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 时间:2021-10-14 10:55:46 阅读量:
做一名合格的文艺评论工作者
——写在中宣部等五部门
《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
的指导意见》印发之际
张锦贻
几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高度重视和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并且中肯地指出“文艺批评要的就是批评”。最近,中宣部等五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文艺评论工作的指导意见》。针对新时代的新情况、新特点,提出:“推动创作与评论有效互动,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说服力和影响力,促进提高文艺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精神食粮。”
总书记每每提到的“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始终是文艺创作、文艺评论工作中的主旋律。在新时代,怎样使文艺评论工作更加昂扬地奏响这一主旋律,并使其在再一个百年奋斗中激励人们的意志,振奋人们的精神?这是个大问题。当然,作家要写出反映新时代、表现中国梦的好作品,文艺评论工作者就应该生动形象、具体传神地把好作品的“好”阐释出来、讲述出来,使广大读者在平常的视角中读好书,从好书中领会到作品中故事情节的巧妙结构、人物细节的细致,体会到文学形象的精妙寓意、艺术语言的奇妙表达;从而使好作品的“好”充分地彰显出来,变成一种艺术魅力,深深地吸引着大众,拿起书来看,就爱不释手。然后,作品中深藏的寓意、包蕴的哲理、蓄积的思想,就会潜移默化地洇渗在人们的心灵深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种子”就会深深地播撒在人们的心田里。我们常说,创作和评论是文艺的两翼,有“好”的作品,有“好”的文艺评论,新时代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之“鸟”,就会高高地飞翔在“创作自由”的蓝天上。如蒙古族青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的长篇小说《黑焰》,一开头就写母獒格桑勇斗雪豹。作家赋予这只黑獒以灵性和情性,写出它像一团黑色火焰似的生命活力和生活热情;也让人们体味、体悟到古老的游牧民族的强悍和淳朴。作品评论就着重阐述了作家既开创了写动物的鲜明习性和鲜活情感相统一、朴实无华的民族土话和精致华美的文学语言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又开拓了刻画动物形象的审美视野,更开启了人们心底珍藏着真善美的那扇门扉。同时艺术地揭示出作家对新一代蒙古族少年儿童的挚爱;对当下社会上物欲横流、漠视生态的现象持坚决批判的态度。这就使动物小说除了具有深厚的地域性之外,更有了一种崭新的当代性;使动物小说创作的意义超越了自身,也超越了儿童文学领域。这样的评论,既提炼了作品的思想内涵、文化意蕴,也提升了读者的审美意识和欣赏水平,切实起到了“发挥价值引导、精神引领、审美启迪作用”。由此也就能逐步地“开展专业权威的文艺评论”,文艺评论就会有说服力和影响力。
诚然,有说服力,有影响力,从根本上说,还是要增强文艺评论的战斗力。《意见》及时地指出,“要把好文艺评论方向盘”。而把好方向盘,关键在于文艺评论工作者自身的素质。文艺评论家自身的思想水平、专业水平、道德水平是根本。除了要有好的专业素养之外,必须有高尚的人格、人品,入以良知,出以公心,从作品出发,好就是好,不够好就是不够好。即使是有了名气的作家,也不是每篇作品都好。也就是说,得“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政治性、艺术性、社会反映、市场认可统一起来”,说到底,仍然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问题。打铁还需自身硬。文艺评论工作者要切实以马克思文艺观为指导,甄别作品的好与不好,然后才能做出实事求是的评论,才能使文艺评论在实际生活中产生战斗力。就说蒙古族青年作家格日勒其木格·黑鹤,从崭露头角到在国内外出名,文艺评论起到大作用。而各地评论家在为他的作品写评论时,还都不知道这位黑鹤是何人;只是都读出了他作品中思想的精深、艺术的精湛、语言的精当。而且,由于评论工作者的视角不同、艺术个性殊异,恰使他的作品能从不同的侧面显示出巨大的精神力量。如他的中篇小说《狼獾河》,一开始并未引起广泛关注,因为,动物文学中,写狼獾的很少。深入阅读之后,才发现,作家竟能在一只狼獾身上,传达出奇妙的感性与理性相交融的感觉,而且用一种浸渍了蒙古族人民的情感汁液的、富有民族生活情韵的语言来表达。作家把不大的狼獾写得很有情意,它们的体态神情与茂密的丛林、薄薄的雪层、远处的山脊,与黄昏的草地、蓝色的烟雾、遥望的地平线,共同构成了一种特定的意境。黑鹤的文学语言也浸渍了游牧民族对广袤草原和丛莽山林的激情与虔诚,独特地描写出民族现代化进程之中的另一种奇妙的精神境界和微妙的民族气质,独特地表达了中华民族文化心理的构成与发展,作品中流淌着的正是朴厚、淳真的情感和人与动物、与自然、与宇宙之间相依存、相和谐的本真。这是一种撼人心弦的民族精神的诗性表现。作品所表现的,正是一种在广袤草原、在僻远地区天然保存下来的、未受鄙俗的商业气息所濡染的笃朴的信义、正道的刚烈、赤忱的善良。它构成了黑鹤笔下寓于动物世界的正能量,构成了蒙古族少年的美好人性的基调。文艺评论揭示出这一点,一种独特、独一的“战斗力”就自然地显示出来。
《意见》中指出的一些问题,由于针对性强,看着十分亲切。如“批判借鉴现代西方文艺理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文艺理论与评论学科体系、学术体系和话语体系,不套用西方理论剪裁中国人的审美,改进评论文风,多出文质兼美的文艺评论。”说得恳切而恰切、实际而实在。这也就是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具体阐述。
应该说,自治区党委宣传部对文艺评论工作是重视的。《内蒙古日报》辟有“文艺评论”专栏,《草原》杂志也有《文艺论坛》专刊。重要的是怎样发挥专栏、专刊的作用。要紧的是,文艺评论文章需引起大众关注。除了文章评论的作品确实是好作品,文章本身应该深入浅出、鲜明活泼,不仅言之有物、有理,还应当有情有趣,让人爱读、喜读,读了有所获益。所以,说来说去,关键还在于文艺评论工作者要不断地增强思想涵养、学术素养、文艺修养,要真正地关心政治、关心现实、关心人民,才能够使我们的文艺评论实实在在地起到“推动社会主义文艺健康繁荣发展”的作用。
作者简介
作者张锦贻,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顾问、内蒙古社科院研究员。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