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动态
坚守人民立场 创作文艺精品——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内蒙古文艺界交流发言摘登(一)
来源:内蒙古日报、内蒙古网络文艺传播中心 时间:2022-05-24 16:23:37 阅读量:
5月22日,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举行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80周年座谈会。
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郑宏范出席座谈会并讲话。他指出,《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直指引着党的文艺工作和文化建设事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给新时代开展文艺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全区文艺工作者要进一步加强理论学习,充分认识文艺工作的重要地位和作用,牢牢把握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这个根本方向,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努力创作更多无愧于时代的精品力作。
座谈会上,作家艺术家代表邓九刚、赵林平、颉元芳和自治区文旅厅、文联、内蒙古广播电视台、内蒙古艺术剧院负责人进行了交流发言。
1Rm内蒙古文联网
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提出“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最大多数的人民群众服务”的纲领以来,已走过了80年的征程。其中的“人民立场”既是引领我国文艺创作思想的精神火炬,又为党的文艺事业追求奠定了基调,更成为了一种优秀的红色文化基因,熔铸于每一位文艺工作者心中,对我国的文艺事业发展影响深远。
近期,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倾心推荐 ——在“讲话”精神的照耀下,百部文艺作品榜单上,内蒙古的舞剧《草原英雄小姐妹》榜上有名,能够被国家艺术最高研究机构列入到:从1943年——2021年中国不同历史时期,各艺术门类的百部艺术精品中,写进中国文艺的发展史册。在激动、兴奋、惶恐的同时,更发自内心的为内蒙古有草原英雄小姐妹这样真实的英雄故事而感动,更为这样的英雄故事在中华大地上被传颂,激励着几代人的成长而倍感光荣自豪。
我们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衡量文学家、艺术家的人生价值也要看作品。”的高标准、严要求,深深体会到通过原创作品的创作演出,来培养艺术人才、服务社会,才是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最佳方式。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告诉我们,人民性必须集中体现在文艺与人民的深刻关系上。深入生活最重要的就是接近人民、贴近人民,与他们同呼吸、共命运,深刻体会人民波澜壮阔的生活历史。回顾多年来艺术创作的每一步,我们认识到了艺术源于生活的重要性,艺术创作要不断发掘能够代表时代精神的形象,更要使这些艺术形象传世,成为令人难忘的艺术经典,由此,我们才能够肩负起为人民立传、为历史画像、为时代明德的时代重任!
1942年,毛泽东同志在会上就文艺工作发表讲话,指出文艺要为最广大的人民大众服务,以及如何为群众服务的问题,其中蕴含指导文艺工作为人民而作、为人民而歌的人民立场不曾随着时间流逝而黯淡,始终闪耀着真理的智慧和光芒。从80年前毛泽东同志《讲话》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系列重要论述,党的文艺理论既是一脉相承,又是与时俱进,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文艺理论上的生动体现。80年来党在文艺理论上的坚持与创新,引领中国文艺走出了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这条道路上最闪亮的标识就是我们的文艺是人民的文艺。毛泽东同志《讲话》与2014年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跨越历史时空,既有继承和弘扬,又有发展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的重要论述,特别是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一系列重要论述、重要思想论断,揭示了新时代文艺创作发展的规律与要求,是马克思主义文艺观发展的最新成果。
面对新时代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复杂的国际形势、外来文化的渗透和中西思想的碰撞,文艺工作者更应该站稳政治立场,为时代画像、立传、明德。文艺工作者要提高政治站位,把握创作方向,围绕党的百年奋斗重要成就、党的二十大召开等重大时间节点,围绕党史、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乡村振兴、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以及党领导内蒙古各族人民在革命、建设、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宝贵精神和涌现出的英雄模范、重大典型等策划选题,组织文艺创作,全景式展现新时代的精神气象,唱响昂扬的时代主旋律。怀百姓情感、写百姓生活、当百姓艺术家是新时代文艺工作者的责任和使命,我们要把人民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艺术的最高标准,创作更多满足人民文化需求和增强人民精神力量的优秀作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在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八十周年之际,我们再次学习重温《讲话》,依然感到它无比的亲切和新鲜,无比的透辟和深刻。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广大文艺工作者永远的行动指南。每当我们捧读毛泽东《讲话》的时候,都会情不自禁地联想到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发表的《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两篇《讲话》都紧紧围绕着文艺“为人民”这个中心,都注重文艺家的核心价值观和审美观的培养,都强调马克思主义文艺观的指导作用,都期望文艺作品能带有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
我们作为内蒙古新文艺组织,参与众多内蒙古音乐人的数字专辑发布与传播工作,通过新媒体推出一批以人民为中心、与时代同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秀音乐作品,参与策划、运营重大时间节点音乐征集及线下演出活动。特别是在内蒙古文联的主办和指导支持下,连续九年策划内蒙古网络春晚,成为内蒙古“文艺两新”一年一度期待的盛会,推出诸如《野摩托》《玩手机》等众多优秀新文艺人才和正能量文艺作品,内蒙古网络春晚还引发人民日报关注,已经成为凝聚和团结新文艺的重要平台。
中华文化是各族人民共同的精神家园,是56个民族牢固的精神纽带。内蒙古音乐工作者用深情书写民族团结的感人故事,用激情放歌时代发展的美好蓝图,特别是新时代涌现出一批赓续红色血脉、抗击新冠疫情、助力乡村振兴等生动实践的优秀音乐作品,彰显着内蒙古各族儿女心向党中央、热爱伟大祖国、守望相助、团结奋斗的精神,书写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蒙古篇章。
未来,我们继续延续《讲话》精神,并将其作为创作行动纲领,尽最大努力为内蒙古“文艺两新”在版权登记、作品传播和线下活动等方面做好服务,进一步团结“文艺两新”组织和群体,挖掘和培养内蒙古优秀音乐人才,全力推广内蒙古优秀音乐精品,用音乐讲好中国故事的最美内蒙古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