想长城。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三篇章名为《战风斗雪》,画家以情催笔,借鉴颜体书法的“屋漏痕”、“折钗股”艺术表现手法,笔笔中锋,以形如金属质感的曲折线条,深而不露,沉稳有力地描绘出一群俊马在风雪中驰骋的画面,以此表达蒙古马在严酷的生存环境中造就的耐寒、耐旱、耐力强的特殊属性。它们在风雪中驰骋的神情,让人不禁联想到刚刚在内蒙古落幕的第十四届全国冬季运动会。举办一场全国性赛事,其难度可想而知,但内蒙古始终坚定目标,凭借着“蒙古马精神”,破除重重困难,举全区之力为全国人民呈现了一场高标准、高水平的精彩盛会,更是完美诠释了冰雪运动的独特魅力与蓬勃生机。3qV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第2张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三篇章名《战风斗雪》局部画作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四篇章名为《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画家采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物象与意象交替出现的方式托物言志,描绘出群马渡河的场景:在湍急的河水中,一群蒙古马在头马的带领下逆流而行,想要到达的河的对岸,无论是浅滩,还是深水,蒙古马都是目标坚定,没有丝毫的畏惧和退缩,展现出蒙古马“吃苦耐劳、一往无前、不达目的绝不罢休”的精神。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五篇章《鸿鹄之志》延续了上一篇章,依然采用浪漫主义表现手法,借鉴马踏飞燕和敦煌壁画艺术形式借物喻人,描绘了渡河的马群陆续上岸,一匹年轻的儿马呼唤着其他成员尽快上岸,头马站在一块高耸的岩石上眺望着远方飞翔的大雁,立下他的鸿鹄之志,他要带领他的马群翻越更高的山峰,到达更广阔的天地,画面呈现了“少年应有鸿鹄志,当骑骏马踏平川”的景象。这也象征了我们百年大党,峥嵘岁月,风华正茂。3qV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第3张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五篇章《鸿鹄之志》局部画作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六篇章名为《旗帜》,此篇章采用超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表现手法,打破传统的水墨画以黑白灰为主色调,大面积使用红色,对色彩赋予了新的寓意。这些色彩的运用,无疑给观者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该幅画还运用传统线描中的“枯柴描”,焦墨飞白,点明主题,深化主旨。在这幅画中,画面左下角一匹头马嘶鸣呼唤着身后马群,马群听到呼唤奋勇向前,即使跌倒、牺牲也绝不退缩。前赴后继的蒙古马,汇聚成了一面鲜红的旗帜,指引着后辈前行的道路。纵观我国党和国家发展进程,每一个阶段都有无数鞠躬尽瘁、身先士卒的英雄和榜样,他们的精神就像一面鲜红的旗帜引领着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七篇章《共同家园》,这一篇章不同于其他篇章的激昂壮烈,画家以清淡的水墨,比较抒情的基调向人呈现出了一片温馨和谐的画面:马群在草原上悠闲的饮水吃草,头马警惕地巡视着周围,为马群站岗放哨,在马群的周围不仅有羊群,还有兔子和草原鼹鼠等小动物,草原上的动物们渊源共生和谐共融,画面上还可以看到一个人物形象,这位就是这幅长卷的作者吴荣海老师,吴老师通过这种巧妙的方式展现出人与自然共生共融,各族儿女守望相助的美好画面。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也是社会和谐稳定、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我们要紧紧围绕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构建起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八篇章名为《祖国山河》,这篇章采用散点透视构图,运用蒙太奇手段,写实与抽象相结合的方式表达了内蒙古高原是黄河文化、农耕文化和草原文化等北疆文化的交集之地,也是多民族聚集地。整幅篇章以黄河与阴山为底色,画面中可以看到秦、汉、唐等不同朝代不同时期马的形象,在五千年的中华文明史中,马作为重要的生产、交通工具,被寄予忠诚、勤劳、勇敢的形象,一直活跃在各种文化艺术作品中。作者通过拟人化的手法,将奔涌的黄河描绘成疾驰的骏马一路向北,直冲阴山。阴山的长城遗址众多,蒙古马的精神,就像这些长城一样,刚强不屈,横亘东西,守望北疆。在此长卷最后,是由吴荣海老师创作,蔡东明老师书写的,蒙古马精神颂百米长卷的题跋:《蒙古马颂》。该书法作品依旧采用颜体书法,上书:《蒙古马颂》吃苦耐劳兮长鬃抖/不惧艰险兮高昂首/坚韧不拔兮阔步走/一往无前兮雄赳赳/不达目的兮不罢休!3qV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第4张3qV内蒙古文联网

  第八篇章名为《祖国山河》局部画作3qV内蒙古文联网

  从整体看,这些沁润了吴荣海老师四年心血的百米书画长卷,构图主要采用水平构图和散点构图的方式;色彩运用上,在传统水墨技法的基础上加以创新和突破,大胆设色,由此突出主题。吴荣海老师笔下的蒙古马,在造型上完全符合蒙古马“体质粗糙结实,四肢健壮有力,头和颈部较粗重且短,额头宽而平,鼻孔大,前胸丰满,长腰,腹大而充实”的形态特征;吴荣海老师笔下的蒙古马,动作强劲有力,具有速度感,整体姿态飞扬流动,在不事细节修饰的姿态和大型动作中,整幅画表现出力量、运动以及由之而形成的“气势”之美。3qV内蒙古文联网

 3qV内蒙古文联网

“蒙古马精神”在雕塑中的艺术表现形式3qV内蒙古文联网

  这种“气势”之美不仅贯穿于百米书画长卷中,还深刻体现在其“蒙古马精神”为主题的雕塑作品中。吴荣海老师是内蒙古自治区雕塑学会会员,也是通辽市级非遗传统民间雕塑暨科尔沁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吴家樣”传统雕塑第三代传承人,其创作的雕塑作品《我是蒙古马》,在2020年入选自治区“弘扬蒙古马精神”文艺精品创作工程展。这是一匹用玻璃钢和铜材料铸造而成的蒙古马:它,马腿直挺,马蹄蹬地有力;它,马头微扬,马眼直视远方;它,马鬃和马尾随风飘飞,马鼻与马嘴正发出阵阵嘶鸣。这匹雕塑马最大的特点是蒙古元素吉祥花纹在马身上的使用,蒙古元素吉祥花纹通常由各种象征吉祥、富饶、力量的符号组成,如云纹、水纹、火纹等。这些图案在蒙古人的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地位,被视为吉祥的象征,代表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艺术家巧妙地将这些吉祥花纹融入到了马的形态之中,使得马的形象更加生动、活泼。在这件雕塑作品中,人马同形同构,人与自然,人性与物性浑然一体,传达出了蒙古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在这件雕塑作品中,蒙古马雕塑中的吉祥花纹不仅仅代表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表达了对现代审美的探索精神。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对美的追求越来越多样化,传统的艺术形式也需要不断地创新和改进。而蒙古马雕塑中的吉祥花纹正是这种创新和改进的体现,它既保留了民间传统文化的精髓,又融入了现代的审美观念,使得蒙古马雕塑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需求。3qV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第5张3qV内蒙古文联网

  雕塑作品《我是蒙古马》3qV内蒙古文联网

  《旗帜:蒙古马精神》是吴荣海老师雕塑作品中的代表作。这件作品在2021年,庆祝建党百年,沿黄河九省区工艺美术展览中获得金奖;2022年,入选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雕塑展览。这件雕塑作品和百米书画长卷第六篇章《旗帜》相映成辉,以各自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阐释同一个主题:蒙古马精神。这件作品中的蒙古马,不像《我是蒙古马》雕塑那样使用写实性的表达方式,而是只提取其极具代表性的马头,进行夸张、抽象化塑造,使其个性鲜明,极具辨识度。这件作品中的蒙古马,通体红色,犹如一面迎风招展的红旗,它代表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各族人民爱憎分明、勇敢坚韧、奉献和不屈不挠的意志品质。除这两件极具代表性的雕塑外还展出了两件《驯马》系列雕塑,这两件作品用雕塑艺术展现了牧马人在草原上驯马的精彩瞬间,表现出牧马人的勇敢和智慧;一件名为《一马当先》的雕塑,该作品通过超现实主义的手法,将蒙古马奔跑的速度表现得更为生动形象;一件名为《龙马精神》的雕塑,该作品通过抽象的造型手段,展现出蒙古马充满奋斗和活力,追求卓越的精神;还有一排浮雕作品,以雕塑方式呈现了第一篇章《马头琴传说》。3qV内蒙古文联网

文艺评论 | 邰婉婷:一马当先科尔沁万马奔腾新征程 第6张3qV内蒙古文联网

3qV内蒙古文联网

  雕塑作品《旗帜:蒙古马精神》3qV内蒙古文联网

 3qV内蒙古文联网

“蒙古马精神”在诗词书法中艺术表现形式3qV内蒙古文联网

  吴荣海老师不仅是画家、雕塑家,还是位诗人、词作者。他在创作这幅百米长卷和雕塑作品期间,也创作出了一系列 “蒙古马精神”主题的诗词作品。他把这些诗词作品以题诗的形式融入到画作中,做到了“画中有诗”。众所周知,在水墨画中题诗是一种常见的表现手法,它能够为画面增添更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水墨画中的题诗通常是以书法形式呈现的,这种书法风格与水墨画的风格相得益彰,给人一种和谐统一的感觉。在题诗的内容上,画家通常会选择与画面主题相关的诗句,或者是表达自己情感和思想的诗句。这些诗句不仅能够为画面增添更多的文化气息,还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画家的创作意图和情感表达。在百米长卷中出现的题诗有《蒙古马颂》《蒙古马赞》《蒙古马颂》(跋)等。这些题诗在书写风格上,在不同的篇章选择的书法形式也不一样,因此,它们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意境也不同。另外,作者还对水墨画中的题诗进行了精心的布局。比如,作者在书写《蒙古马颂》时,为了整个画面的平衡和美感,将题诗的位置放在下面形成倾斜的三角形,这样的设计,使腾空的马蹄和土地之间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它既象征了蒙古马生存的自然地理环境又同时兼顾了画面的稳定性。3qV内蒙古文联网

 3qV内蒙古文联网

结语3qV内蒙古文联网

  在新的历史时期,文艺创作正在发生深刻的变化。在这样的背景下,蒙古马精神作为一种新的文化价值观,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文艺创作者所关注和推崇。蒙古马精神所具有的顽强拼搏、执着追求、敢于创新、永不言败的特点,是蒙古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一种民族精神,也是新时代文艺创作中不可或缺的精神财富。艺术家们通过不同的表现形式和手法将蒙古马精神体现在作品之中,或是具象写实、或是抽象表现、又或是象征隐喻,从而使其文化内涵以美的艺术为依托得以传承和弘扬,通过艺术展现蒙古马精神在历史、文化、生活等方面的应用和体现。艺术家们以不同的艺术表达方式积极传达出蒙古马精神的地域性、民族性、时代性和社会性。这些体现蒙古马精神的作品不仅会是内蒙古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将是中华文化的瑰宝之一。艺术的创新要响应习总书记提出的要求,不断将这些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融入到国家治理和发展中,通过弘扬蒙古马精神,推动中国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文化传承和创新的有机结合。3qV内蒙古文联网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