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艺,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精神。现当代舞蹈艺术如何反映和观照当下的生活面貌,从而折射出今天的时代精神内涵?”近日,第十四届中国舞蹈荷花奖当代舞、现代舞评奖(以下简称荷花奖现当代舞评奖)终评在呼和浩特举办,其间召开的以“舞绘时代:现当代舞蹈艺术的现实题材观照”为主题的现当代舞蹈创作座谈会上,主持人、中国文联舞蹈艺术中心主任、《舞蹈》杂志副主编张萍开宗明义亮出的题旨,是现当代舞创作恒久面对的时代课题,是与会专家们分析探讨现当代舞创作的“现实性”问题,也是创作者们在两场演出中用身体作答的实 [详细]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伟大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将永远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长期以来,在弘扬抗战精神方面,内蒙古的广大美术工作者没有缺席——创作了数量可观的表现抗战题材的美术作品,为弘扬抗战精神,激励爱国热情,凝聚民族情感,鼓舞人民奋进发挥了积极作用。 [详细]
内蒙古民歌是中国北疆多民族文化共生的一个活态载体,历史上就有着多种文化交融的血脉,包括匈奴、鲜卑的草原游牧音乐元素,到蒙元时代的中亚乐舞,再到明清时期的农耕文化与游牧文化的交融互鉴,每一个阶段都有吸收其他民族文化音乐成分的内容;历史上的纵向发展就是马头琴与长调二者混合物的过程,内蒙古民歌就是这样带着草原气息同时有着广泛的社会内涵。 [详细]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短视频平台裹挟着流行音乐的旋律,汹涌而来。然而,千篇一律的旋律、套路化的编曲,如同无形的枷锁,将听众的审美紧紧束缚,让人在茫茫音海中感到无尽的疲惫与迷茫。就在这同质化与喧嚣交织的音乐环境中,由多民族成员组建的敕勒组合,像一匹黑马,带着饱满而具有辨识度的音乐,突出重围。 [详细]
2025年9月17日,第十九届中国戏剧节的艺术帷幕下,由锡林郭勒盟乌兰牧骑倾力创作、演绎的话剧《天边的草原》在温州东南剧院温情开演,用舞台艺术为现场观众编织出一幅辽阔而动人的北疆画卷。作为本届戏剧节唯一入选的乌兰牧骑作品,《天边的草原》填补了“乌兰牧骑体系”在中国戏剧节这一盛会的空白,我既为这部作品的成功感到振奋,更看到了内蒙古戏剧在新时代破局发展的清晰路径。这部作品以青春叙事为笔、以北疆情怀为墨,不仅诠释了乌兰牧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的精神内核,更折射出内蒙古戏剧在题材挖掘、艺术表达、人才培育上的守正 [详细]
自晚唐“黄河落天走东海”到清代“洪波舣楫泛中流”,母亲河的壮阔与温润,始终牵动着华夏儿女的心。2025年9月16日至17日,恰逢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份对黄河的深情,在阿拉善的秋雨中,化作“送欢笑 北疆行”沿黄河九省区曲艺杂技展演,在金色胡杨音乐厅启幕。巴彦浩特的居民冒着细雨,扶老携幼赶来,早早等候这场跨越千里的文化相聚。 [详细]
2025年8月30日晚,“唱响北疆”2025内蒙古民歌大会在内蒙古乌海市拉开帷幕。乌海市连续承办四届的内蒙古民歌大会,其规模与影响力持续扩大,不仅成为展示北疆文化的重要窗口,更是推动区域文化交流、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有效平台。 [详细]
45年了,梁晓声家喻户晓,头上桂冠甚多,而“平民代言人”,我认为分量最重!2025年8月27日,在内蒙古举办的“北疆书展”上,由内蒙古人民出版社隆重推出梁晓声新作《掂量生活》,作为内蒙古读者,我倍感荣幸。 [详细]
8月19日,在首届内蒙古东路二人台艺术展演周暨蒙晋冀陕四省区优秀剧(节)目展演活动中,东路二人台《驿站明灯》精彩亮相。正如其名,它恰似一盏穿透时空的不灭灯火,既照亮了非遗传承与时代精神交汇的幽径,更在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中,为地方戏曲的当代突围提供了鲜活范本。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二人台传承人、著名表演艺术家武利平以本剧导演和乌兰察布家乡人的双重身份深耕其间,将艺术生命的肌理与赤子情怀的温度融入创作肌理,不仅为北疆文化建设提升行动递交了一份极具实践价值的东路二人台答卷,更对东路二人台中蕴含的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详细]
当清末隆盛庄的月饼炉火光跃入舞台,当四胡和扬琴的旋律缠绕着塞外商道的驼铃,由丰镇市乌兰牧骑创演的东路二人台新编历史剧《月满隆盛庄》以戏曲为舟,载着北疆文化的深厚底蕴与时代精神的璀璨光芒,在内蒙古戏曲艺术的长河中划出了一道惊艳的轨迹。这部作品既是对东路二人台传统艺术的创造性转化,更是北疆文化提升行动中极具地方辨识度的“活态样本”——它以商埠传奇为骨、多民族交融为魂、传统技艺为脉,将塞外古镇的烟火气与中华美德的厚重感熔于一炉,成就了一部“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舞台艺术作品。 [详细]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