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光明日报 时间:2022-05-14 16:57:56 阅读量:
近年来,中国影视作品海外传播实现了新突破。与以往古装武侠剧在海外市场上“一枝独秀”不同,一批优质主旋律影视作品收获了海外受众的关注和好评。今年大热的年代剧《人世间》,开拍仅一个月,迪士尼就买下了该剧的海外发行权。《山海情》《在一起》《理想照耀中国》《大浪淘沙》等作品也登陆多家外国电视台和视频网站……这些主旋律影视作品为何能够得到外国观众的认可,成为一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国际传播平台矩阵聚合联动
实现海内外同步收看
主旋律影视剧能成功“出海”,为海外受众所喜爱,一定程度上依托各类线上、线下国际展会展播,以及自有网络平台、国外社交媒体平台等多方力量的积极推介。各类传播媒介的速度和辐射范围直接影响到作品的“可见性”,甚至影响其在海外受众中的接受度。比如,短视频《新中国之歌》上线YouTube、Facebook等社交平台,还有包括美联社、美国福布斯电视台等知名新闻媒体网站的推送,实现了在英、美、加、澳等全球121个国家和地区的传播,累计覆盖6亿人群,曝光8000万次。可见,打造强大的国际传播平台矩阵,在主旋律影视剧走出去过程中发挥了强大推动力。
纪录片《柴米油盐之上》覆盖海外受众8600万。资料图片
展现中国普通人生活
引发海外观众共鸣
各类平台的搭建提高了主旋律电视剧的“可见性”。然而,不同区域、不同国度的文化具有一定差异,主旋律电视剧要想跨越不同文化的鸿沟,仅仅止步于技术层面上传播通道的拓展远远不够,更为重要的是要在内容、形式和价值理念上赢得海外受众的认同。盘点在海外引发关注和热议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很多集中于以脱贫攻坚、抗击疫情等为主要内容的现实题材。
电视剧《人世间》开拍一个月,迪士尼就买下了该剧海外发行权。资料图片
以新颖形式讲述中国故事
提升作品国际传播能力
就内容的表达形态上来看,新近获得外国观众点赞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大多探索新的叙事视角和呈现手法,贴近海外受众的观看习惯。这里包括两个层面的尝试。
其一,引入“他者”视角观察中国社会正在发生的切切实实的变化,让海外受众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比如纪录片《做客中国——遇见美好生活》以三位外国人的视角近距离接触新时代中国乡村地区的脱贫成果,呈现各地不同的民风民俗和日常生活。《闪耀的平凡:青春的接力》则通过外籍体验嘉宾的视角聚焦中国不同行业青年党员的奋斗历程,15期短视频分别讲述了粮食生产、物种保护、对外医疗援助、科技创新、文化传承等中国故事,看似平凡实则不平凡,以既开放自信也谦逊平和的姿态向世界传递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理念。
其二,采用独特、新颖的叙事手法,契合年轻受众的口味和风格。短视频《新中国之歌》采用定格动画与轻松明快的解说相配合的形式,在不到8分钟的时间内回顾在抗日历史背景之下,《义勇军进行曲》的诞生及走向世界的过程。《大浪淘沙》以当代大学生陈启航——一位视频博主想做一期党史专题作为起点,进入对这段中国早期党史的探寻之中,在内容的选取和叙事线索的选择上采用教科书式的编排,在庞杂浩瀚的历史材料中选取关键节点和重大事件,以点带面,串联起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基本脉络。这些作品通过创新叙事形态和手法,将主流价值观具体化为一个个鲜活生动的中国故事,富有感染力和亲和力,达到共情效果。其中,《大浪淘沙》在北美主流追剧观影平台Amazon Prime Video上线,成为中国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剧第一次在该平台上播出,意义重大。
总而言之,一批优秀主旋律影视作品受到国外市场的青睐,不只说明高质量作品本身具有吸引力,还意味着海外受众也希望透过这些影像去认知和理解真实的中国。可见,主旋律影视作品在突破外国人对中国固有的认知局限,协助营造有利的外部舆论环境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所以,我们应该在不断开拓和建设国际传播渠道以提高中国故事的到达率和影响力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创作基调,打造融通中外的新叙事、新表达,更好地展示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多管齐下,更多优秀的主旋律影视作品将走出国门,在国际舞台焕发光彩,助力中国文化软实力的提升。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