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来源:  时间:2023-11-20 19:31:38   阅读量:

  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11月16日上午,由市文联、远方出版社主办,市评论家协会承办的《乡野长歌》新书发布分享会在内蒙古美术馆举行。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张

  远方出版社社长苏那嘎、内蒙古民族文化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冯永平、市文联主席云巧堂、内蒙古网络文艺家协会副主席郭改霞、市民委二级调研员刘永春、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俊善、王新文、市文联原副主席田明、清水河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婧、清水河县二级调研员薛建华、清水河县委原常委、宣传部部长杨德明、市作协主席庆胜、副主席林清彪、张正旭、诗词学会副主席高朵芬,著名评论家李悦,内蒙古教育出版社、市乡村振兴局、市文联、市图书馆、清水河县委统战部、县文联、青豆沟村委会相关领导干部、以及部分作家和文学爱好者40多人出席活动。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2张

  远方出版社社社长苏那嘎发表讲话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3张

  市文联主席云巧堂发表讲话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4张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俊善致辞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5张

  市文联党组成员、副主席王新文主持活动

  发布会上,作者刘巧玲向大家介绍了新书创作背后的灵感和心路历程,并与大家做互动,现场气氛活跃、反响热烈,著名评论家李悦、冯永平、市文联原副主席田明、市作协主席庆胜、副主席张正旭等与读者一起分享阅读体验并作点评。远方出版社、清水河县作协、青豆沟村委会相关人员相继发言。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6张

  刘巧玲发言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7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8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9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0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1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2张

 评论家、作家发言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3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4张

 

  青豆沟村代表发言

  会后,市文联向市民委、市村振兴局、市图书馆、清水河县分别赠书。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5张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6张

  赠书环节

  《乡野长歌》是一部反映新时代乡村振兴、山乡巨变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秀文学作品,多角度、广视野地讲述了青豆沟人民群众大力践行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在党的领导下坚持走农业可持续发展道路,努力改变自身命运与乡村面貌的真实故事,展现了首府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的生动画卷,整部作品洋溢着催人奋进的精神力量。本书的创作出版,是市文联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和对内蒙古的重要指示精神,助力创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示范市的有力举措,是发挥文艺力量助力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也是文学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弘扬时代精神的有力呈现,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作 者 简 介

市文联举办《乡野长歌》新书发布会 第17张

  刘巧玲,笔名舒文,高级政工师。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副主席。长篇小说《福姥姥》入选2019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长篇报告文学《汉鼎之光》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主要作品有长篇纪实文学《黄河赤子》、散文集《流年未央》、长篇小说《柳暗花明》、长篇童话故事《小勇士波比》、人物传记《富泽桑梓梦》等。

文学评论

纪实文学的新收获

  ——刘巧玲新作《乡野长歌》读后

  李 悦

  内蒙古女作家、呼和浩特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刘巧玲,于今年深秋由远方出版社出版了长篇纪实文学《乡野长歌》共计22万字。刘巧玲早在1985年就开始发表文学作品,30多年来,她笔耕不止,先后出版过长篇小说《福姥姥》、《柳暗花明》、《小勇士波比》。其中《福姥姥》是改革开放四十年首部直面独生子女家庭健康养老的长篇小说,受到我国文坛的重视,入选2019年向全国老年人推荐的优秀出版物。刘巧玲是文坛多面手,有着驾驭多种题材的能力,她出版过散文集《流年未央》和人物传记《富泽桑梓梦》,还创作了电视文学剧本《幸福不会老》和电影剧本《点亮心灯》等,她还在报刊、杂志、媒体上发表诗歌、散文、文艺评论等400多篇。她在文坛和读者当中,最有影响的是纪实文学的创作。她创作的长篇报告文学《汉鼎之光》,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十五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图书奖。她还出版过长篇纪实文学《黄河赤子》。我曾经为《汉鼎之光》和《黄河赤子》写过评论。这次我读了《乡野长歌》之后很为作者高兴,因为对照她过去的纪实文学,比较明显地看到刘巧玲的纪实文学,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有了很大的进步,这不但是她本人的文学收获,也可以说是呼和浩特和内蒙古自治区文学的新收获。

  2022年6月10日,刘巧玲跟随呼和浩特市文联组织的作家采风团,前往呼和浩特市清水河县五良太乡青豆沟村。十年前这个小山村是个远近闻名的贫困村,生态环境恶劣,村民们走不了好路,住不上新窑,种不上良田,收不了好粮。如今的青豆沟村生态环境优美,民居焕然一新,良田上粮食丰收,保持水土不再流失,种养结合,村民收入增加,过上了幸福生活。这个脱贫、振兴的山村让刘巧玲十分激动,唤起了她创作的灵感,萌发了走进、了解、融入、书写青豆沟的强烈愿望,于是她又去了青豆沟两次,把这前后三下青豆沟积累的素材,撰写了这部《乡野长歌》。

  青豆沟脱贫、振兴的主要动力是什么?就是一批带动村民艰苦奋斗的村党支部和村委会干部,于是《乡野长歌》浓墨重彩地描绘了这些村干部的英雄群像。其中最主要的英雄是青豆沟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云二召,这位书中的主要人物因常年积劳成疾,在工作岗位上病逝。2019年2月2日,县里的、乡里的、村里的,领导和亲朋好友来为这位英雄送行。全书就以此场景为引子,进行切入与展开。作者精心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突出人物个性,推动故事进展,强化情节张力和温度,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审美印记。更具匠心之处是巧妙设置人物内部个性的矛盾冲突和人物彼此之间的戏剧纠葛,多重层面的描绘,在波澜起伏中建构出强有力的审美冲击。人物性格的巨大差异为纪实作品赋予了独特的审美品格,一个个独具个性的形象背后浓缩的是驳杂的现实困境,让读者在阅读中有所思考和感悟。

  刘巧玲笔下的人物个性鲜明,不是概念化的符号,引发的思考和感悟,也不是简单的标语口号。过去我们读到的大量纪实文学或小说、散文,在描述农村的生态问题时,总是把人与自然的关系放在对立位置,总是高喊着“战胜大自然”的口号。《乡野长歌》中的第六章“小流域治出青山绿水”,彻底改变了以往的环保理念,把与“大自然斗争”转变为充分“依靠自然修复”。20世纪80年代,青豆沟人通过“万亩滩大会战”的方式,想一下子改变水土流失的情况,不考虑自然规律,所以收效甚微。20世纪90年代,青豆沟人根据大自然的水土流失规律,制定出水土保持规划,形成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取得了惊人的效果和骄人的成绩。这种通过依靠大自然规律而创建的“增粮田、保水土、惠民生”的系统生态工程,是很值得向类似农村推广的。这正是这本书的主题意义所在,当然也是读者阅读的收益。文坛上流行着一句话:“不能给读者思想增加敏锐的人不是好作家。”刘巧玲显然用她的作品改变着读者的环保理念,再次告诉广大读者“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如今这些中国建设生态文明的理念,随着“一带一路”项目落地生根,获得了全球广泛认同。

  刘巧玲还在这本书中写出青豆沟村党支部如何带领村民把“粮田”变成“良田”,提高基本农田综合生产能力,并且坚持走好种植养殖良性循环的“大农业”之路。青豆沟村还努力进行“新农人”的培育,发展划时代的新兴农民群体,还不忘危房改造和建设幸福老人院。这些都提升了这本书的主题意义,增强了可借鉴的现实意义。

  乡村衰落,如今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城市化和工业化驱动的必然结果。刘巧玲的笔触深入这个问题,也就深入探讨了人类生存的困境,勘测了人类存在的状况,这正是文学应该完成的任务,也是这本纪实文学的价值所在。

  刘巧玲的写作技巧更为成熟。全书的结构布局自然顺畅,读起来很容易顺势进入,渐接佳境,引发思考。刘巧玲的语言优美、简练、明快,全无做作雕琢之感。

  这本纪实文学的成功,显示出刘巧玲还蕴藏着丰厚的创作潜力,希望她今后能创作出更多更好的作品。

 

  本期编辑:贺云飞 图片:刘雨昕

  本期审核:云巧堂

  信息编发:辛 曦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