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评论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来源:中国文艺网  时间:2022-04-14 09:59:13   阅读量:

       网络文艺是互联网技术应用于文艺领域的产物。根据中国文联网络文艺传播中心组织编写的《中国网络文艺发展研究报告(2020~2021)》(点击查看详情)显示,网络文艺在丰富的实践和创新发展中,呈现出诸多新的发展趋向,文艺形态正加速从“数字化”向“数智化”演进,移动化、视频化、社交化、互动化等趋势明显。

 

       从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文艺演出中科技元素的应用,到主旋律电影创作中的特效使用,再到网络文艺主题创作中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助力,科技在文艺创作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的精彩演出
惊艳世界!
《雪花》《倒计时:立春》等节目
让世界欣赏中国之美。
精彩的节目背后
离不开技术团队的助力。
北京邮电大学北京电影学院的技术团队
热情投入北京冬奥会的演出创作,
用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01
 
“人工智能动作捕捉技术”赋能文艺演出
 
 
2022年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流光溢彩的夜晚惊艳世界。
当《雪花》的音乐响起,
600多只由小学生扮演的
“和平鸽”进入会场,
小朋友在舞台上自由自在地欢笑嬉戏,
脚下那一朵朵晶莹闪亮的雪花
尽显中国人的浪漫
   
这场精美的视觉盛宴背后,
正是依靠科研团队对技术的精准把控,
《雪花》的表演场景
全部由人工智能动作捕捉技术实现,
成为世界首创
大型体育赛事中的
实时动态人体追踪定位技术
   
人工智能技术
提供了超低延时的人体检测;
定位和跟踪技术
第一次在如此大规模的场地里
实现了AI的实时捕捉
配合现场表演实时输出检测的结果,
在较低的延时下,
仍能精准定位几乎每个演员的位置。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1张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2张
 
地面LED特效“如影随形”
则包含两部分技术。
 
首先,基于人工智能的
运动分析实时捕捉技术,
通过视频摄像机识别出演员,
通过计算机视觉和人工智能算法,
把每个孩子在场内的位置提取出来,
将信息传递给下一系统。
 
第二个系统由北京电影学院的师生来负责,
通过实时交互引擎获取信息,
按照导演的美术创意需求,
生成需要的效果,
无延时地呈现在演员脚下,
在观众看来
就实现了脚下特效“如影随形”的效果。
 
科技赋力,
让万千雪花,竞相开放!
片片雪花,
点亮世界人民心中的奥运圣火!
 
 
 02 
 
“无人机”探索影像创新
 
2022北京冬奥会开幕式,
时值立春,
短片《倒计时:立春》
以独有的中国式浪漫、
极富未来感的时间流转方式,
借助“无人机”技术
生动展示了自然节律变化
向世界展现了
中华民族丰富的民俗系统

 
《倒计时:立春》的拍摄团队
在深圳启用了
2022架无人机
制造出“雨”的感觉↓↓↓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3张

 
“无人机”的引入,
丰富了短片影像拍摄手法,
提高视觉呈现质量。
 
二十四节气短片,
展现出中国社会生机勃勃、
万物生长的祥和景象。
依托技术创新
网络文艺中的影像呈现
将走向立体化、景观化
 
 
 03 
 
“实时交互”特效赋能传统舞美新表达
 
北京电影学院声音学院
实时交互特效团队,
根据总导演的虚拟冰面反射设想,
历时半年,攻克重重难关。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4张

 
捕捉对象坐标数据格式的定义与优化、
特效序列的底层算法优化、
巨幅特种LED屏的色彩管理与校准,
实现了
大批量高分辨率视频素材的批量转码
等工艺优化。
同时,
借助场景仿真与镜头视角重建技术
辅助进场设备的安装规划,
并对潜在问题作出预警。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5张

 
团队首次将交互实时特效
应用于大型综合舞台表演,
在面积超过一万平米的巨幅舞台上,
通过展示《致敬人民》和
《雪花》两个节目,
展现出实时交互特效的艺术魅力。
扩展了传统舞台美术的表达方式。
 
 
近年来,以《长津湖》《金刚川》
为代表的一批“中国式大片”
凭借精良的制作技术和优质的内容表达,
收获国内市场口碑的同时,
也走出国门与全球观众见面。
文化“出海”,
科技如何赋能主旋律电影创作?
 
 
 04 
 
“虚拟化”特效制作赋能主旋律电影创作
 
科技创新,
贯穿电影创作全过程。
《长津湖》《金刚川》
等一批主旋律题材电影,
借力虚拟化特效制作,
真实还原战争场景,
成就战争题材史诗性表述。
创新电影工业生产流程。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6张

 
《长津湖》影片开场段落,
海战中舰艇、飞机和场景
均为特效制作
在影片“七连过乱石滩”段落,
所有角色隐藏在石块中,
导演运用了
“飞猫”索道摄像系统进行拍摄
加上后期特效合成
实现了镜头
远景和特写间无缝衔接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7张

 
近年来,
一些影片在创作上开始采用
基于引擎支持的虚拟预演技术
通过在传统电影制片流程中
增加虚拟预演的环节
极大提升了电影制片效率,
降低了拍摄过程中
因为不确定性产生的人员和时间成本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8张

 
电影《金刚川》《长津湖》
都尝试了
“联合执导+特效统合”
的制作模式。
《金刚川》涉及多个故事桥段、
真人动作与虚拟角色
以及众多复杂的历史场景,
借助于这一流程的应用,
在两个月的时间内
完成了电影的拍摄和后期制作。
 

以科技之美助力文艺之光 第9张

技术赋力,

将不断提升电影表达水平,

拓宽电影表现空间,

提升观众的观影体验,

也将大大提升中国电影工业实力,

加快推动“中国式大片”出海。

 

 
结语

       从科技助力文艺的精彩瞬间中我们可以预见,“人工智能动作捕捉技术”、“虚拟化”特效制作、“无人机”应用、“实时交互特效”这些新兴技术未来将与各文艺门类深度融合,拓宽文艺表达路径和表现空间,提高传播力和影响力。

 
•  来源|中国文艺网  •
•  编辑|官微编辑组   •

 

分享到 65.1K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

ICP备案号:蒙ICP备2021003352号-1 蒙公网安备 1501050200139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