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北疆文化 | 包银山:以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来源: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  时间:2023-08-23 17:51:08   阅读量:

  编者按:

  为认真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关于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指示精神,推动“北疆文化”建设见行见效,内蒙古文联决定举办“北疆文艺论坛”。本栏目围绕“北疆文艺论坛”的举办,组织区内外文艺理论家、评论家围绕“北疆文化”开展学理性研究和阐释,力求为各艺术门类创作实践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本期推送《以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兼谈北疆文化品牌文艺创作》。

以总书记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为指引

全力打造“北疆文化”品牌

  ——兼谈北疆文化品牌文艺创作

  内蒙古社科院院长

  内蒙古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

  包银山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内蒙古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指示,为推进内蒙古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党的建设等各个领域各个方面,在文化方面,总书记每次的内蒙古考察都有专门的内容安排,并作出重要指示;连续五年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中,也总对内蒙古文化发展提出要求、寄予厚望。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讲话指示精神,以讲话指示精神为思想指引和行动指南,加强内蒙古文化建设,打响北疆文化品牌,为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内蒙古篇章提供强大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

  牢牢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主线,紧紧围绕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战略任务,正确把握中华文化的主干和各民族文化枝叶的关系,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蕴。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重大原创性论断,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和纲。总书记于2022年3月5日下午在参加他所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党中央强调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作为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是着眼于维护中华民族大团结、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深刻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得出的重要结论。2023年6月8日,总书记在我区考察时进一步指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新时代党的民族工作的主线,也是民族地区各项工作的主线。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等,都要紧紧围绕、毫不偏离这条主线。

  打造“北疆文化”这一具有内蒙古特质的地域性文化品牌,必须坚定不移坚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主线和纲,自觉赋予北疆文化品牌建设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同时以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实践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各项要求。从品牌建设的总体要求上,要做到自觉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的高度想问题、作决策、抓工作;要坚持增进共同性、包容差异性的原则,不断壮大中华文化这根主干,并在此基础上繁荣各民族文化这一枝叶;要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推进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建设。从实践路径和方式方法上,既要做看得见、摸得着的工作,也要做大量“润物细无声”的事情。要把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工作要求贯彻落实到全区历史文化宣传教育、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城市标志性建筑建设、旅游景观陈列等相关方面,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夯实思想文化基础。扎实推进国家长城文化公园、黄河文化公园等具有重要国家象征意义的重大项目在内蒙古段的建设任务,以有形、有感、有效的内容和形式增强共同体意识。要持续推动打造一批政治性强、内涵丰富、意蕴厚重、接受度度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打造一批具有中华文化底蕴、汲取各民族文化营养、融合现代文明的书籍、舞台艺术作品、影视作品、美术作品的“两个打造”,充分发挥主流文化的引领、融合作用,使北疆文化品牌始终彰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线要求及鲜明的中华文化底蕴。

  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帜,紧紧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时代主题,增进文化认同,强化文化整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时代潮流中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多元一体、一体引领的鲜明文化品格。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内蒙古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中,每次都强调民族团结问题,要求全区各族人民要深入践行守望相助理念,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2020年5月22日,习近平在参加全国人大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内蒙古自治区是我国最早成立的民族自治区,对内蒙古来说,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必须巩固和发展民族团结大局。2022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进一步深刻指出,“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长远和根本的是增强文化认同”。

  总书记这一重要论断为我们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推动发展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提供了重要遵循、指明了实践路径,如何通过“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更好地推动文化认同进而增强民族团结,成为打造品牌建设面临的重要课题。文化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等三个层次,因而文化认同也包括对物质文化认同、文化规范认同和文化价值认同等三个层次。文化认同不仅是对彼此相对独立存在的文化的相互认可、理解与推崇,而是对相互认同基础上经过整合而形成的新的文化体系的认可、认同,在文化学上把这一文化现象称之为文化整合。文化认同与文化整合既相互制约又相互联系、相互促进,是个辩证统一关系。相互文化认同是文化整合的前提和基础,而文化整合能够更好地进行文化认同。自治区党委《关于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就打造”北疆文化“品牌时指出,着眼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动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融红色文化和草原文化、农耕文化、黄河文化、长城文化等于一体,打造以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守望相助、共同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基本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这段话正是强调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新的文化整合功能,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是要把历史与现实贯通、多元与一体融通,以新时代的新文化整合推动文化认同,进而更好地促进民族团结与共同进步,推动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文艺是促进文化认同的最有效形式,正如总书记所指出的,文艺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鲁迅先生也曾说,要改造国人的精神世界,首推文艺。文化认同从个体角度讲也是改造国人精神世界的过程,从政治与精神高度讲,是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的过程,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文艺。因为文艺寓教于乐、润物无声,文艺直抵人的心灵,从灵魂深处改变人、塑造人,因而也是最有效的人与人、民族与民族、国与国间的交流方式。

  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坚定不移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上作模范,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鲜明的红色基因和政治本色。

  红色文化是党和人民在伟大的革命斗争中创造的富有时代特征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不可动摇的基石,是我们文化自信的重要支撑。2021年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指出,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记走过的路,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也不能忘记走过的过去,不能忘记为什么出发。当谈到内蒙古革命与建设之路时,总书记深情地指出,早在建党之初,我们党就十分关注民族问题。李大钊同志直接领导和参与在蒙古族群众中传播马克思主义、培养共产主义先进分子的工作。1923年,内蒙古产生了包括乌兰夫在内的第一批共产党人。1947年5月,党领导的内蒙古自治区宣告成立,成为我们党运用马克思主义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成功实践。新中国成立后,内蒙古创造了“齐心协力建包钢”、“三千孤儿入内蒙”等历史佳话。总书记要求我们要用好这些红色资源,特别是要在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维护各民族大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重大问题上不断提高思想认识和工作水平。

  《决定》提出要做七个方面的模范,其中第一个模范就是在感党恩听党话、紧跟习近平总书记奋进新征程上作模范,指出内蒙古自治区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强调必须传承好心向党、心向党中央的红色基因,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干部、群众更加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就要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基因,首要的是要通过有效载体和形式,教育引导广大干部群众牢牢铭记“五句话”的事实和道理:内蒙古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最早建立党组织的民族地区,内蒙古自治区是在中共中央直接领导下建立的,内蒙古是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内蒙古工作中出现的重大偏差都是党中央帮助纠正的,内蒙古作为模范自治区模范就模范在听党的话上。要深化党在内蒙古地区历史的研究阐释,举办各行各业先进模范人物感党恩事迹报告会,大力宣传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内蒙古的关怀与支持,深植厚培忠诚维护、感恩奋进的情感之基和力量之源,使内蒙古各族人民发自内心地感恩党,感恩党中央、感恩习近平总书记。

  感恩奋进主题创作是内蒙古文艺创作的优良传统,集中体现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各个历史时期创作的各类文艺作品,在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进程中要发扬内蒙古文艺创作这一光荣传统和创作优势,在共同创造美好生活的伟大实践中,创作推出更多讴歌党、讴歌祖国、讴歌人民、讴歌英雄、讴歌新时代的优秀作品,把红色基因深深扎根于全区各族人民心灵深处,并不断转化为感恩奋进的强劲动力。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弘扬乌兰牧骑光荣传统,激发各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在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共命运中不断创造文化业绩,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鲜明的时代特征和人民立场。

  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本质属性,坚持人民至上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根本立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是习近平文化工作重要论述的最根本的要求。2017年1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内蒙古自治区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们回信,充分肯定乌兰牧骑几十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并勉励乌兰牧骑在新时代大力弘扬优良传统,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努力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永远做草原上的“红色文艺轻骑兵”。7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内蒙古赤峰市松山区兴安街道临潢家园社区考察调研时,观看社区乌兰牧骑演出,并再次指出乌兰牧骑很接地气,群众喜闻乐见,永远不会过时。

  总书记对乌兰牧骑的肯定和希望,充分体现了总书记一贯的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对新时代文化文艺工作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北疆文化”品牌建设只有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文化观,真正做到以人民为中心,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打造品牌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文化发展的成果不断惠及全区各族人民,把各族人民的文化创新创造活力作为品牌打造基本依靠力量,才能使文化品牌拥有最广泛最坚实的基础,发挥文化品牌的最大正能量,才能成为全区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标识和奋进力量。近些年来在国内火爆的贵州村BA、村超,就是贵州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全力打造“多彩贵州”品牌的重要成果。今年来,我区各地文化活动异常活跃,也正是坚持和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群众文化群众办的结果。

  党的二十大报告进一步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这就要求我们打造“北疆文化”品牌一定要把提高质量作为品牌建设的生命线,组织实施文化文艺作品质量提升工程,增强精品意识,实施精品战略,不断提升文化产品的精神能量、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以更多更好的优秀作品支撑起“北疆文化”品牌影响力和美誉度。

  牢记“国之大者”,弘扬蒙古马精神和“三北”精神,紧紧围绕坚持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这一根本,把富有北疆特色的生态文化建设作为打造北疆文化品牌的重要内容,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自然地理特点和绿色生态属性。

  内蒙古地处祖国北疆,内蒙古的生态状况如何,不仅关系全区各族群众生存和发展,而且关系华北、东北、西北乃至全国生态安全。习近平总书记始终高度重视、深情牵挂内蒙古的生态文明建设,在对内蒙古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中,关注最多、论述最多、部署最多的就是生态文明建设。总书记强调:“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也是内蒙古必须自觉担负起的重大责任。”2020年,在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保护就是为民造福的百年大计。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牢固树立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导向,持续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把祖国北疆这道万里绿色长城构筑得更加牢固。今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来到内蒙古,强调筑牢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内蒙古必须牢记的“国之大者”。

  一个地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与这一地域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密不可分。内蒙古作为祖国北疆重要生态屏障,特殊的地理位置和自然地理特性决定了北疆文化具有鲜明的生态文化属性和特征,如何从生态文化建设视角认识、丰富、发展北疆文化,以生态文化为基本特征和内容的“北疆文化”品牌建设推动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特别是关于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的要求,是“北疆文化”品牌建设面临的又一重要任务。

  生态文艺创作是内蒙古文艺创作的优势和传统,多年来广大文艺工作者聚焦崇尚自然、保护环境、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基本价值观,加强生态文学艺术创作,涌现了许多优秀作品。总书记在关于内蒙古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示中还曾引用南北朝时期《敕勒歌》中的诗句“敇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和内蒙古当代创作歌曲《美丽的草原我的家》中描绘的“美丽的草原我的家,风吹草地遍地花,彩蝶纷飞百鸟儿唱,一湾碧水映晚霞,骏马好似彩云朵,牛羊好似珍珠撒”,并深情感叹其意境多么美!总书记用这两段优美的诗句嘱咐我们要守护好内蒙古优美的生态环境,在打造“北疆文化”品牌实践中,生态文艺创作必不可少、大有可为!

  着眼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新使命,深入挖掘、传承弘扬北疆大地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和人文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推动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创新交融,始终彰显北疆文化品牌与时俱进的生命力和创新特质。

  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总书记于2019年7月15日在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博物馆考察时强调: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是多民族不断交往交流交融而形成的。中华文明植根于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发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支持和扶持《格萨(斯)尔》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培养好传承人,一代一代接下来、传下去。第二天,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内蒙古大学图书馆时指出:“要加强对蒙古文古籍的搜集、整理、保护,挖掘弘扬蕴含其中的民族团结进步思想内涵,激励各族人民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总书记的重要指示,既体现了对传承弘扬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视和关怀,也为我们做好全面深入挖掘整理、创新发展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指明了方向和路径,这就是总书记提出的传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基本方针。

  创造性转化是把优秀传统文化的要素、资源经过创造实践转变为另一种新的文化事物,借以形成新的文化特质,从而实现对文化资源的再利用;创新性发展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和形式进行补充、拓展和完善,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要求。二者拥有共同的根本目的和前提性条件,二者相互依存、相互交融和相互促进。《决定》提出,要充分挖掘和生动展现内蒙古大地上的厚重历史文化和丰富人文资源,并在推动各民族文化在增强对中华文化认同的基础上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这是“北疆文化”品牌建设的重要立足点和实践路径,只有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坚持中华文化的主流、方向、前提和根本的前提下,繁荣发展各民族文化,推动各民族优秀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交融,使其成为北疆文化最坚实的基础和鲜明时代特色的组成部分,“北疆文化”品牌才能拥有坚实的基础和持续的动力,才能激发起全区各族人民文化创造的活力,使北疆大地各丰富多彩的各民族文化真正活起来、火起来。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