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 栏 语 KAI LAN YU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多年来,内蒙古涌现了一批优秀文艺家,他们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创作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他们矢志追求崇德尚艺、德艺双馨的崇高精神,在守正创新中谱写北疆文艺新篇章。本平台开设“文艺名家风采”专栏,聚焦当代内蒙古文艺名家,透过他们深扎生活的艺术足迹、守艺传薪的文化情怀,展现内蒙古当代优秀文艺家在各自艺术领域的成就与风采,以期带动更多的优秀文艺人才奔涌而出,让文艺的天空更加群星灿烂。 高 龙 GAO LONG 高龙,男,蒙古族,1977年1月出生,研究生学历,无党派人士,现任内蒙古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锡林郭勒盟书法家协会主席、锡林郭勒盟政协委员、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内蒙古书法家协会理事、第六届内蒙古书协学习学术委员会主任、南京颜真卿书法艺术研究院研究员。2013、2017年获全盟优秀书法艺术家称号,第十三届内蒙古自治区艺术“莎日娜”奖终评入围,2019年被中国文联、中国书法家协会授予“同心同书·祖国新春好”先进个人,2024年被推选为“时代风尚”学雷锋文艺志愿者,《中国书画》杂志社特聘书法家。 主要获得荣誉 ZHU YAO HUO DE RONG YU ◆ 2019“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前60名; ◆ (地方书法家协会举办展览)“正山堂杯”全国第七届书法作品展金骏奖; ◆ 第七届王大昌“清香雪”杯全国书法大赛一等奖; ◆ 内蒙古自治区全区公务员书法一等奖; ◆首届“九康牡丹杯”全国书法大赛二等奖; ◆ “醉美草原,亮丽北疆”内蒙古自治区全区书法展金奖; ◆ 首届“辉煌中国杯”全国书法作品大赛银奖; ◆ 首届“美联杯”中华大奖赛优秀奖; ◆ 第一届“中国梦草原情全国书法展”优秀奖; ◆第七届“海峡杯”全国书画作品展优秀奖; ◆“正山堂杯”全国第六届茶文化书法作品展优秀奖; ◆ “中国梦劳动美”第七届全国职工书法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第二届“民间高手杯”全国书法大赛高手奖; ◆ 经典诗文全国书画小品展三等奖; ◆“包公杯”全国书法大赛三等奖; ◆中华好书法全国中小学师生书法大赛教师组三等奖; RU XUAN CAN ZHAN ◆ (中国书法家协会举办展览)第十三届全国书法篆刻作品展; ◆ 全国第九届楹联书法作品展; ◆ 全国第三届临帖展; ◆ 全国第四届青年书法篆刻作品展; ◆ 第八届中国书坛新人新作展; ◆2019”中国书法·年展”全国楷书作品展; ◆ 2020“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 ◆ 2021“书圣故里·中国临沂”中国书法临书大会; ◆ (地方书协举办展览、西泠印社举办展览)“百年西泠·湖山流韵”西泠印社诗书画印大展; ◆ 第八届观音山杯全国书法展; ◆首届“爱莲杯”全国书法大展; ◆ 李白杯·首届全国书法大展; ◆严寅亮杯全国书法展; ◆首届书圣书法大展; ◆ 水韵东平“僧安道一杯”书法作品展; ◆全国首届“柴达木杯”书法美术大奖赛; ◆“颜真卿杯”魅力句容全国书画展; ◆ 中国·安远“三百山杯”全国楷书书法作品展; ◆ 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全国书法作品展; ◆ 第四届董子杯全国书法作品展; ◆首届“中国恒美花都杯”全国书法大展; ◆“八大山人”全国第二届书法展; ◆ 首届司马相如杯全国美术、书法优秀作品展; ◆第二届“卫夫人杯”全国书法篆刻大展; ◆ 第三届“黄庭坚奖”全国书法大展; ◆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5周年暨刘伯承同志诞辰130周年书法作品展; ◆“青川木椟杯”首届全国隶书书法大赛; ◆ 第五届内蒙古自治区篆刻作品展; ◆内蒙古第五、六、七届书法篆刻展; ◆内蒙古自治区奥淳杯第二、三届青年展。 DAI BIAO ZUO PIN 《古诗三首》 《邓小平故居联》 《节录<书法雅言>》 《有法必依》 《岐山逢陕下故人》 《李白诗选录》 《清风明月》 《临<八大山人法帖>》 《窗外院中联》 《金骏眉主题诗选录》 《李白寓居安陆诗选录》 《书论二则》 《剡溪主题诗选录》 《孟浩然 <夏日南亭怀辛大>》 《国寿神州联》 《鹿泉主题诗选录》 获奖 入展 证书 HUO JIANG RU ZHAN ZHENG SHU 谈 创 作 TAN CHUANG ZUO 学书之我见 在书法临摹和创作实践中,常听人们提到“眼高手低”或“眼低手高”。通常认为前一种观点是批判重道轻技者的,后一种观点是批判重技轻道者的,除此之外可否作其他解释?我认为这两种命题还可以从正面去理解。关于“手高”与“眼高”的关系,我认为学书首先要“手高”,然后才能“眼高”,而“眼高”后才能更好地做到“手高”;从逻辑意义上讲,“手高”是“眼高”的充分条件,“眼高”是“手高”的必要条件。 “眼低手高”要求我们学书之初要走正道,取法乎上,才能得法乎上。释溥光在《雪庵字要》中讲道:“夫匠人能教人以规矩,不能使之以巧。”匠人只懂得一般规矩,不能把“上乘功夫”教授于人,所以学书之初就要尽力请教高手,尤其在用笔方面,最好一开始就养成良好的用笔方法与用笔习惯,这样才能精进。之所以出现“老干体”“钢笔体”现象,就是因为很多人在开始学习书法时不注意方法,闭门造车,随意涂鸦,凭借自己一腔热情或临或创,结果苦练数十载,非但没有成为“大家”,反而养成各种不良习惯,再去求教高手,不但要从头再来,而且改毛病、改习惯就需花费很长时间。于是有人感叹,煞费苦心几十年,功劳没有,苦劳没有,反而成了“病痨”。张怀瓘在《玉堂禁经》中提道:“夫人工书,须从师授。必先识势,乃可加功。”讲的是学书之初要懂得笔势,笔势从哪里来,来自“师授”。解缙在《春雨杂述》中也强调:“学书之法,非口传心授,不得其精。”书法史上的大家从钟繇到王羲之,从张旭到颜真卿,都有很明确的师承关系,他们从开始就很重视“笔法”传承,请教高门,不耻下问。学书之初是不可能一下子达到“眼高”的,而只有自己的书写水平提高之后才能水涨船高。 对于“眼高手低”笔者是这样理解的:“眼高手低”是书家的一种常态,想要“手高”,必须让自己“眼高”;只有眼光提高了,才能懂得什么是好的,什么是不好的,什么是应该学习和提倡的,什么是应该摒弃的。提高自己的“眼光”,我想不仅需要持续恒久的书法实践,学习“退笔成冢”“临池尽黑”的精神,而且需要重视字外功夫。王铎在《琼蕊庐帖》中谈道:“余于书于诗于文于字,沉心驱智,割情断欲,直思跂彼堂奥,恨古人不见我,故饮食梦寐以之。”所以,学书不仅要师古帖、化古人,还要加强诗书文字方面的修炼。二者都具备了,方能打通学习书法的任督二脉。 ——高龙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