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文联印发《全国文联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建设工作规划(2024—2026)》(以下简称“规划”)。这是继《全国文联“互联网+文艺”建设工作规划(2018—2020)》《全国文联“网上文艺之家”建设工作规划(2021—2023)》后出台的第三个全国文联网信建设“三年规划”,是中国文联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举措。 [详细]
曾经,内蒙古草原文化生活极为单调,牧民们几乎看不到书籍、演出和电影。为改变这一状况,内蒙古自治区委决定组建小型、流动、综合性的文化工作专业队伍,名字就叫“乌兰牧骑”,在蒙古语中意为“红色的嫩芽”。1957年,苏尼特右旗建立了内蒙古第一支乌兰牧骑。 [详细]
“这段历史彰显了中华民族的强大凝聚力,内蒙古人民的大爱精神值得学习,我们要把民族团结、守望相助的精神传承下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学生程海涛观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后,有感而发。
10月23日至29日,该剧在上海、浙江杭州、江苏南京和安徽合肥进行展演,5000多名观众观看了这部再现草原母亲大爱、民族团结佳话的剧作,真实的历史、深情的演绎令人动容。
[详细]
10月30日,内蒙古文联召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2024年第12次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近期重要讲话精神、李强总理在内蒙古调研时的指示精神,围绕重温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主题开展交流研讨。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主持。 [详细]
10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学习并发表重要讲话。
关于锚定建成文化强国战略目标,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总书记作了详细阐释,一起学习↓↓↓
[详细]
中共中央政治局10月28日下午就建设文化强国进行第十七次集体学习。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在主持学习时强调,要锚定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根本指导思想,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不断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断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筑牢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文化根基。 [详细]
10月25日,舞蹈诗剧《敕勒川》在上海虹桥艺术中心上演,该剧是第23届上海国际艺术节演出项目。舞台之上,舞者们身姿绰约,观众们沉浸其中,被那雄浑的草原风情所震撼。 [详细]
10月23日,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及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出品,国家民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指导的大型舞台剧《三千孤儿入内蒙》在复旦大学相辉堂温情上演。这段跨越时空的民族团结佳话再次登上舞台也是自治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具体举措。 [详细]
10月25日,由中国文联主办、中国文联理论研究室承办的第三届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理论研讨会在北京召开。中国文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李屹出席会议并作主旨讲话。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徐永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高世名,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国内联络部主任谢力,中国文联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中国书协分党组书记、驻会副主席李昕出席会议。中宣部文艺局副局长胡友笋到会指导。中国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董耀鹏主持会议。中国文联所属各全国文艺家协会、机关各部门、各直属单位及全国各省区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详细]
近日,“2024北京古建音乐季——草原深处”音乐会在北京白塔寺上演。蒙古族音乐人呼斯楞携手哈拉木吉、欧尼尔等演绎了《天上的云朵》《莫尼山》《鸿雁》等脍炙人口的蒙古族音乐作品。 [详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