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时间:2024-08-30 14:37:31 阅读量:
近日,中国文联《文联工作通讯》2024年第8期刊发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冀晓青署名文章《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内蒙古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文章全文如下:
《文联工作通讯》(2024年第8期)
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内蒙古
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文联党组书记、主席
冀晓青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段,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立意高远、内涵丰富,以大历史观、大时代观、大文明观的宏阔视野,深刻回答了我国文化建设举什么旗、走什么路、坚持什么原则、实现什么目标等根本问题,为我们在新时代新征程中推动社会主义文艺事业和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遵循和行动指南。内蒙古文联努力提高思想认识和政治站位,持续深化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阐释和贯彻落实,以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世界观方法论和贯穿其中的立场观点方法,指导内蒙古文艺文联工作取得新进展。
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全面领导,推动内蒙古文艺事业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拓步前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强和改进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是文艺事业繁荣发展的根本保证。党所指明的社会主义文艺方向和文艺道路,始终是我们必须坚持的正确方向和根本道路。作为党领导下的群团组织,文联组织必须坚持党领导的文艺发展道路,团结凝聚内蒙古广大文艺工作者通过深切体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科学体系、实践要求,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长期以来,内蒙古自治区文艺界有着“民族团结、一心向党”的优良传统,内蒙古一代代文艺家创作推出的众多文艺经典作品,抒写了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的动人情怀。特别是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文联持续实施文艺界思想引领“培根铸魂”工程,通过组织开展各级各类培训班、研修班、宣讲会等活动,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勤奋耕耘、潜心创作,为内蒙古各项事业蓬勃发展贡献了文艺的力量。下一步,内蒙古文联将切实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和贯穿全年各项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内蒙古文联系统“大学习”“大练兵”活动,在成功举办内蒙古文艺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培训班、“嘱托中前行”内蒙古优秀美术书法摄影展等活动的基础上,进一步组织好纪念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重要讲话十周年研讨会等活动,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自治区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奋力书写生生不息的人民史诗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是社会主义文艺的根本立场,也是社会主义文艺繁荣发展的动力所在。人民至上为文艺工作提供了最为鲜明的导向,树立了判断工作成败得失最为根本的标准。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联组织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以多样化的文化供给让人民精神生活更加充盈,以高品质的文化服务让人民精神力量更加强韧。
在“二为”方向的指引下,内蒙古文艺界高擎人民性的旗帜,观照人民的生活、命运、情感,表达人民的心愿、心情、心声,创作推出了一系列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文艺作品。内蒙古文联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建立健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实践活动制度化常态化机制,团结引导广大文艺工作者在人民群众创新创造的火热实践中汲取灵感、积累素材、开展创作。2023年累计开展“到火热的生产一线去”内蒙古中青年作家采访调研等采风创作活动960批次,涉及文艺工作者8万余人次。同时以文艺志愿服务为抓手,在内蒙古全面推开“我们的美好生活”新时代文明实践文艺志愿服务品牌项目,精心打造了“村歌嘹亮”等九个文艺志愿服务品牌,2023年全区文联系统累计开展各类文艺志愿服务活动2000余场次,服务群众120余万人,乌兰牧骑的旗帜在内蒙古文艺界愈发鲜艳夺目。今年是习近平总书记发表文艺工作座谈会讲话十周年,内蒙古文联将进一步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中蕴含的人民特质,持续做好“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乌兰牧骑“学·创·演”等活动,以“村歌嘹亮”项目为切入点,承办首届全国村歌展演,举办第二届内蒙古村歌大擂台,以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优秀文艺作品,书写人民的锦绣华章。
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彰显北疆文化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内蒙古考察时明确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这为我们在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上,提出了新的要求。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内蒙古文联必须引导全区广大文艺工作者深刻认识和充分把握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论述,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纵深,汲取营养、积累素材,牢固树立各族人民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以文艺的形式承载中华文化基因和中华审美风范,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北疆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明的前进方向,立足内蒙古深厚历史文化资源,创造性提出的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文化品牌。2023年,内蒙古文联聚焦打响北疆文化品牌,深化文艺理论研究,组织举办北疆文艺论坛等学术活动20余场次;发挥文学艺术优势,精心开展“文字中的亮丽北疆”内蒙古生态文学作品展等主题文艺活动近50场次,以丰富的文艺实践推动北疆文化更加凝心聚力、提振干劲。下一步,内蒙古文联将充分认识“北疆文化是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下形成”的这一特质,建立健全北疆文艺作品创作生产扶持机制,深化新时代内蒙古文学攀登工程等长期性项目,推动北疆文艺论坛等一系列学术研究,组织举办“艺韵北疆”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内蒙古美术书法摄影展等主题活动,打造好“唱响北疆”“舞动北疆”“北疆有戏”“文润北疆”等文艺品牌。通过优秀作品和文艺服务,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坚持发挥组织优势和专业优势,推动内蒙古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推动文艺繁荣发展,最根本的是要创作生产出无愧于我们这个伟大民族、伟大时代的优秀作品。“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当今时代中华民族波澜壮阔的伟大实践,为广大文艺工作者提供了不竭的动力和源头活水。同时,繁荣文艺创作、推动文艺创新,又必须有大批德艺双馨的文艺名家。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文联组织必须切实提高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提升认识、解决问题、指导实践的能力,科学把握文联工作的“两个优势”,围绕推动文艺创作,在扶持引导上用心发力,紧扣“做人的工作”,在团结服务文艺工作者上用心发力,灵活运用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提出更多符合群团工作实际和文艺发展规律的创新举措,有的放矢解决新时代文艺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问题。
进入新时代,内蒙古文联切实把“出精品、出人才”的工作任务摆在更加重要位置,一方面持续实施内蒙古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组织召开内蒙古文联推进文艺创作工作会,研究发布《内蒙古文联关于推进文艺精品创作的十条激励机制》,切实提高文艺创作组织化程度;另一方面不断深化内蒙古文艺人才培养工程,开展各艺术门类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切实抓好中青年文艺人才、新文艺群体、基层和创作一线文艺工作者的培训研修工作,一大批优秀文艺作品和文艺人才荣获国家级重要文艺奖项,充分彰显了内蒙古文艺的成就和水平。下一步,内蒙古文联将聚焦办好习近平总书记交给内蒙古的五大任务和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两件大事,聚焦实现“闯新路、进中游”的目标,统筹做好“做人的工作”这一核心任务与“推动创作生产优秀作品”这一中心环节,以承办推动文联工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为契机,建立健全优秀文艺作品扶持引导机制,用好《内蒙古自治区重点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管理办法》,有效整合重大主题文艺创作,切实强化文艺评价和宣传推介,充分激发内蒙古文艺创作基金会活力;并进一步实施内蒙古文艺人才培养工程,突出抓好“文艺两新”和文艺界行风建设,团结凝聚广大文艺工作者创作推出更多优秀作品充分彰显奋进中的内蒙古,以习近平文化思想指引内蒙古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