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坚持两创写新篇 饱蘸浓墨书华章
来源:中国文艺网 时间:2021-12-18 15:38:36 阅读量:
坚持两创写新篇gqb内蒙古文联网
饱蘸浓墨书华章gqb内蒙古文联网
——近年来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和显著成就gqb内蒙古文联网
近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攀登艺术高峰,饱蘸浓墨书写精彩壮美的时代华章。截至目前,人民日报“坚持‘两创’ 书写史诗”栏目已刊出60余篇文章,多方面多角度展现了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丰硕成果和显著成就。
gqb内蒙古文联网
围绕党和国家中心工作,抓住重大时间节点,高歌唱响主旋律,大力弘扬正能量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广大文艺工作者围绕党和国家重大活动,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等重大主题,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等重大风险挑战,围绕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推出大量优秀作品,唱响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的主旋律,为伟大时代和人民精神生活注入强大正能量。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舞台艺术创作守正创新,精彩纷呈,亮点不断。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文艺晚会《我们的四十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型音乐舞蹈史诗《奋斗吧 中华儿女》,庆祝建党100周年大型情景史诗《伟大征程》等文艺汇演在史、剧与诗的交融中抵达美学新高度。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以“中国梦”为主题的原创歌曲《领航》《灯火里的中国》等,既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又饱含生动的艺术创造,唱出了人民群众的心声。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文联、中国剧协主办“为时代放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京剧名家名段演唱会”“为祖国放歌——中国文联、中国剧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戏剧晚会”,中国文联、中国舞协创作《独树》《老雁》《玄音鼓舞》等舞蹈精品,中国文联、中国音协推出大型交响合唱音乐会《奋进新时代》《百年放歌》,这些优秀原创成果都紧扣时代主题,高扬时代精神,描绘时代宏图。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中国文联、中国杂协举办“礼赞百年 同心向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优秀杂技作品展演”,杂技《炫彩车技》《九级浪——杆技》《传承——肩上芭蕾》等精彩亮相,成为生动展示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重要艺术载体。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矗立在中国共产党历史展览馆西侧广场上的5座雕塑,以《旗帜》《信仰》《伟业》《攻坚》《追梦》为题,分别通过党旗形象和4座大型人物群雕,形象诠释了“旗帜就是方向、旗帜就是力量”的深刻内涵和中国共产党进行伟大斗争、建设伟大工程、推进伟大事业、实现伟大梦想的豪迈气概。中国书协举办“伟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书法大展”,以书法艺术展现百年党史,推出一批气象正大,记录和讴歌时代,人民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书法作品。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长津湖》《1921》《我和我的祖国》《我和我的家乡》《我和我的父辈》《夺冠》《十八洞村》《红海行动》等电影作品,用鲜活的电影语言生动讲述中国故事,讴歌百年辉煌党史和新时代史诗般的伟大成就。《在一起》《山海情》《功勋》等电视剧紧扣时代脉搏、呼应时代召唤,用正能量为时代画像、为时代立传、为时代明德。《山河岁月》《敢教日月换新天》等纪录片以饱满的政治激情、高昂的叙事基调与多元的表现方式庆祝建党百年。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革命者》《雨花台》《红船启航》《钟南山:苍生在上》等报告文学,《远去的白马》《群山呼啸》等长篇小说在庆祝建党百年之际推出,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凸显党的精神谱系重要元素。网络文学方面,《大江东去》《复兴之路》《浩荡》等作品则体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动文艺事业大繁荣大发展,文艺事业呈现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站稳人民立场,厚植人民情怀,书写人民史诗;坚持以作品为立身的根本,守正创新、追求卓越、创造经典,为实现文艺事业的全面繁荣注入内生动力,文艺事业呈现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
电影创作的题材、体裁、内容、样式、风格日趋多样,表现领域和审美境界不断拓展提升。电影事业和电影产业双翼并飞,由大向强,在新时代实现了新飞跃。电影的创作引导机制进一步完善,科技体系不断提升创新水平,工业体系不断健全升级,电影节建设不断加强,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搭建桥梁。中国电影,正前进在由电影大国奔向电影强国的道路上。
《觉醒年代》《埃博拉前线》《长安十二时辰》《典籍里的中国》《大江大河》《装台》《都挺好》……在回应时代关切,展现新时代发展成就和伟大实践;彰显民族精神,表现人民美好生活的奋斗与向往;弘扬中华文化,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加强国际传播,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等方面,一批具有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的电视艺术作品涌现荧屏。这些作品艺术地展现了中国人民的奋斗实践和精神历程,把中国故事讲得越来越精彩,让中国声音越来越洪亮。
广大舞台艺术工作者以人民为中心,面向时代,从现实生活深处发现动人形象、提炼美感诗意。舞台艺术也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彰显中华美学精神,在传承创新中发展。话剧《李白》《兰陵王》《北京法源寺》、戏曲《王贵与李香香》《春秋二胥》《梅兰芳·当年梅郎》等一批取材于历史文化资源的戏剧作品得到广泛传播。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杂技剧《战上海》、歌剧《红船》、中国首部原创交响乐街舞作品《黄河》等则不断创新创作理念与舞台形式,取得良好反馈。
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待,包括了对美的艺术作品、美的生活环境、美的生活方式的向往和期待。“美术”已经拓展为包括创作、创意、设计、公共艺术、城乡建筑等在内的“大美术”概念。美术工作者坚持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发挥美术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审美需求。同时,书法艺术扎根生活沃土,在日新月异的时代大潮中,紧跟时代步伐,反映生机盎然的社会风貌。
新兴的网络文艺也呈现规模化、多元化发展,多样的选择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截至2020年底,中国网络文学用户规模达4.67亿,文学网站全年累计新增字数超过500亿;网络视听用户规模达9.44亿,泛网络视听产业规模突破6000亿元。
gqb内蒙古文联网
着力推动文艺工作队伍建设,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神振奋,整个文艺界气象更新gqb内蒙古文联网
gqb内蒙古文联网
广大文艺工作者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汲取创作的源头活水,迸发出创作的生机和活力;在高歌主旋律、弘扬正能量中聆听信仰的召唤,感受信仰的力量,自觉把艺术追求融入到党和人民的事业中;在火热的文艺志愿服务中不断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以满腔热情和优秀作品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为时代和人民放歌,广大文艺工作者精神振奋,整个文艺界气象更新。
“文学艺术的成长离不开人民的滋养,人民中有着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沛源泉。”西南大学美术学院教授戴政生、黄静,用两年半时间到多个省份调研采风,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拍摄、整理图片上万张,为创作好“大兴调查研究之风”党史题材作品打下坚实基础。脱贫攻坚题材长篇小说《太阳转身》作者、国家一级作家范稳,在边境一线采风时,走访了十几个村庄,和脱贫攻坚的主力军打交道,他们身上表现出的优秀品质和英雄气概时常感动他,激发了他的写作热情。电影《金刚川》中步兵连长高福来的饰演者邓超,拍摄高福来被敌军轰炸壮烈牺牲的镜头时,刹那间被这一人物带到了历史现场,从内心变成一名真正的战士。他说,这些最可爱的人的真实故事,成为我们表演最重要的养分来源。
歌曲《孤勇者》的词作者唐恬把“歌里要有人”作为自己的创作理念,让歌词中的主角从“我”变成了“我们”。她认为,音乐作品要想有生命力,必须唱出真实的情感、真实的生活,如此才能和这片土地上的人民产生共鸣。在电影《你好,李焕英》中饰演李焕英的张小斐表示,生活是创作和表演的源头活水,每一个角色的成功塑造,都应该是吃透生活、提炼生活、演绎生活的结果。
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书写人民史诗、讲好中国故事的创作中,不断提高洞悉生活本质、把握时代脉搏、领悟人民心声的本领,在文艺创作的过程中坚守艺术理想、砥砺从艺初心。《山海情》中马得福的饰演者黄轩说,《山海情》的演出经历,让他跟着扶贫干部和村民们经历了一次搬迁,经历了一次重建家园,感受到了扶贫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好处,更感受到了脱贫攻坚的重要意义,他为能饰演这样的拼搏者感到荣幸。刘烨是电影《守岛人》中王继才的饰演者,两年多时间里,剧组一直都在用王继才的精神拍王继才。在饰演平凡英雄的过程中,他深刻体会到“在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每一天都有动人的故事发生,每一处都有值得歌颂的平凡英雄。”在未来的艺术道路上,他将继续深情表现人民,歌颂人民,用优秀作品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演员、导演吴京表示,拍摄《长津湖》时,每次重温那段历史,重温中国人民志愿军为之牺牲、为之奉献的感人故事时,心灵都会为之一颤。拍摄《我和我的父辈》时,他要求每个演员必须提前进组,骑马训练至少一个月。剧组里的演员都从马上摔下来过,但没有人抱怨,就怕戏拍不好对不起革命前辈,辜负观众期待。
人民在哪里、哪里就是中心,生活在哪里、哪里就是舞台。文艺工作者将反映时代主题、饱含真情实感的精品力作,通过各种形式送到百姓身边,和百姓分享文化成果。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活动中,来自各地的140部优秀舞台艺术作品竞相献艺,以惠民演出方式融入城市文化生活,让更多人享受艺术熏陶。
各门类文艺小分队赴基层、进农村、入山区,开展形式多样、内容充实、内涵丰富的文艺演出、文艺培训、文化服务等,为广大人民群众“种文化”“送文化”。国家一级演员、中国舞协副主席黄豆豆谈起到各地下基层的难忘经历时说,每到一地,他们除了慰问演出,还以拉家常的方式为当地群众上艺术辅导课,甚至共同表演舞蹈,过程虽然辛苦,但却无比充实、快乐。歌唱演员、天津音乐学院副院长王宏伟,多年来坚持深入革命老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军营哨卡、企业厂矿和国家重大工程建设工地慰问演出,登上过海拔几千米的营地,到过遥远的边疆。演出中,看到观众那么开心激动,他深深地体会到人民需要歌声,只有为他们深情歌唱,才能尽到一名歌唱者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