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学报告 谈体会】贺宇:聚焦新时代 传播草原声音

来源:内蒙古音乐家协会  时间:2022-11-18 09:55:32   阅读量:

聚焦新时代 传播草原声音

  贺宇

  内蒙古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副院长

  随着中共中央第二十次全体代表大会的顺利闭幕,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式进军。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总结了十年以来的辉煌成就,十年来中国教育实现了历史性的跨越式发展。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一名音乐工作者、教育工作者,更应该关注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需要的是不断地传承与创新,内蒙古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是中华文化瑰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作为基本国情的集中体现,是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客观基础,在相当程度上决定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实践方向。内蒙古音乐文化正是在游牧、草原文化下孕育出的不同于农耕文化的特殊艺术表现形式,少数民族人民能歌善舞、热情好客,在近千年的游牧、生产生活、族群变更中,与汉族以及各族人民交流交融、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过程中逐渐演变出独特的民族音乐艺术。

  回顾中华民族共同体百年建设成功经验,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在指导构筑各民族音乐交融共生格局的同时实现了自身中国化,产生形成了极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艺新模式新传统,各民族音乐文化交流交融自古延续至今,是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学术背景下文化多样性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极大地推进了内蒙古音乐的发展。

  建国以来,近现代风格的内蒙古音乐不断展出新的萌芽,随着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的建立,在内蒙古文工团、乌兰牧骑、内蒙古师范学院、内蒙古艺术学校为主,包含创作、表演、研究、教育为一体的现代音乐机制,出现了富有民族风格、地区风格、时代特色的创作音乐。内蒙古传统音乐元素进一步加强了与国内通行的新音乐风格相融合,与西方近现代艺术音乐、现代音乐遥相呼应,尤其随着现代城镇化发展,各民族共同生活空间形成,出现了杂揉了各民族元素为一身的歌曲、歌剧、器乐、组合等新音乐形式,如近70年来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草原歌曲”,少数民族风格旋律、汉语唱词、草原内容的音乐,风靡于各族人民的生活当中,是内蒙古音乐文化新的历史时期交流交融的主要形式。

  随着二十大的胜利闭幕,内蒙古音乐文化发展将走进崭新的时代。党的二十大把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本质要求,充分表明中国共产党人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崇高事业的愿望和真诚,人民需要艺术,艺术也需要人民。拿乌兰牧骑的发展来说,自2017年11月21日内蒙古自治区锡林郭勒盟苏尼特右旗乌兰牧骑队员接到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乌兰牧骑开始了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发展的新征程。各级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乌兰牧骑工作的领导,以“保障队员的合法权益、增加经费投入,重点扶持乌兰牧骑艺术精品创作和优秀人才培养”为主要内容,开始了从“演出、宣传、辅导、服务”向“公益演出、精神传播、文化传承、艺术教育”现代公共文化服务功能的转变。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由内蒙古师范大学、内蒙古艺术学院主持的两项国家艺术基金课题顺利开展,两项目分别以“培养乌兰牧骑一专多能型表演、创作艺术人才”以及“蒙古族舞蹈表演、创作人才”为出发点,通过“理论、实践、展演”等模式培养乌兰牧骑事业具有团队理念的、一专多能的、敢于创新的表演创作艺术专业人才。乌兰牧骑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引,牢记职责使命,继续扎根生活沃土,创作出一个又一个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用真情和真心服务基层农牧民,是内蒙古音乐文化发展中最坚定的“红色文艺轻骑兵”。

  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推出更多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培育造就大批德艺双馨的文学艺术家和规模宏大的文化文艺人才队伍。这更坚定了艺术文化发展的传承与创新,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迅速统一到二十大精神上来,做好传播者、践行者,让新时期的音乐发展助力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音乐文化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