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培筠,女,汉族,1963年10月生,大学学历,中共党员,现任内蒙古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文艺学专业影视美学方向硕士研究生导师,全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委员会理事,内蒙古电影家协会第十届主席团副主席。内蒙古文艺理论研究会副会长,内蒙古自治区“教学名师”。内蒙古文联“中国文艺评论基地”特聘专家,内蒙古电影电视审查委员会委员,内蒙古电影集团影视剧评审委员会委员。2017年、2019年两度入选中国哲学社会科学最有影响力学者艺术学排行榜。 郭培筠同志自1984年起,主要从事文艺理论研究与批评、影视艺术理论研究与批评的教学科研活动。主持的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有: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蒙古族题材影视创作的文化表述》、中国文联项目《草原艺术工程》之子课题《草原电影研究》; 内蒙古高校科研项目《网络时代内蒙古地区大学生审美文化素质教育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多重语境下的影视文化研究》;内蒙古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草原文化产业与内蒙古影视文化》;内蒙古自治区高校人文社会科学民族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新时期蒙古族影视艺术创作研究》等多项。 主要科研成果:有出版学术著作《当代草原艺术研究年谱:电影卷》《当代草原艺术概观·电影卷》《多重语境下的影视文化》《20世纪中国电影导演艺术论》《中国电影百年100部优秀影片解读》《影视艺术概论》《当代西方文学批评方法》等7部,发表《新时代视域下的内蒙古民族影视创作》《以光影见证历史与现实:改革开放40年来的内蒙古民族电影创作》《对当下内蒙古电影的再思考》《黄金时代:“十七年”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略论》《复苏与发展:前新时期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略论》《境中的突围:20世纪90年代内蒙古民族题材电影略论》《内蒙古青年导演新力量》《爱是人间最伟大的力量》《光影记忆:内蒙古民族电影70年》《票房为王的时代民族题材影视作品的出路》《影视传媒在草原文化资源转化为草原文化资本中的作用》《草原文化与内蒙古影视文化产业》《从历史寓言走向文化寓言—新世纪内蒙古草原电影的审美转型》《马背民族的英雄史诗—论塞夫、麦丽丝的电影创作》《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在论塞夫麦丽丝的电影创作》《历史记忆·民族身份·母性情怀—论蒙古族女导演麦丽丝的电影创作》《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叙事策略》《当下草原题材影视创作的症候式分析》等影视研究、影视评论及文学评论等方面的学术论文100余篇。 获得的主要奖项有:《全球化语境下的中国电影研究》《多重语境下的影视文化》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七届、第九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以及全国高等院校影视教育委员会十周年学术著作二等奖、自治区文联首届文艺评论二等奖。 论文《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四集电视专题片《国家的孩子——锡林郭勒盟国家孩子寻亲记》分别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九届、第十届“五个一工程”优秀作品奖以及内蒙古首届草原文化与文学艺术论坛一等奖。论文《全球化语境与中国电影的叙事策略》《影视传媒在草原文化资源转化为草原文化资本中的作用》《从历史寓言到文化寓言——新世纪中国草原电影的审美转型》分贝获得内蒙古自治区第八届、第九届、第十届艺术创作“萨日纳”奖。 论文《新时期电影创作论》获第二届华北地区文艺理论一等奖;论文《女性意识的嬗变——新时期女性电影创作管窥》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青年奖;论文《男性权威话语下的女性被述—论谢晋影片中的女性形象》获内蒙古自治区第六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版权所有 内蒙古自治区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地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机场南辅路5.5公里处
电话:0471-4934352传真:0471-4925404
投稿邮箱:nmgwlwycbzx@163.com